动力消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518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消振器,其不受结构的复杂化或使用转速的限制而能在低频范围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缩‑拉伸型的动力消振器(1)包含:弹性体制的圆筒部(2),嵌装于传动轴(旋转轴)(10)的外周;环状的重锤(3),从圆筒部(2)向径向外侧离开规定距离而同心地配置;以及环状的连结部(4),与圆筒部(2)一体地形成,将圆筒部(2)与重锤(3)在径向连结,并且动力消振器(1)中,通过以放射状配置在圆筒部(2)与重锤(3)之间的多个肋(5)将两者连结。此处,各肋(5)是与圆筒部(2)及连结部(4)一体地形成。而且,各肋(5)为长方体,且其径向长度(A)与旋转方向长度(B)的比率A/B设定为A/B≥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消振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拉伸型的动力消振器(dynamicdamper),其被安装于旋转轴,用于抑制所述旋转轴的振动。
技术介绍
例如,在车辆的传动轴(propellershaft)等旋转轴上,安装有用于抑制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振动的动力消振器(动态吸振器)。所述动力消振器抑制旋转轴的固有振动频率周边的共振现象,且例如包含:橡胶等弹性体制的圆筒部,嵌装于旋转轴的外周;环状的重锤,从所述圆筒部向径向外侧离开规定距离而同心地配置;及环状的连结部,与所述圆筒部一体地形成,将所述圆筒部与所述重锤在径向连结。这种动力消振器中,有通过包含橡胶等弹性体的连结部的压缩、拉伸变形而将旋转轴的主要是径向振动吸收的压缩-拉伸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通过连结部的剪切变形而主要吸收轴向振动的剪切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下述结构,即:在动力消振器的圆筒部的贯穿孔的内壁,沿着轴向贯穿设置截面大致半圆形的多个排出用槽,以能够将侵入至动力消振器的圆筒部与旋转轴之间的异物容易地排出。[现有技术文献]<br>[专利文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消振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部分的压缩-拉伸型的动力消振器:/n弹性体制的圆筒部,嵌装于旋转轴的外周;/n环状的重锤,从所述圆筒部向径向外侧离开规定距离而同心地配置;以及/n环状的连结部,与所述圆筒部一体地形成,将所述圆筒部与所述重锤在径向连结,且/n所述动力消振器将所述圆筒部与所述重锤通过以放射状配置在两者之间的多个肋连结。/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5 JP 2019-0571381.一种动力消振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部分的压缩-拉伸型的动力消振器:
弹性体制的圆筒部,嵌装于旋转轴的外周;
环状的重锤,从所述圆筒部向径向外侧离开规定距离而同心地配置;以及
环状的连结部,与所述圆筒部一体地形成,将所述圆筒部与所述重锤在径向连结,且
所述动力消振器将所述圆筒部与所述重锤通过以放射状配置在两者之间的多个肋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消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配置有三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消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配置有奇数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消振器,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肋是与所述圆筒部及所述连结部一体地形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覚嗣手塚朋彦和田伸二福留弘幸长尾和也永坂庄司小川诚一桥本友希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