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肥高效节能造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704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肥高效节能造粒系统,造粒系统包括原料输送机构;原料输送机构的出口端位于造粒机构的进料口上方;造粒机构的出料口位于湿颗粒输送机构的一端上方,湿颗粒输送机构的另一端设置在湿球分选机的进料口上方,湿球分选机底端设置有小颗粒排出口、合格颗粒排出口,小颗粒排出口设置在小颗粒输送机构上方,合格颗粒排出口设置在合格颗粒输送机构的一端上方,合格颗粒输送机构的另一端设置在烘干机构的进料口上方,烘干机构的出料口设置在成品料输送机构上方;湿球分选机右端设置有大颗粒排出口,大颗粒排出口设置在大颗粒再加工机构的进料口上方,大颗粒再加工机构的出料口设置在湿颗粒输送机构上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肥高效节能造粒系统
本技术涉及肥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肥高效节能造粒系统。
技术介绍
生产高氮含量的复混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目前采用的办法均为转鼓蒸汽造粒或尿素熔融造粒。所述转鼓蒸汽造粒生产复混肥料是一个热造粒的过程,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提高物料的温度,增大造粒水系物料盐类的溶解度,从而实现了低水分含量下获得满足物料成粒需要的液相数量,物料依靠表面张力、适量的液相、物料间滚动所产生的挤压力,以及物料在造粒机内正确的运动方向上以小颗粒为核心,在滚动中大吸小附、粘结成球。由于造粒机生产的不可控性,使得造粒机中生产出来的肥料颗粒并不完全符合其规格要求,传统的做法会首先将造粒机生产出来的肥料颗粒全部烘干,然后再将肥料颗粒中不符合规格的筛选出来进行二次处理,这种工序不仅增大了烘干操作的任务量,而且烘干过后的肥料颗粒进行二次处理时更加繁琐,其耗费大量物力的同时严重降低了肥料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快速、高效的进行有机肥造粒操作的有机肥高效节能造粒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肥高效节能造粒系统,包括原料输送机构、造粒机构,原料输送机构的出口端位于造粒机构的进料口上方;所述有机肥高效节能造粒系统还包括湿颗粒输送机构、湿球分选机、大颗粒再加工机构、小颗粒输送机构、合格颗粒输送机构、烘干机构、成品料输送机构;所述造粒机构的出料口位于湿颗粒输送机构的一端上方,湿颗粒输送机构的另一端设置在湿球分选机的进料口上方,湿球分选机底端设置有小颗粒排出口、合格颗粒排出口,小颗粒排出口设置在小颗粒输送机构上方,合格颗粒排出口设置在合格颗粒输送机构的一端上方,合格颗粒输送机构的另一端设置在烘干机构的进料口上方,烘干机构的出料口设置在成品料输送机构上方;湿球分选机右端设置有大颗粒排出口,大颗粒排出口设置在大颗粒再加工机构的进料口上方,大颗粒再加工机构的出料口设置在湿颗粒输送机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原料输送机构、湿颗粒输送机构、小颗粒输送机构、合格颗粒输送机构、成品料输送机构均为皮带输送机。进一步的,所述造粒机构包括转鼓造粒机,转鼓造粒机与水池通过管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湿球分选机包括相平行设置的两个托辊支架和若干排平行设置于两个托辊支架间的托辊,托辊可转动的设置于托辊支架上,相邻的托辊之间存在有通道间隙以供部分湿颗粒通过、部分湿颗粒不能通过,湿球分选机左端上方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位于托辊上方,位于湿球分选机左端的相邻托辊之间的距离小于合格有机肥颗粒的直径,位于湿球分选机右端的相邻托辊之间的距离大于合格有机肥颗粒的直径且小于大颗粒有机肥的直径;湿球分选机的小颗粒排出口设置在湿球分选机左端托辊下方,湿球分选机的合格颗粒排出口设置在湿球分选机右端托辊下方,湿球分选机的大颗粒排出口设置在湿球分选机的托辊右侧。进一步的,所述托辊直径小于50mm。进一步的,所述大颗粒再加工机构包括螺旋输送机、粉碎机,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设置在大颗粒排出口下方,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设置在粉碎机的进料口上方,粉碎机的出料口位于湿颗粒输送机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天然气燃烧炉、烘干机,天然气燃烧炉与烘干机通过管道连接,烘干机的进料口设置在合格颗粒输送机构的出料口下方,烘干机的出料口设置在成品料输送机构上方,烘干机上设置有排气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采用将湿球分选机设置在烘干机构前端的设计,使得从造粒机构中生产出来的有机肥湿颗粒可以直接进行分选操作,避免了需要将全部有机肥湿颗粒烘干后再进行分选,有效减少了烘干机构的工作量,同时提高了不合格有机肥颗粒的回收效率;并且本技术中设置大颗粒再加工机构、大颗粒再加工机构设置在湿球分选机设置大颗粒排出口下方的设计,使得湿球分选机分选出的大颗粒有机肥可以直接通过大颗粒再加工机构进行粉碎操作,最后通过湿颗粒输送机构输送到湿球分选机中进行二次分选操作,整个操作流程简单快捷,有效提高了有机肥颗粒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湿球分选机通过若干个可转动托辊制成,其通过相邻托辊之间的间隙进行有机肥颗粒分选操作,托辊直径小于50mm,使得有机肥颗粒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角度较小,可以保证有机肥颗粒较为容易的从低点通过滚动翻越高点而进入下一托辊间隙的分选,同时有效避免了在分选过程中有机肥湿颗粒被压扁损坏等状况的发生,给有机肥颗粒的分选操作带来了便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湿球分选机的俯视结构图;图3为螺旋输送机的俯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有机肥高效节能造粒系统,包括原料输送机构1、造粒机构2,湿颗粒输送机构3、湿球分选机4、大颗粒再加工机构、小颗粒输送机构5、合格颗粒输送机构6、烘干机构、成品料输送机构11;原料输送机构1的出口端位于造粒机构2的进料口上方;造粒机构2的出料口位于湿颗粒输送机构3的一端上方,湿颗粒输送机构3的另一端设置在湿球分选机4的进料口上方,湿球分选机4底端设置有小颗粒排出口401、合格颗粒排出口402,小颗粒排出口401设置在小颗粒输送机构5上方,合格颗粒排出口402设置在合格颗粒输送机构6的一端上方,合格颗粒输送机构6的另一端设置在烘干机构的进料口上方,烘干机构的出料口设置在成品料输送机构11上方;湿球分选机4右端设置有大颗粒排出口403,大颗粒排出口403设置在大颗粒再加工机构的进料口上方,大颗粒再加工机构的出料口设置在湿颗粒输送机构3上方。所述原料输送机构1、湿颗粒输送机构3、小颗粒输送机构5、合格颗粒输送机构6、成品料输送机构11均为皮带输送机。所述造粒机构2包括转鼓造粒机,转鼓造粒机与水池12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湿球分选机4包括相平行设置的两个托辊支架404和若干排平行设置于两个托辊支架404间的托辊405,托辊405可转动的设置于托辊支架404上,托辊405通过动力电机406提供动力,相邻的托辊405之间存在有通道间隙以供部分湿颗粒通过、部分湿颗粒不能通过,湿球分选机4左端上方设置有进料口407,进料口407位于托辊405上方,位于湿球分选机4左端的相邻托辊405之间的距离小于合格有机肥颗粒的直径,位于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肥高效节能造粒系统,包括原料输送机构、造粒机构,原料输送机构的出口端位于造粒机构的进料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高效节能造粒系统还包括湿颗粒输送机构、湿球分选机、大颗粒再加工机构、小颗粒输送机构、合格颗粒输送机构、烘干机构、成品料输送机构;所述造粒机构的出料口位于湿颗粒输送机构的一端上方,湿颗粒输送机构的另一端设置在湿球分选机的进料口上方,湿球分选机底端设置有小颗粒排出口、合格颗粒排出口,小颗粒排出口设置在小颗粒输送机构上方,合格颗粒排出口设置在合格颗粒输送机构的一端上方,合格颗粒输送机构的另一端设置在烘干机构的进料口上方,烘干机构的出料口设置在成品料输送机构上方;湿球分选机右端设置有大颗粒排出口,大颗粒排出口设置在大颗粒再加工机构的进料口上方,大颗粒再加工机构的出料口设置在湿颗粒输送机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肥高效节能造粒系统,包括原料输送机构、造粒机构,原料输送机构的出口端位于造粒机构的进料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高效节能造粒系统还包括湿颗粒输送机构、湿球分选机、大颗粒再加工机构、小颗粒输送机构、合格颗粒输送机构、烘干机构、成品料输送机构;所述造粒机构的出料口位于湿颗粒输送机构的一端上方,湿颗粒输送机构的另一端设置在湿球分选机的进料口上方,湿球分选机底端设置有小颗粒排出口、合格颗粒排出口,小颗粒排出口设置在小颗粒输送机构上方,合格颗粒排出口设置在合格颗粒输送机构的一端上方,合格颗粒输送机构的另一端设置在烘干机构的进料口上方,烘干机构的出料口设置在成品料输送机构上方;湿球分选机右端设置有大颗粒排出口,大颗粒排出口设置在大颗粒再加工机构的进料口上方,大颗粒再加工机构的出料口设置在湿颗粒输送机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高效节能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输送机构、湿颗粒输送机构、小颗粒输送机构、合格颗粒输送机构、成品料输送机构均为皮带输送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高效节能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机构包括转鼓造粒机,转鼓造粒机与水池通过管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肥高效节能造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球分选机包括相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霄张建运程建忠张跟太庞雁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龙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