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独立悬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764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梯形独立悬挂系统,包括梯形架、减震器、弹簧和底盘升降系统,所述梯形架底边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轴承,且皆通过第一固定轴承固定于汽车底盘上,所述梯形架远离底盘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轮毂,两个所述梯形架之间的汽车底盘上固定安装有底盘升降系统,所述底盘升降系统包括电机、升降转动轴、第二固定轴承、螺旋杆、升降齿轮和升降板。该梯形独立悬挂系统结构简单,采用卧式弹簧,路面震动横向传播,不直接传递给车底,比传统的立式弹簧垂直纵向传递震动过滤效果好,同时横向刚度大、抗侧倾性能优异,安全性好。与传统的独立悬挂系统有多处活动件相比,更牢固、更安全,抵抗横向冲击力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梯形独立悬挂系统
本技术涉及悬挂系统
,具体为梯形独立悬挂系统。
技术介绍
底盘悬挂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架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小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现有的独立悬挂系统虽然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但是结构复杂,并且底盘高度无法调节,制造成本高,安装后往往会挤占部分车内空间,为此,需要设计梯形独立悬挂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梯形独立悬挂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独立悬挂系统虽然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但是结构复杂,并且底盘高度无法调节,制造成本高,安装后往往会挤占部分车内空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梯形独立悬挂系统,包括梯形架、减震器、弹簧和底盘升降系统,所述梯形架底边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轴承,且皆通过第一固定轴承固定于汽车底盘上,所述梯形架远离底盘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梯形独立悬挂系统,包括梯形架(1)、减震器(2)、弹簧(5)和底盘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架(1)底边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轴承(4),且皆通过第一固定轴承(4)固定于汽车底盘上,所述梯形架(1)远离底盘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轮毂(3),两个所述梯形架(1)之间的汽车底盘上固定安装有底盘升降系统,所述底盘升降系统包括电机(10)、升降转动轴(7)、第二固定轴承(6)、螺旋杆(11)、升降齿轮(8)和升降板(9),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旋杆(11),所述螺旋杆(11)的一侧与升降转动轴(7)上的升降齿轮(8)啮合,升降转动轴(7)通过第二固定轴承(6)固定在底盘上,第二固定轴...

【技术特征摘要】
1.梯形独立悬挂系统,包括梯形架(1)、减震器(2)、弹簧(5)和底盘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架(1)底边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轴承(4),且皆通过第一固定轴承(4)固定于汽车底盘上,所述梯形架(1)远离底盘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轮毂(3),两个所述梯形架(1)之间的汽车底盘上固定安装有底盘升降系统,所述底盘升降系统包括电机(10)、升降转动轴(7)、第二固定轴承(6)、螺旋杆(11)、升降齿轮(8)和升降板(9),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有螺旋杆(11),所述螺旋杆(11)的一侧与升降转动轴(7)上的升降齿轮(8)啮合,升降转动轴(7)通过第二固定轴承(6)固定在底盘上,第二固定轴承(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升降转动轴(7)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升降板(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彦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伟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