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小车车架
本技术涉及智能小车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智能小车车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智能小车的车架的尺寸在制作成成品后一般是难以改变的,当需要对智能小车的功能进行升级或改变时,一般会涉及到相应的零部件的更换和位置的调整,这时,传统的智能小车的车架因出厂时未预留有后续升级改造所需的尺寸和孔位,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方便后续升级改造用的智能小车车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和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提供的装置提供了一种智能小车车架,在满足当前设计所需的尺寸和孔位要求的前提下,同时也为后续智能小车的升级和改造留有一定的空间和孔位,大大的提高了智能小车的兼容性和扩展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小车车架,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平面的前、后、左、右边沿处,且其首尾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高度相同,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小车车架,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平面的前、后、左、右边沿处,且其首尾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一体成型设置;/n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高度相同,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高度相同,且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前侧板或后侧板的高度;/n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宽度相同,且分别大于所述底板的前边沿和后边沿的宽度,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宽度相同,且分别小于所述底板的左边沿和右边沿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小车车架,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平面的前、后、左、右边沿处,且其首尾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高度相同,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高度相同,且所述左侧板或右侧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前侧板或后侧板的高度;
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宽度相同,且分别大于所述底板的前边沿和后边沿的宽度,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宽度相同,且分别小于所述底板的左边沿和右边沿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小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左端分别设置有向上偏斜的平行四边形形状的第一突出部,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右端分别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二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小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上边沿的左端点的高度大于所述前侧板或后侧板的高度,且其上边沿和下边沿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前侧板或后侧板的高度,所述第二突出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前侧板或后侧板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小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下边沿的右端点与所述前侧板或后侧板的下边沿的左端点连接,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下端点与所述前侧板或后侧板的下边沿的右端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小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的前下角和后下角对称的分别倒角设置;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边沿的中间位置分别向内垂直延伸的设置有矩形的第三突出部和第四突出部,所述第三突出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左侧板的宽度,所述第四突出部的宽度等于所述右侧板的宽度,所述第三突出部和第四突出部位于内侧的两个转角分别圆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小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对称的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智能小车的驱动电机和履带的圆形和/或腰形和/或“L...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