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皮革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07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皮革干燥装置,涉及皮具加工领域,包括支架,支架顶端水平方向上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叶轮,所述叶轮包括中心转体和叶片;中心转体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网;两个第二外框内部均安装有第二弹簧网,叶片呈椭圆形,包括第三外框和第四外框,第三外框和第四外框一侧通过铰接,第三外框内部安装有第三弹簧网;第四外框内部安装有第四弹簧网。两层弹簧网的夹持力作用在皮革两侧,可以有效阻止皮革的变形;温和的气流式脱水方式可以高效干燥并且避免由于温度骤变引起的老化变硬、手感变差的质量问题,满足了对于兼顾高效、定型、保质三个优势的皮革干燥技术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皮革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皮具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皮革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皮革是经加工所得到的变性的不易腐烂的动物皮。在皮革的加工过程中为方便加工、保存,需要干燥处理,传统的干燥方法为机械甩干后,将皮革放置在通风处自然风干,但是存在容易变形、干燥速度缓慢的缺陷;新型的高温干燥技术,由于温度的骤变,容易引起皮革老化变硬,手感变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满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对于兼顾高效、定型、保质三个优势的皮革干燥技术的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皮革干燥装置。本技术满足上述需求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皮革干燥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顶端水平方向上安装有转轴,转轴与支架通过轴承连接;转轴末端安装有带轮,带轮与电动机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转轴上安装有叶轮,所述叶轮包括中心转体和叶片;中心转体侧面的第一外框呈圆柱形的壳状结构,且顶底开口;中心转体内部中心轴线位置通过支撑杆固定有平键套,平键套与转轴通过过盈配合;中心转体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网,所述第一弹簧网位于支撑杆前侧,且第一弹簧网与第一外框内壁相接;中心转体前侧安装有两个第二外框,所述两个第二外框均呈半圆形且对称安装;两个第二外框的外侧均与第一外框铰接,两个第二外框内侧通过弹簧拉扣连接;两个第二外框内部均安装有第二弹簧网,且第二弹簧网与第二外框内壁相接。叶片呈椭圆形,包括第三外框和第四外框,第三外框和第四外框一侧通过铰接,另一侧通过弹簧拉扣连接;第三外框内部安装有第三弹簧网,且第三弹簧网与第三外框内壁相接;第四外框内部安装有第四弹簧网,且第四弹簧网与第四外框内壁相接;第三外框底端与第一外框外侧面通过螺栓紧固;叶片共有十二个,十二个叶片以第一外框的侧面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且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夹角均为30°;叶片径向方向与中心转体径向方向的夹角为5°~45°。所述第一外框、第二外框、第三外框、第四外框均为不锈钢材料。所述第一弹簧网、第二弹簧网、第三弹簧网、第四弹簧网均为弹簧网结构,且弹簧网为不锈钢材料。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一种高效皮革干燥装置,将皮革夹在两层弹簧网之间,转动叶轮,在离心离的作用下,皮革表层的大量水分子从弹簧网间隙中甩出;叶轮转动过程中,弹簧网是对空气没有推动效果,但片状的皮革起到扇叶的作用推动空气流动,进一步加速皮革内水分子的汽化。两层弹簧网的夹持力作用在皮革两侧,可以有效阻止皮革的变形;弹簧网的钢丝弧面与皮革弹性接触,有效避免了划伤;温和的气流式脱水方式可以高效干燥并且避免由于温度骤变引起的老化变硬、手感变差的质量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转轴结构示意图;图3为平键套结构示意图;图4为叶片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二外框结构示意图;图6为弹簧网结构示意图;图7为皮革位置示意图;图8为夹角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叶轮,21-中心转体,211-平键套,212-支撑杆,213-第一外框,214-第二外框,22-叶片,221-第三外框,222-第四外框,3-转轴,31-轴承,32-带轮,4-弹簧网,41-第一弹簧网,42-第二弹簧网,43-第三弹簧网,44-第四弹簧网,5-皮革,夹角-R。具体实施方式依据本申请的上述结构特点,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皮革干燥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顶端水平方向上安装有转轴3,转轴3与支架1通过轴承31连接;转轴3末端安装有带轮32,带轮32与电动机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转轴3上安装有叶轮2,所述叶轮2包括中心转体21和叶片22;中心转体21侧面的第一外框213呈圆柱形的壳状结构,且顶底开口;中心转体21内部中心轴线位置通过支撑杆212固定有平键套211,平键套211与转轴3通过过盈配合;中心转体21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网41,所述第一弹簧网41位于支撑杆212前侧,且第一弹簧网41与第一外框213内壁相接;中心转体21前侧安装有两个第二外框214,所述两个第二外框214均呈半圆形且对称安装;两个第二外框214的外侧均与第一外框213铰接,两个第二外框214内侧通过弹簧拉扣连接;两个第二外框214内部均安装有第二弹簧网42,且第二弹簧网42与第二外框214内壁相接;叶片22呈椭圆形,包括第三外框221和第四外框222,第三外框221和第四外框222一侧通过铰接,另一侧通过弹簧拉扣连接;第三外框221内部安装有第三弹簧网43,且第三弹簧网43与第三外框221内壁相接;第四外框222内部安装有第四弹簧网44,且第四弹簧网44与第四外框222内壁相接;第三外框221底端与第一外框213外侧面通过螺栓紧固;叶片22共有十二个,十二个叶片22以第一外框213的侧面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且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夹角均为30°;叶片22径向方向与中心转体21径向方向的夹角R为5°~45°。所述第一外框213、第二外框214、第三外框221、第四外框222均为不锈钢材料,为防止水分的锈蚀。所述第一弹簧网41、第二弹簧网42、第三弹簧网43、第四弹簧网44均为弹簧网4结构,且弹簧网4为不锈钢材料,为防止水分的锈蚀。工作原理:将整片皮革5放在第三弹簧网43和第四弹簧网44之间夹紧,并通过弹簧拉扣紧固;将零碎皮革5放在第一弹簧网41和第二弹簧网42之间夹紧,并通过弹簧拉扣紧固;电动机依次驱动带轮32、转轴3、叶轮2转动;在离心离的作用下,皮革5表层的大量水分子从弹簧网4间隙中甩出;叶轮2转动过程中,弹簧网4是对空气没有推动效果,但片状的皮革5起到扇叶的作用推动空气流动,增加皮革5表面与空气的相对流速,加速皮革5内水分子的汽化。两层弹簧网4的夹持力作用在皮革5两侧,可以有效阻止皮革5的变形;弹簧网4的钢丝弧面与皮革5弹性接触,有效避免了划伤;温和的气流式脱水方式可以高效干燥并且避免由于温度骤变引起的老化变硬、手感变差的质量问题,满足了对于兼顾高效、定型、保质三个优势的皮革5干燥技术的需求。综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指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前提下,对本技术所做的改变、修改、替换、变形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皮革干燥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顶端水平方向上安装有转轴(3),转轴(3)与支架(1)通过轴承(31)连接;转轴(3)末端安装有带轮(32),带轮(32)与电动机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其特征在于:/n转轴(3)上安装有叶轮(2),所述叶轮(2)包括中心转体(21)和叶片(22);中心转体(21)侧面的第一外框(213)呈圆柱形的壳状结构,且顶底开口;中心转体(21)内部中心轴线位置通过支撑杆(212)固定有平键套(211),平键套(211)与转轴(3)通过过盈配合;中心转体(21)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网(41),所述第一弹簧网(41)位于支撑杆(212)前侧,且第一弹簧网(41)与第一外框(213)内壁相接;中心转体(21)前侧安装有两个第二外框(214),所述两个第二外框(214)均呈半圆形且对称安装;两个第二外框(214)的外侧均与第一外框(213)铰接,两个第二外框(214)内侧通过弹簧拉扣连接;两个第二外框(214)内部均安装有第二弹簧网(42),且第二弹簧网(42)与第二外框(214)内壁相接;/n叶片(22)呈椭圆形,包括第三外框(221)和第四外框(222),第三外框(221)和第四外框(222)一侧通过铰接,另一侧通过弹簧拉扣连接;第三外框(221)内部安装有第三弹簧网(43),且第三弹簧网(43)与第三外框(221)内壁相接;第四外框(222)内部安装有第四弹簧网(44),且第四弹簧网(44)与第四外框(222)内壁相接;第三外框(221)底端与第一外框(213)外侧面通过螺栓紧固;叶片(22)共有十二个,十二个叶片(22)以第一外框(213)的侧面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且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夹角均为30°;叶片(22)径向方向与中心转体(21)径向方向的夹角(R)为5°~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皮革干燥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顶端水平方向上安装有转轴(3),转轴(3)与支架(1)通过轴承(31)连接;转轴(3)末端安装有带轮(32),带轮(32)与电动机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其特征在于:
转轴(3)上安装有叶轮(2),所述叶轮(2)包括中心转体(21)和叶片(22);中心转体(21)侧面的第一外框(213)呈圆柱形的壳状结构,且顶底开口;中心转体(21)内部中心轴线位置通过支撑杆(212)固定有平键套(211),平键套(211)与转轴(3)通过过盈配合;中心转体(21)内部安装有第一弹簧网(41),所述第一弹簧网(41)位于支撑杆(212)前侧,且第一弹簧网(41)与第一外框(213)内壁相接;中心转体(21)前侧安装有两个第二外框(214),所述两个第二外框(214)均呈半圆形且对称安装;两个第二外框(214)的外侧均与第一外框(213)铰接,两个第二外框(214)内侧通过弹簧拉扣连接;两个第二外框(214)内部均安装有第二弹簧网(42),且第二弹簧网(42)与第二外框(214)内壁相接;
叶片(22)呈椭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阳信华阳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