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压力传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31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压力传感,包括转接刀柄、机械手卡槽、中空内腔、压力传感器转子、环状体、弹簧夹头、螺母和搅拌头,转接刀柄外径中上端设有机械手卡槽,中空内腔设于转接刀柄内部,压力传感器转子设于转接刀柄外圆周的平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压力传感器转子于转接刀柄外圆周的平面上,压力传感器转子为一个感应片,当对两片铝材进行焊接时,若铝材表面下凹,压力传感器转子检测到压力过小,则调整搅拌头即可,从而使焊接更加稳定,传动误差小,反馈精度高,并且无线传输,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压力传感
本技术涉及机床刀柄
,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压力传感。
技术介绍
摩擦焊是利用工件端面相互运动、相互摩擦所产生的热,使端部达到热塑性状态,然后迅速顶锻,完成焊接的一种方法,焊接过程中不需要其它焊接消耗材料,如焊条、焊丝、焊剂及保护气体等,唯一消耗的是焊接搅拌头,搅拌摩擦焊搅拌头是焊接技术的关键。在铝材焊接过程中,需要使用搅拌头对工件进行加工,而搅拌头需要通过刀柄安装在机床上,目前,传统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丝杆上,离焊接点太远,不够精密。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无线压力传感,解决了传统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丝杆上,离焊接点太远,不够精密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无线压力传感,包括转接刀柄、机械手卡槽、中空内腔、压力传感器转子、环状体、弹簧夹头、螺母和搅拌头,所述转接刀柄外径中上端设有机械手卡槽,所述中空内腔设于转接刀柄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转子设于转接刀柄外圆周的平面上,所述压力传感器转子外部设有环状体,所述弹簧夹头顶部与转接刀柄底端内侧相固定,所述弹簧夹头与螺母内部设置的偏心圆圈位置相连接,所述螺母内径与转接刀柄外径底部螺纹配合,所述搅拌头贯穿螺母内中部且与弹簧夹头内中部设置的通孔相插接。进一步的,所述环状体的直径为50mm。进一步的,所述螺母直径为34mm。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转子的直径为22mm。进一步的,所述转接刀柄的直径为46mm。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夹头外径中下端设置有凹槽,并且凹槽与螺母内部的偏心圆圈位置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转接刀柄外径底部设置有外螺纹,并且外螺纹与螺母内螺纹方向一致。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夹头采用弹簧夹头。进一步的,所述螺母的规格为ER20A。进一步的,所述转接刀柄采用BT30-ER25-100转接刀柄。进一步的,所述环状体采用可硬化的树脂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传统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丝杆上,离焊接点太远,不够精密的问题,通过设置了压力传感器转子于转接刀柄外圆周的平面上,压力传感器转子为一个感应片,当对两片铝材进行焊接时,若铝材表面下凹,压力传感器转子检测到压力过小,则调整搅拌头即可,从而使焊接更加稳定,传动误差小,反馈精度高,并且无线传输,结构紧凑。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弹簧夹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螺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搅拌摩擦焊原理示意图。图中:转接刀柄-1、机械手卡槽-2、中空内腔-3、压力传感器转子-4、环状体-5、弹簧夹头-6、螺母-7、搅拌头-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压力传感:包括转接刀柄1、机械手卡槽2、中空内腔3、压力传感器转子4、环状体5、弹簧夹头6、螺母7和搅拌头8,转接刀柄1外径中上端设有机械手卡槽2,中空内腔3设于转接刀柄1内部,压力传感器转子4设于转接刀柄1外圆周的平面上,压力传感器转子4外部设有环状体5,弹簧夹头6顶部与转接刀柄1底端内侧相固定,弹簧夹头6与螺母7内部设置的偏心圆圈位置相连接,螺母7内径与转接刀柄1外径底部螺纹配合,搅拌头8贯穿螺母7内中部且与弹簧夹头6内中部设置的通孔相插接。其中,所述环状体5的直径为50mm,有利于保护压力传感器转子4。其中,所述螺母7直径为34mm,尺寸适中,便于与转接刀柄1相连接。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转子4的直径为22mm,尺寸适中,利于安装。其中,所述转接刀柄1的直径为46mm,有利于使用,提高结构的实用性。其中,所述弹簧夹头6外径中下端设置有凹槽,并且凹槽与螺母7内部的偏心圆圈位置相对应,有利于弹簧夹头6与螺母7相连接。其中,所述转接刀柄1外径底部设置有外螺纹,并且外螺纹与螺母7内螺纹方向一致,有利于螺母7与转接刀柄1相连接。其中,所述弹簧夹头6采用弹簧夹头。其中,所述螺母7的规格为ER20A。其中,所述转接刀柄1采用BT30-ER25-100转接刀柄。其中,所述环状体5采用可硬化的树脂材质。工作原理:安装时,将弹簧夹头6设有凹槽的一端伸入螺母7内,并将弹簧夹头6推入螺母7的偏心圆圈位置,直至听到咔嗒声则安装到位,再将弹簧夹头6底端装上搅拌头8,搅拌头8必须安装到位,然后将螺母7装入转接刀柄1上,通过使用扳手进行锁紧,锁紧完毕即可将两片需要焊接在一起铝材放置于搅拌头8底端对应位置,使加工设备带动转接刀柄1转动,使得转接刀柄1带动搅拌头8转动,与工件端面相互运动、相互摩擦并产生热,从而使搅拌头8端部达到热塑性状态,然后迅速顶锻,从而完成两片铝材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如果铝材表面下凹,压力传感器转子4检测到压力过小,则调整搅拌头8即可,拆卸时,通过使用扳手将螺母7旋下后,拔出搅拌头8,再将弹簧夹头6的一端往里推并同时对着螺母7的偏心圆圈位置底部往下压,斜着推弹簧夹头6,直至弹簧夹头6与螺母7分离开,即可拆下,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压力传感器转子4于转接刀柄1外圆周的平面上,压力传感器转子4为一个感应片,当对两片铝材进行焊接时,若铝材表面下凹,压力传感器转子4检测到压力过小,则调整搅拌头8即可,从而使焊接更加稳定,传动误差小,反馈精度高,并且无线传输,结构紧凑。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并且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压力传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刀柄(1)、机械手卡槽(2)、中空内腔(3)、压力传感器转子(4)、环状体(5)、弹簧夹头(6)、螺母(7)和搅拌头(8),所述转接刀柄(1)外径中上端设有机械手卡槽(2),所述中空内腔(3)设于转接刀柄(1)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转子(4)设于转接刀柄(1)外圆周的平面上,所述压力传感器转子(4)外部设有环状体(5),所述弹簧夹头(6)顶部与转接刀柄(1)底端内侧相固定,所述弹簧夹头(6)与螺母(7)内部设置的偏心圆圈位置相连接,所述螺母(7)内径与转接刀柄(1)外径底部螺纹配合,所述搅拌头(8)贯穿螺母(7)内中部且与弹簧夹头(6)内中部设置的通孔相插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压力传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接刀柄(1)、机械手卡槽(2)、中空内腔(3)、压力传感器转子(4)、环状体(5)、弹簧夹头(6)、螺母(7)和搅拌头(8),所述转接刀柄(1)外径中上端设有机械手卡槽(2),所述中空内腔(3)设于转接刀柄(1)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转子(4)设于转接刀柄(1)外圆周的平面上,所述压力传感器转子(4)外部设有环状体(5),所述弹簧夹头(6)顶部与转接刀柄(1)底端内侧相固定,所述弹簧夹头(6)与螺母(7)内部设置的偏心圆圈位置相连接,所述螺母(7)内径与转接刀柄(1)外径底部螺纹配合,所述搅拌头(8)贯穿螺母(7)内中部且与弹簧夹头(6)内中部设置的通孔相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压力传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金华张珩杨海军汪庆良朱鉴赵欣张小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磐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