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航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73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航标,包括支架、防撞结构、气囊、底座和加强结构,所述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底座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撞结构,所述底座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底座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信息发送器,所述底座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过在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在白天可以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将转化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当航标需要工作时,蓄电池可以为航标提供电力,当航标的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时,蓄电池也可以维持航标工作一段时间,以此来达成节约航标工作时的能源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航标
本技术涉及航标
,具体为一种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航标。
技术介绍
航标是助航标志的简称,主要是指标示航道方向、界限与碍航物的标志,是可以帮助引导船舶航行、定位和标示碍航物与表示警告的人工标志,航标包括过河标、沿岸标、导标、过渡导标、首尾导标等,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人工标志。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航标不够节能,航标工作时不够环保,浪费能源;(2)传统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航标不能防撞,航标经常会被船只或漂流物碰撞,可能会因此而出现损坏,因此需要防撞;(3)传统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航标结构强度不足,可能会因为风浪而出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航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航标不够节能、不能防撞和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航标,包括支架、防撞结构、气囊、底座和加强结构,所述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航标,包括支架(1)、防撞结构(6)、气囊(8)、底座(10)和加强结构(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囊(8),所述底座(10)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撞结构(6),所述底座(10)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9),所述底座(10)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信息发送器(7),所述底座(10)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且支撑架(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4),所述底座(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且支架(1)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15),所述支架(1)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杆(11),所述支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航标,包括支架(1)、防撞结构(6)、气囊(8)、底座(10)和加强结构(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囊(8),所述底座(10)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撞结构(6),所述底座(10)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9),所述底座(10)内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信息发送器(7),所述底座(10)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且支撑架(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4),所述底座(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且支架(1)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15),所述支架(1)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杆(11),所述支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且固定杆(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提示灯(3),所述支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2),且顶板(12)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闪光灯(13),所述顶板(12)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信息接收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航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结构(6)的内部依次设置有防撞板(601)、弹簧(602)、安装板(603)和螺栓(604),安装板(60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福耀陈其伟陈家齐杨清玲豆志科于国飞郑祥鑫刘枭陈得新何文东邹帅强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湛江航标处成都帝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