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驱全向减震智能车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648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全驱全向减震智能车底盘,包括前后对称的两个底盘组件,底盘组件包括支撑架、悬挂组件和车轮;悬挂组件包括减震器、大A字形摆臂、小A字形摆臂、电机固定件、连杆、转向推杆、舵机、舵机固定板和车轮驱动电机;大A字形摆臂的尾端与支撑架的下部转动连接,大A字形摆臂的尖端与小A字形摆臂的尾端转动连接,小A字形摆臂的尖端与电机固定件的下端转动连接;舵机固定板的一端与电机固定件的上端转动连接,舵机固定在舵机固定板的底部,连杆的中部固定在舵机的输出轴上;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向推杆,两个转向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机固定件的两侧铰接。该底盘的车轮驱动电机和舵机融合在悬挂组件中,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驱全向减震智能车底盘
本技术涉及智能车
,具体是一种全驱全向减震智能车底盘。
技术介绍
底盘作为车辆的行走机构,底盘的结构对于车辆稳定行走至关重要。现有的底盘普遍采用四轮行走,差速转向或后轮驱动前轮转向的结构,两种结构的转弯半径较大,很难在狭小的空间行走;例如用在化工厂的智能车,较大的转弯半径很容易造成碰撞,容易导致爆炸事故。对于一些用在恶劣环境下(比如野外、陡坡)的智能车,由于地面颠簸会对智能车产生震动,很容易造成结构以及电子元件的损坏。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全驱全向结合减震的智能车底盘。公告号为CN2097387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独立悬挂系统的智能车底盘,两个前轮分别设有独立悬挂系统,两个后轮通过后桥摇臂和后桥与底盘车架铰接实现两个后轮的同步驱动,故该智能车底盘的两个前轮能单独转向,而两个后轮不能单独转向,即该智能车底盘不能全向转动;与全向转动的底盘相比,不能实现原地转向和斜向前进;该智能车底盘的转弯半径较大,难以适用于空间较小的区域;此外,该智能车底盘的转向电机安装在底盘车架上,并通过方向机与转向节连杆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驱全向减震智能车底盘,包括前、后对称的两个底盘组件,每个底盘组件包括支撑架和以支撑架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分布的悬挂组件和车轮;其特征在于,每个悬挂组件均包括减震器、大A字形摆臂、小A字形摆臂、电机固定件、连杆、转向推杆、舵机、舵机固定板和车轮驱动电机;/n所述大A字形摆臂的尾端与支撑架下部的铰支座转动连接,大A字形摆臂的尖端与小A字形摆臂的尾端转动连接,小A字形摆臂的尖端与电机固定件的下端转动连接;车轮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机固定件的中部,车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车轮;舵机固定板的一端与电机固定件的上端转动连接,舵机固定在舵机固定板的底部,连杆的中部固定在舵机的输出轴上;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驱全向减震智能车底盘,包括前、后对称的两个底盘组件,每个底盘组件包括支撑架和以支撑架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分布的悬挂组件和车轮;其特征在于,每个悬挂组件均包括减震器、大A字形摆臂、小A字形摆臂、电机固定件、连杆、转向推杆、舵机、舵机固定板和车轮驱动电机;
所述大A字形摆臂的尾端与支撑架下部的铰支座转动连接,大A字形摆臂的尖端与小A字形摆臂的尾端转动连接,小A字形摆臂的尖端与电机固定件的下端转动连接;车轮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机固定件的中部,车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车轮;舵机固定板的一端与电机固定件的上端转动连接,舵机固定在舵机固定板的底部,连杆的中部固定在舵机的输出轴上;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各自的转向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转向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机固定件的两侧铰接;减震器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舵机固定板的中部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璇梁博超金玉康刘悦张小俊杨秉骏高萧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