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矿山部件的内孔壁熔覆制作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孔壁熔覆制作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矿山部件的内孔壁熔覆制作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矿山部件的使用条件的限制,在矿山部件的内孔壁上回产生腐蚀的现象,从而影响了矿山部件的使用寿命,为了防止在矿山部件的内孔壁上产生腐蚀的现象,因此用于矿山部件的内孔壁熔覆制作装置是一种重要的矿山装置,在现有的用于矿山部件的内孔壁熔覆制作装置中,还都是把激光发射头安装在矿山部件的内孔中,由于在矿山部件的内孔中需要容纳激光发射头和送粉管,从而限制了在矿山部件的内孔的应用范围。基于申请人的技术交底书和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矿山部件的内孔壁熔覆制作装置。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矿山部件的内孔壁熔覆制作装置,因此扩展了在矿山部件的内孔上的熔覆层应用范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矿山部件的内孔壁熔覆制作装置,包含有用于带动具有内孔的矿山部件进行转动的机具装置、设置在机具装置上并且用于把合金粉末喷射在矿山部件的内孔壁上的抛丸装置、设置在机具装置上并且用于发射加热激光束斑点的激光发射器、设置在机具装置与激光发射器之间并且用于把加热激光束斑点反射在矿山部件的内孔壁上的反光镜。由于设计了反光镜、激光发射器、机具装置和抛丸装置,通过机具装置和抛丸装置,实现了在矿山部件的内孔壁上形成合金粉末层,通过反光镜和激光发射器,实现了对矿山部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矿山部件的内孔壁熔覆制作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带动具有内孔的矿山部件进行转动的机具装置、设置在机具装置上并且用于把合金粉末喷射在矿山部件的内孔壁上的抛丸装置、设置在机具装置上并且用于发射加热激光束斑点的激光发射器(91)、设置在机具装置与激光发射器(91)之间并且用于把加热激光束斑点反射在矿山部件的内孔壁上的反光镜(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矿山部件的内孔壁熔覆制作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带动具有内孔的矿山部件进行转动的机具装置、设置在机具装置上并且用于把合金粉末喷射在矿山部件的内孔壁上的抛丸装置、设置在机具装置上并且用于发射加热激光束斑点的激光发射器(91)、设置在机具装置与激光发射器(91)之间并且用于把加热激光束斑点反射在矿山部件的内孔壁上的反光镜(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矿山部件的内孔壁熔覆制作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在矿山部件的内孔壁上形成环形熔覆层的方式把反光镜(9)、激光发射器(91)、机具装置和抛丸装置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矿山部件的内孔壁熔覆制作装置,其特征是:机具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机床架(1)、从动转辊(3)、主动转辊(4)、支撑架(5)、调节架(6)和调节螺杆(7),
或,抛丸装置设置为包含有送粉器(92)和送风管(93),
或,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机具装置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移动座(2),
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机具装置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支撑座(8),
或,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反光镜(9)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限位螺杆(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矿山部件的内孔壁熔覆制作装置,其特征是:在机床架(1)上分别设置有移动座(2)和支撑座(8),在移动座(2)上分别设置有从动转辊(3)和支撑架(5)并且在调节架(6)上设置有主动转辊(4),在调节架(6)与支撑架(5)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杆(7)并且反光镜(9)、激光发射器(91)和送粉器(92)分别设置在支撑座(8)上,在反光镜(9)与支撑座(8)之间设置有限位螺杆(90)并且送风管(93)设置在送粉器(9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矿山部件的内孔壁熔覆制作装置,其特征是:机床架(1)设置为包含有支腿部(11)、床架部(12)、螺母部(14)、丝杠部(15)和导杆部(16)并且在床架部(12)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凹槽体(13),床架部(12)的下端端面端头部设置为与支腿部(11)联接并且螺母部(14)设置为与丝杠部(15)螺纹式联接,丝杠部(15)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床架部(12)转动式联接并且丝杠部(15)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电机端轴联接,导杆部(16)的端头设置为与床架部(12)联接并且导杆部(16)设置为与移动座(2)贯串式联接,床架部(12)设置为与移动座(2)滑动式联接并且螺母部(14)设置为与移动座(2)嵌入式联接,凹槽体(13)设置为与支撑座(8)容纳式联接并且床架部(12)设置为与支撑座(8)联接,支腿部(11)设置为梯形块状体并且床架部(12)设置为具有燕尾凹槽的条状体,凹槽体(13)设置为V字形开口槽状体并且凹槽体(13)设置为沿床架部(12)的竖向中心线左右排列分布,螺母部(14)设置为具有螺纹孔的圆形盘状体并且螺母部(14)设置为与移动座(2)转动式联接,丝杠部(15)设置为螺纹杆状体并且导杆部(16)设置为圆形棒状体,
或,移动座(2)设置为包含有座部(21)和耳部(22)并且座部(21)的上端端面端头部设置为与耳部(22)联接,在座部(21)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孔体(23)和第二孔体(24)并且座部(21)设置为与机床架(1)滑动式联接,耳部(22)设置为与从动转辊(3)转动式联接并且第一孔体(23)和第二孔体(24)分别设置为与机床架(1)联接,座部(2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支撑架(5)联接并且座部(21)设置为燕尾块状体,耳部(22)设置为具有双片连接耳座并且第一孔体(23)设置为圆形孔状体,第二孔体(24)设置为中字孔状体,
或,从动转辊(3)设置为包含有第一从动转辊(31)和第二从动转辊(32)并且第一从动转辊(31)的端头和第二从动转辊(32)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移动座(2)转动式联接,第一从动转辊(31)和第二从动转辊(32)设置为沿移动座(2)的竖向中心线左右排列分布并且第一从动转辊(31)和第二从动转辊(32)分别设置为中字形轴状体,
或,主动转辊(4)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调节架(6)转动式联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之平,牛森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天牛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