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线生产用丝线清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098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线生产用丝线清灰装置,壳体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风机,第一风机的底部设置有出风腔,出风腔的底部设置有两块吸尘海绵,第四转轮轮缘上表面沿水平位置由右至左分别设置有第一毛刷辊和第二毛刷辊,第一毛刷辊和第二毛刷辊的底部设置有集尘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丝线生产用丝线清灰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毛刷辊、第二毛刷辊和吸尘海绵可有效的将纱线烘干时产生的纤维屑或灰尘有效的去除,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的配合使用,在对纱线表面纤维屑或灰尘进行吹除作业的同时,也将纱线表面已经去除的的纤维屑或灰尘通过集尘槽和吸风机清理至外部的集尘袋,防止造成二次纤维屑或灰尘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线生产用丝线清灰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丝线生产用丝线清灰装置。
技术介绍
纱线是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它是纺织行业中的原材料,纱线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用品,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纺织纱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烘干装置对其进行烘干处理。目前的烘纺织纱线在产生过程中可能会携带一定的纤维屑或灰尘等杂物,不仅降低了纺织布的质量,而且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线生产用丝线清灰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烘纺织纱线在产生过程中可能会携带一定的纤维屑或灰尘等杂物,不仅降低了纺织布的质量,而且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底部设置有出风腔,所述出风腔的底部设置有两块吸尘海绵,两个所述吸尘海绵的底部设置有导向轮,且两块所述吸尘海绵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轮,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的底部设置有第四转轮,所述第四转轮轮缘上表面沿水平位置由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线生产用丝线清灰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风机(2),所述第一风机(2)的底部设置有出风腔(3),所述出风腔(3)的底部设置有两块吸尘海绵(15),两个所述吸尘海绵(15)的底部设置有导向轮(7),且两块所述吸尘海绵(15)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轮(5),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转轮(6),所述第二转轮(6)的底部设置有第四转轮(9),所述第四转轮(9)轮缘上表面沿水平位置由右至左分别设置有第一毛刷辊(10)和第二毛刷辊(11),所述第一毛刷辊(10)和第二毛刷辊(11)的底部设置有集尘槽(13),所述集尘槽(13)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壁中部且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线生产用丝线清灰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风机(2),所述第一风机(2)的底部设置有出风腔(3),所述出风腔(3)的底部设置有两块吸尘海绵(15),两个所述吸尘海绵(15)的底部设置有导向轮(7),且两块所述吸尘海绵(15)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轮(5),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转轮(6),所述第二转轮(6)的底部设置有第四转轮(9),所述第四转轮(9)轮缘上表面沿水平位置由右至左分别设置有第一毛刷辊(10)和第二毛刷辊(11),所述第一毛刷辊(10)和第二毛刷辊(11)的底部设置有集尘槽(13),所述集尘槽(13)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壁中部且通过吸风机(12)与外部集尘袋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线生产用丝线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贯穿有纱线(18),所述纱线(18)经设置在壳体(1)右侧的纱线进口(16),沿第四转轮(9)的轮缘上表面依次穿过第一毛刷辊(10)和第二毛刷辊(11)并缠绕在第三转轮(8)轮缘侧表面,且缠绕在所述第二转轮(6)轮缘侧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信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水进欣制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