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水平承载力的加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20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1
用于提高灌注桩水平承载力的加翼装置,特征是在灌注桩处于填土面以下的位置固定有加翼装置,该加翼装置包括一对预制翼板、橡胶圈、固定螺栓、槽钢及中间填筑材料;预制翼板分为外伸段和弧形连接段,对称布置于灌注桩两侧:外伸段为矩形钢板,背侧横向间断焊有若干条槽钢,用于增强翼板抗弯刚度;连接段为类Ω型环钢,矩形钢板上均匀开有固定螺孔及灌浆孔和排气孔;橡胶圈安装于桩翼桩位置顶端及底端,用于灌浆时封堵加翼装置与桩之间的填筑材料;固定螺栓在所述预制翼板弧形连接段孔洞中安装,用于连接固定翼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灌注桩预制翼板结构,大大提高了灌注桩水平承载力,而且施工方便,施工质量能得到有效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提高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水平承载力的加翼装置
本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水平承载力的加翼装置,具体说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操作,提高灌注桩水平承载力的结构构件装置。技术背景桩基作为各类工程建设的主要承载基础被广泛用于公路桥梁、风电基础、建筑等领域。桩基除承受竖向荷载外,在不同条件下还会承受如地震荷载、风荷载、土压力等水平荷载。灌注桩以其施工方便,承载力较好而得到广泛应用。提高桩基水平承载力的一般方法有:增加桩径、提高灌注桩材料强度或对周围土体进行局部加固等措施。但以上措施存在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不易大规模运用等缺点。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加翼的桩基结构可以提高桩基承载能力,但目前研究范围仅限于大于钢管桩,且施工复杂,成桩质量较低,对于灌注桩提高其水平承载力的方法仍较有限。综合上述问题,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可以提高灌注桩承载能力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灌注桩水平承载安全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加翼装置及施工方法,可在便于安装调节条件下快速提高灌注桩水平承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提高灌注桩水平承载力的加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灌注桩填土面以下的位置固定有加翼装置,该加翼装置包括一对预制翼板、橡胶圈、固定螺栓、槽钢及中间填筑材料(高强度砂浆或结构胶);所述预制翼板分为外伸段和弧形连接段,对称布置于灌注桩两侧:外伸段为矩形钢板,背侧横向间断焊有若干条槽钢,用于增强翼板抗弯刚度;连接段为类Ω型环钢,所述矩形钢板上均匀开有固定螺孔及灌浆的灌浆孔、排气孔;所述橡胶圈安装于桩加翼位置顶端及底端,用于灌浆时封堵加翼装置与桩之间的填筑材料;所述固定螺栓在所述预制翼板弧形连接段孔洞中安装,用于连接固定翼桩装置。所述的“若干条槽钢”,一般采用三条,根据翼板高度、钢板厚度及所承受的水平荷载大小等综合确定,确保桩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翼板不出现明显变形。换言之,该装置包括具有外伸段以作为槽钢加肋的翼板和弧形连接段Ω型环钢的预制翼板、橡胶圈、固定螺栓及中间填筑材料;所述加翼装置对称安装于填土面以下1倍桩径处,通过固定螺栓在加翼装置弧形连接段固定,之后将橡胶圈固定在加翼装置的顶端及底端,并将弧形连接段末端与另一片翼板间断焊接,中间填筑材料通过弧形连接段环钢上布置的灌浆孔从下向上低压灌入加翼装置与桩之间部分,使之与桩连接成整体。所述预制翼板分为外伸段及弧形连接段两部分,厚度6-8mm:外伸段为矩形钢板,长度为桩径的1~1.5倍,在外伸段背侧加劲肋为横向焊接三条槽钢;弧形连接段为类Ω型环钢,左右螺孔连接部分长200mm,每侧竖向均匀开设5个螺孔,中间环形部分结构半径比桩径大20mm,以便于嵌入橡胶圈,在环形钢板面均匀开设4个孔洞,用于灌注中间填筑材料及排气。所述橡胶圈为弹性密封材料,厚度25mm,用以封堵预制翼板顶端及底端间隙,便于中间填筑材料充分填筑。所述槽钢横向间断焊于所述预制翼板外伸段背侧作为翼板的加劲肋,厚度4~5mm,沿翼板横向轴线对称布置,用以提高翼板刚度。所述固定螺栓在所述翼桩装置弧形连接段固定,固定后并将弧形连接段末端与对侧翼板间断焊接。所述中间填筑材料可用高强度水泥砂浆或结构胶。换言之,本技术专利包括具有外伸段加肋翼板和弧形连接段Ω型环钢的预制翼板1、橡胶圈2、槽钢3、固定螺栓4及中间填筑材料5;所述预制翼板1,分为外伸段11及弧形连接段12两部分:外伸段11为矩形钢板,长度为桩径的1~1.5倍,在外伸段11背侧横向焊接三条槽钢3,沿翼板横向轴线对称布置,用以提高翼板刚度;弧形连接段12为类Ω型环钢,左右螺孔连接部分长200mm,每侧竖向均匀开设5个螺孔,用于固定螺栓4安装,中间环形部分结构半径比桩径大2cm,以便于嵌入橡胶圈2,在环形钢板面上均匀开设4个孔洞,用于灌注中间填筑材料5及排气。橡胶圈2为弹性密封材料,厚度2cm,用以封堵所述预制翼板1与桩间隙,便于中间填筑材料5充分填筑。固定螺栓4在加翼装置弧形连接段12中螺孔连接部分固定,并将弧形连接段12末端与对侧翼板间断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灌注桩添加预制翼板结构,提高了灌注桩水平承载力;2.本技术利用高强度水泥砂浆或结构胶填充间隙,提高了加翼装置整体性;3.本技术采用在翼板背后焊接槽钢方式,提高了翼板刚度;4.本技术采用螺栓连接加焊接方式,提高了连接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置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装置俯视图;图3-1、图3-2、图3-3为预制翼板1的三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用于提高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水平承载力的加翼装置,参照附图。本装置由预制翼板1、橡胶圈2、槽钢3、固定螺栓4、中间填筑材料5组成。一对预制翼板1对称布置于桩基两侧位于填土面以下1倍桩径位置安装,其次将橡胶圈2嵌入装置顶端与底端,之后用固定螺栓4安装于弧形连接段12螺孔处,并将弧形连接段12末端间断焊接以保持整体性,最后用中间填筑材料5从弧形连接段12的灌浆孔处灌入,待凝固后将桩周土回填至填土面。图中,A为上部结构,B为填土面,C为灌浆孔洞(部分灌浆孔兼作排气孔)。本技术中涉及的未说明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提高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水平承载力的加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灌注桩处于填土面以下的位置固定有加翼装置,该加翼装置包括一对预制翼板、橡胶圈、固定螺栓、槽钢及中间填筑材料;所述预制翼板分为外伸段和弧形连接段,对称布置于灌注桩两侧:外伸段为矩形钢板,背侧横向间断焊有若干条槽钢,用于增强翼板抗弯刚度;连接段为类Ω型环钢,所述矩形钢板上均匀开有固定螺孔及灌浆孔和排气孔;所述橡胶圈安装于桩翼桩位置顶端及底端,用于灌浆时封堵加翼装置与桩之间的填筑材料;所述固定螺栓在所述预制翼板弧形连接段孔洞中安装,用于连接固定翼桩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水平承载力的加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灌注桩处于填土面以下的位置固定有加翼装置,该加翼装置包括一对预制翼板、橡胶圈、固定螺栓、槽钢及中间填筑材料;所述预制翼板分为外伸段和弧形连接段,对称布置于灌注桩两侧:外伸段为矩形钢板,背侧横向间断焊有若干条槽钢,用于增强翼板抗弯刚度;连接段为类Ω型环钢,所述矩形钢板上均匀开有固定螺孔及灌浆孔和排气孔;所述橡胶圈安装于桩翼桩位置顶端及底端,用于灌浆时封堵加翼装置与桩之间的填筑材料;所述固定螺栓在所述预制翼板弧形连接段孔洞中安装,用于连接固定翼桩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水平承载力的加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条槽钢”,为三条槽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灿明孟星宇苏晓栋李致何建新钱继春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