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焊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733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焊接系统,包括焊接装置、旋转装置、翻转装置、感应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一辊道,所述第一辊道可被驱动在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第二辊道、与所述第二辊道平行的第三辊道,所述第二辊道和所述第三辊道可被驱动在竖直方向转动;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检测工件位置;所述焊接装置靠近所述旋转装置设置;所述焊接装置、旋转装置、翻转装置、感应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工件在焊接过程中自动旋转、翻转和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人工过多参与,有效提高工件焊接的效率,同时能够保证焊接质量,为工件的大批量焊接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焊接系统
本技术涉及焊接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焊接系统。
技术介绍
焊接是机械加工及生产过程中一种极其重要的加工方法,在将四个方形工件焊接为一个整体时,需要将两两工件之间的纵缝进行焊接,四个工件一面包括四条纵缝,并且为提高工件焊接强度,使工件整体成型效果好,通常对四个工件两面的纵缝均进行焊接,总计需要焊接八条纵缝。目前,一般是通过人工手动依次对八条纵缝进行焊接,一方面,此种焊接的方法效率低下,不适合工件的大批量焊接;另一方面,焊接的质量依赖于焊工的经验,使得焊接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冷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进行焊接而导致的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焊接系统,包括焊接装置,所述自动焊接系统还包括旋转装置、翻转装置、感应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一辊道,所述第一辊道可被驱动在水平方向转动;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第二辊道、与所述第二辊道平行的第三辊道,所述第二辊道和所述第三辊道可被驱动在竖直方向转动;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检测工件位置;所述焊接装置靠近所述旋转装置设置;所述焊接装置、旋转装置、翻转装置、感应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工件在焊接过程中自动旋转、翻转和焊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座、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座的旋转本体,所述旋转本体包括上层支架、下层支架、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辊道连接于所述上层支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座包括框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的承接部,所述下层支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承接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翻转座、转动组件、翻转本体,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翻转座的旋转轴、连接于所述旋转轴两端的滚轮,所述翻转本体支撑于所述滚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翻转本体包括两个翻转轮、连接于所述翻转轮的横板,所述第二辊道和所述第三辊道连接于所述横板,所述翻转轮支撑于所述滚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翻转本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辊道配合的第二定位装置、与所述第三辊道配合的第三定位装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焊接装置设置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所述旋转装置的两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焊接装置包括支撑架、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焊接臂、滑动连接于所述焊接臂的焊枪组件,所述支撑架包括竖直杆、连接于所述竖直杆的水平杆,所述焊接臂滑动连接于所述水平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焊枪组件包括气缸、连接于所述气缸的焊枪本体,所述焊枪本体设置有激光测距装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焊接系统还包括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旋转装置一侧,所述下料装置设置于所述翻转装置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以实现工件的自动旋转、翻转和焊接,可避免人工过多参与,有效提高工件焊接的效率,同时能够保证焊接质量,为工件的大批量焊接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工件位于自动焊接系统的旋转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旋转座和旋转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翻转座和翻转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上料装置10、第四辊道11、焊接装置20、支撑架21、竖直杆211、水平杆212、焊接臂22、第一滑动块221、焊枪组件23、焊枪本体231、第二滑动块232、气缸233、旋转装置30、旋转座31、框架311、承接部312、旋转本体32、下层支架321、上层支架322、第一辊道323、翻转装置40、翻转座41、旋转轴411、滚轮412、翻转本体42、翻转轮421、横板422、第二辊道423、第三辊道424、下料装置50、第五辊道51、工件6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本说明书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这些被描述对象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这些描述对象彼此区分开。在本技术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扩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技术的主题基本结构。参图1至图5,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动焊接系统,包括上料装置10、焊接装置20、旋转装置30、翻转装置40、下料装置50、感应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上料装置10、焊接装置20、旋转装置30、翻转装置40、感应装置、下料装置50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以控制工件60在焊接过程中自动旋转、翻转和焊接。所述上料装置10、旋转装置30、翻转装置40、下料装置50依次衔接使所述工件60在不同装置间输送。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工件60位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感应装置提供的位置信息对所述上料装置10、旋转装置30、焊接装置20、翻转装置40、下料装置50的运行进行控制,所述感应装置具体可设置为光电感应器、接近感应器或光纤感应器等。所述上料装置10设置于所述旋转装置30一侧,用于将所述工件60输送到旋转装置30。具体地,所述上料装置10包括第四辊道11、与所述第四辊道11配合的第四定位装置。所述第四定位装置能对位于所述第四辊道11的所述工件60进行定中,防止所述工件60到达所述旋转装置30后位置偏差过大而不利于后续的操作。所述第四辊道11用于带动所述工件60移动,在所述工件60被所述第四定位装置定中完成后,所述第四辊道11带动所述工件60朝向所述旋转装置30的方向移动。所述旋转装置30包括旋转座31、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座31的旋转本体32,所述旋转本体32带动所述工件60在水平方向转动。具体地,所述旋转本体32包括上层支架322、下层支架321、第一辊道323、第一定位装置,所述上层支架322与所述下层支架321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辊道323连接于所述上层支架322,能够带动所述工件60移动。这里,所述上层支架322和所述下层支架321分隔设置,从而在所述第一辊道323带动所述工件60移动时,所述下层支架321不会对所述工件60的移动产生干涉。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座31包括框架311、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311的承接部312,所述下层支架321转动连接于所述承接部312,所述下层支架3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焊接系统,包括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焊接系统还包括旋转装置、翻转装置、感应装置、控制装置,/n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一辊道,所述第一辊道可被驱动在水平方向转动;/n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第二辊道、与所述第二辊道平行的第三辊道,所述第二辊道和所述第三辊道可被驱动在竖直方向转动;/n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检测工件位置;/n所述焊接装置靠近所述旋转装置设置;/n所述焊接装置、旋转装置、翻转装置、感应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工件在焊接过程中自动旋转、翻转和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焊接系统,包括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焊接系统还包括旋转装置、翻转装置、感应装置、控制装置,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一辊道,所述第一辊道可被驱动在水平方向转动;
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第二辊道、与所述第二辊道平行的第三辊道,所述第二辊道和所述第三辊道可被驱动在竖直方向转动;
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检测工件位置;
所述焊接装置靠近所述旋转装置设置;
所述焊接装置、旋转装置、翻转装置、感应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讯连接,以控制所述工件在焊接过程中自动旋转、翻转和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座、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座的旋转本体,所述旋转本体包括上层支架、下层支架、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辊道连接于所述上层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包括框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的承接部,所述下层支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承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翻转座、转动组件、翻转本体,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翻转座的旋转轴、连接于所述旋转轴两端的滚轮,所述翻转本体支撑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玲汪魁李寅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