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扳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扳手,尤指一种借由改变握柄旋转方向可改变套筒施力方向的扳手。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扳手,尤指棘轮扳手,为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其包含一柄部及一头部,柄部为一杆体,头部固设于柄部的一端,头部具有一容槽,容槽内设置有一棘轮部,棘轮部的一端连接一套筒座且凸伸于头部的一端,棘轮部的另一端连接一方向拨纽,且方向拨纽位于头部的另一端,使用者借由将一套筒的一端套设于套筒座上,并且将套筒的另一端再套设于一外部的螺帽,经由拨动方向拨纽选定一锁紧或放松状态,即可借由对柄部的摆动施力,以头部为轴心进行在一特定旋转角度内来回的摆动枢转,达到对螺帽锁紧或放松的功效。然而,前述的扳手设计,于操作的过程中因为需要预留一定的空间供柄部摆动枢转的操作空间,所以当螺帽位于较为狭窄的空间时,容易导致板手无空间枢转而无法正常操作;即便是空间略微充足的状态下,亦会增加操作的困难度,换言之,因为套筒单次可旋转的角度取决于柄部单次可枢转的角度,而当受限于空间不足时,则柄部可枢转的角度相较于正常空间使用下更小,导致需经由更多次的来回枢转才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扳手,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柄部,其包含一握把及一枢转杆,该握把为一柱状体,该枢转杆的一端固设于该握把;/n一头部,其包含一容座、一套筒座、一从动齿及一主动齿,该容座围绕形成一内部空间且具有一前开口、一后开口及一侧开口,该容座的二端开口分别为该前开口及该后开口,该侧开口贯穿该容座的侧壁面,且该侧开口周缘向外延伸形成一衔接部,该衔接部与该握把可旋转地相互套设,该套筒座贯穿该后开口及该前开口且可旋转地位于该容座,该从动齿为伞型齿轮,该从动齿套设固定于该套筒座且位于该内部空间内,该主动齿为伞型齿轮且位于该容座的内部空间,该主动齿套设固定于该枢转杆的另一端且啮合于该从动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扳手,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柄部,其包含一握把及一枢转杆,该握把为一柱状体,该枢转杆的一端固设于该握把;
一头部,其包含一容座、一套筒座、一从动齿及一主动齿,该容座围绕形成一内部空间且具有一前开口、一后开口及一侧开口,该容座的二端开口分别为该前开口及该后开口,该侧开口贯穿该容座的侧壁面,且该侧开口周缘向外延伸形成一衔接部,该衔接部与该握把可旋转地相互套设,该套筒座贯穿该后开口及该前开口且可旋转地位于该容座,该从动齿为伞型齿轮,该从动齿套设固定于该套筒座且位于该内部空间内,该主动齿为伞型齿轮且位于该容座的内部空间,该主动齿套设固定于该枢转杆的另一端且啮合于该从动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该容座为一中空柱状体,该前开口及该后开口分别位于该容座的二端,该侧开口贯穿该容座的侧壁面,且该容座位于该侧开口的周缘贴靠于该握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握把的一端形成...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