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的线头尾转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91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材的线头尾转换机构,包括有旋转机构及送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先通过送线轮气缸推动送线轮滑座向内滑动,从而使得送线轮将线材压紧送线,而且送线导杆夹通过导杆夹气缸也对线材进行压紧,防止送线过程中线材打滑,大大提高了送线精度,当送线轮将线材送到设定长度后完成送线;在送线机构送线的同步,转盘电机驱动主动转轮转动,从而使得转盘旋转180°,使得送线机构也旋转了180°,实现线材的线头尾转换,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可实现送线同步线头尾转换,送线精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材的线头尾转换机构
本技术涉及线材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线材的线头尾转换机构。
技术介绍
在线材加工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将线材的位置移动或首尾转换,则需要人工将线材移动,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已经无需满足现状生产的需求,因此需要研发一种线材首尾自动转换机构,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线材的线头尾转换机构,该线头尾转换机构设计新颖、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可实现送线同步线头尾转换,送线精度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线材的线头尾转换机构,包括有旋转机构及送线机构,旋转机构设置有呈水平布置的旋转支撑板,旋转支撑板上端装设有呈环形状的转盘,且转盘通过同步带连接有主动转轮,主动转轮连接有转盘电机,转盘上端装设有旋转托板;送线机构通过支撑立板装设于旋转托板上端,支撑立板上端装设有呈水平布置的送线支撑板,送线支撑板上端装设有两送线轮,且送线轮通过送线轮滑座装设于送线支撑板上端,送线轮滑座相对滑动的外侧端装设有送线轮气缸,且送线轮滑座两侧装设有滑座限位板,两送线轮下端分别通过转动万向节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下端部装设有转动齿轮组,转动齿轮组下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送线电机,送线轮侧端装设有呈水平布置的送线导杆夹,送线导杆夹一端连接有导杆夹气缸,且导杆夹气缸呈竖向布置装设于送线支撑板下端面上端。其中,所述转盘通过呈空心状的转盘轴装设于所述旋转支撑板上端。其中,所述转盘电机呈竖向布置装设于所述旋转支撑板下端面上端。其中,所述旋转托板上端装设有呈水平布置的旋转限位板。其中,所述送线支撑板上端装设有呈圆形状的送线护罩,且所述送线轮及送线导杆夹设置于送线护罩的上端面。其中,所述送线轮滑座上端装设有若干个送线导向轮。其中,所述转动齿轮组通过齿轮箱固定装设有所述转盘轴下端部。其中,所述送线电机通过电机座呈竖向布置的装设于所述齿轮箱下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线材的线头尾转换机构,包括有旋转机构及送线机构,旋转机构设置有呈水平布置的旋转支撑板,旋转支撑板上端装设有呈环形状的转盘,且转盘通过同步带连接有主动转轮,主动转轮连接有转盘电机,转盘上端装设有旋转托板;送线机构通过支撑立板装设于旋转托板上端,支撑立板上端装设有呈水平布置的送线支撑板,送线支撑板上端装设有两送线轮,且送线轮通过送线轮滑座装设于送线支撑板上端,送线轮滑座相对滑动的外侧端装设有送线轮气缸,且送线轮滑座两侧装设有滑座限位板,两送线轮下端分别通过转动万向节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下端部装设有转动齿轮组,转动齿轮组下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送线电机,送线轮侧端装设有呈水平布置的送线导杆夹,送线导杆夹一端连接有导杆夹气缸,且导杆夹气缸呈竖向布置装设于送线支撑板下端面上端。本技术先通过送线轮气缸推动送线轮滑座向内滑动,从而使得送线轮将线材压紧送线,而且送线导杆夹通过导杆夹气缸也对线材进行压紧,防止送线过程中线材打滑,大大提高了送线精度,当送线轮将线材送到设定长度后完成送线;在送线机构送线的同步,转盘电机驱动主动转轮转动,从而使得转盘旋转180°,使得送线机构也旋转了180°,实现线材的线头尾转换,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故本技术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可实现送线同步线头尾转换,送线精度高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送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2中包括有:1——旋转机构11——旋转支撑板12——转盘121——同步带122——转盘轴13——主动转轮14——转盘电机15——旋转托板16——旋转限位板2——送线机构21——支撑立板22——送线支撑板23——送线轮231——送线轮滑座232——送线轮气缸233——滑座限位板234——送线导向轮24——转动轴241——转动万向节25——转动齿轮组251——联轴器252——齿轮箱26——送线电机261——电机座27——送线导杆夹271——导杆夹气缸28——送线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线材的线头尾转换机构,包括有旋转机构1及送线机构2,旋转机构1设置有呈水平布置的旋转支撑板11,旋转支撑板11上端装设有呈环形状的转盘12,且转盘12通过同步带121连接有主动转轮13,主动转轮13连接有转盘电机14,转盘12上端装设有旋转托板15;送线机构2通过支撑立板21装设于旋转托板15上端,支撑立板21上端装设有呈水平布置的送线支撑板22,送线支撑板22上端装设有两送线轮23,且送线轮23通过送线轮滑座231装设于送线支撑板22上端,送线轮滑座231相对滑动的外侧端装设有送线轮气缸232,且送线轮滑座231两侧装设有滑座限位板233,两送线轮23下端分别通过转动万向节241连接有转动轴24,且转动轴24下端部装设有转动齿轮组25,转动齿轮组25下端通过联轴器251连接有送线电机26,送线轮23侧端装设有呈水平布置的送线导杆夹27,送线导杆夹27一端连接有导杆夹气缸271,且导杆夹气缸271呈竖向布置装设于送线支撑板22下端面上端。进一步的,所述转盘12通过呈空心状的转盘轴122装设于所述旋转支撑板11上端。进一步的,所述转盘电机14呈竖向布置装设于所述旋转支撑板11下端面上端。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托板15上端装设有呈水平布置的旋转限位板16。进一步的,所述送线支撑板22上端装设有呈圆形状的送线护罩28,且所述送线轮23及送线导杆夹27设置于送线护罩28的上端面。进一步的,所述送线轮滑座231上端装设有若干个送线导向轮234。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齿轮组25通过齿轮箱252固定装设有所述转盘轴122下端部。更进一步的,所述送线电机26通过电机座261呈竖向布置的装设于所述齿轮箱252下端。需更进一步的解释,本技术先通过送线轮气缸232推动送线轮滑座231向内滑动,从而使得送线轮23将线材压紧送线,而且送线导杆夹27通过导杆夹气缸271也对线材进行压紧,防止送线过程中线材打滑,大大提高了送线精度,当送线轮将线材送到设定长度后完成送线;在送线机构2送线的同步,转盘电机14驱动主动转轮13转动,从而使得转盘12旋转180°,使得送线机构2也旋转了180°,实现线材的线头尾转换,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故本技术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可实现送线同步线头尾转换,送线精度高的优点。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材的线头尾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旋转机构(1)及送线机构(2),旋转机构(1)设置有呈水平布置的旋转支撑板(11),旋转支撑板(11)上端装设有呈环形状的转盘(12),且转盘(12)通过同步带(121)连接有主动转轮(13),主动转轮(13)连接有转盘电机(14),转盘(12)上端装设有旋转托板(15);/n送线机构(2)通过支撑立板(21)装设于旋转托板(15)上端,支撑立板(21)上端装设有呈水平布置的送线支撑板(22),送线支撑板(22)上端装设有两送线轮(23),且送线轮(23)通过送线轮滑座(231)装设于送线支撑板(22)上端,送线轮滑座(231)相对滑动的外侧端装设有送线轮气缸(232),且送线轮滑座(231)两侧装设有滑座限位板(233),两送线轮(23)下端分别通过转动万向节(241)连接有转动轴(24),且转动轴(24)下端部装设有转动齿轮组(25),转动齿轮组(25)下端通过联轴器(251)连接有送线电机(26),送线轮(23)侧端装设有呈水平布置的送线导杆夹(27),送线导杆夹(27)一端连接有导杆夹气缸(271),且导杆夹气缸(271)呈竖向布置装设于送线支撑板(22)下端面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的线头尾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旋转机构(1)及送线机构(2),旋转机构(1)设置有呈水平布置的旋转支撑板(11),旋转支撑板(11)上端装设有呈环形状的转盘(12),且转盘(12)通过同步带(121)连接有主动转轮(13),主动转轮(13)连接有转盘电机(14),转盘(12)上端装设有旋转托板(15);
送线机构(2)通过支撑立板(21)装设于旋转托板(15)上端,支撑立板(21)上端装设有呈水平布置的送线支撑板(22),送线支撑板(22)上端装设有两送线轮(23),且送线轮(23)通过送线轮滑座(231)装设于送线支撑板(22)上端,送线轮滑座(231)相对滑动的外侧端装设有送线轮气缸(232),且送线轮滑座(231)两侧装设有滑座限位板(233),两送线轮(23)下端分别通过转动万向节(241)连接有转动轴(24),且转动轴(24)下端部装设有转动齿轮组(25),转动齿轮组(25)下端通过联轴器(251)连接有送线电机(26),送线轮(23)侧端装设有呈水平布置的送线导杆夹(27),送线导杆夹(27)一端连接有导杆夹气缸(271),且导杆夹气缸(271)呈竖向布置装设于送线支撑板(22)下端面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材的线头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陈发钱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长瑞精密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