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22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弯成型模具,包括:外壳,支撑罩,气缸一,输送机构,气缸二,压模机构,所述外壳的上壁面横向中心线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罩设置于外壳的上壁面,所述气缸二设置于支撑罩的上壁面,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外壳的内腔,所述输送机构数量为四个,所述同一侧的输送机构由连接杆可转动连接,所述气缸一设置于外壳的侧面,所述压模机构设置于支撑罩内,该装置通过使用输送机构,将操作的危险性大大降低,以及简化模具更换步骤,节省时间,同时双工位可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弯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钣金加工
,具体为一种折弯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五金零部件在使用模具生产时,由于其结构和工艺的要求,常常需要将五金零部件进行部分弯折,以满足加工要求,五金零部件在折弯机上下模的压力下,首先经过弹性形变,然后进入塑性形变,是上下模与板材三点靠近全接触,完成弯折;目前的模具的弯折加工需要工人手动操作工件在模具下方工作,危险性较高,且目前压弯机更换模具步骤繁琐,浪费时间导致成产的效率较低,针对以上问题,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弯成型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危险性高,更换模具步骤繁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弯成型模具,包括:外壳、支撑罩、连接杆、气缸二、输送机构、气缸一和压模机构,所述外壳的上壁面横向中心线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罩设置于外壳的上壁面所述气缸二设置于支撑罩的上壁面,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外壳的内腔,所述输送机构数量为四个,同一侧所述输送机构由连接杆可转动连接,所述气缸一设置于外壳的侧面,所述压模机构设置于支撑罩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上壁面横向中心线两侧开设有滑槽;/n支撑罩(2),所述支撑罩(2)设置于外壳(1)的上壁面;/n气缸二(4),所述气缸二(4)设置于支撑罩(2)的上壁面;/n输送机构(5),所述输送机构(5)设置于外壳(1)的内腔,所述输送机构(5)数量为四个,同一侧所述输送机构(5)由连接杆(3)可转动连接;/n气缸一(6),所述气缸一(6)设置于外壳(1)的侧面;/n压模机构(7),所述压模机构(7)设置于支撑罩(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上壁面横向中心线两侧开设有滑槽;
支撑罩(2),所述支撑罩(2)设置于外壳(1)的上壁面;
气缸二(4),所述气缸二(4)设置于支撑罩(2)的上壁面;
输送机构(5),所述输送机构(5)设置于外壳(1)的内腔,所述输送机构(5)数量为四个,同一侧所述输送机构(5)由连接杆(3)可转动连接;
气缸一(6),所述气缸一(6)设置于外壳(1)的侧面;
压模机构(7),所述压模机构(7)设置于支撑罩(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5)包括:
轴杆一(501),所述轴杆一(501)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底座内腔的前后壁面,所述轴杆一(501)两端开设有环槽;
凸轮(503),所述凸轮(503)可转动的设置于轴杆一(501)上;
齿轮(502),所述齿轮(502)可转动的设置于轴杆一(501)上,所述齿轮(502)位于凸轮(503)的外侧,且与凸轮503固定连接;
限位片(504),所述限位片(504)设置于环槽内,且位于齿轮(502)的外侧;
支撑杆(505),所述支撑杆(505)的底端可转动的设置于凸轮(503)的凸起部分,所述支撑杆(505)的顶端通过滑槽延伸出外壳(1);
下夹具一(506),所述下夹具一(506)设置于支撑杆(505)的顶端,所述下夹具一(506)侧面开设有螺纹孔;
下模一(507),所述下模一(507)可活动设置于下夹具一(506)内,所述下模一(507)侧面开设有盲孔,且与下夹具一(506)侧面开设的螺纹孔位置相对应;
顶丝一(508),所述顶丝一(508)设置于下夹具一(506)侧面开设的螺纹孔内;
限位块(509),所述限位块(509)的一端设置于外壳(1)底端,且与支撑杆(505)位于同一轴线;
齿条(510),所述齿条(510)设置于齿轮(502)底端,且与齿轮(502)咬合,所述齿条(510)的一端延伸出外壳(1)与气缸一(6)的驱动端相连;
支撑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彦林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宏达商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