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志铭专利>正文

一种沉沙法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928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沉沙法水处理装置,电机输出轴连接空心转轴,空心转轴上形成有缺口,空心转轴下端连接转槽内部底端,转槽底部连接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安装于第二平台中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污水经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处理后能去除污水中密度较大的固体杂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沙法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沉沙法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清除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家庭污水。它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以清除这些污染物,生产环境更安全的处理废水(或处理废水)。污水处理的副产品通常是半固体废物或泥浆,被称为污水污泥,必须经过进一步的处理才能适用于处理或土地应用。污水处理也可以称为废水处理,尽管后者是一个更广泛的术语,也可以应用于纯工业废水。对大多数城市来说,污水处理系统也会将工业废水的一部分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这些污水处理厂通常会在工厂进行预处理,以减少污染物的负荷。如果下水道系统是一个混合的下水道系统,那么它也会将城市径流(雨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污水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并在重力和水泵的帮助下流动。污水过滤的第一部分通常包括一个滤板过滤固体和大的物体,然后收集在垃圾填埋场中。在污水的主要处理之前,脂肪和油脂也被清除。污水物理处理法是指采用物理或机械分离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中密度较大的固体杂质会导致输送管路磨损或阻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沉沙法水处理装置,旨在解决污水中密度较大的固体杂质会导致输送管路磨损或阻塞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种沉沙法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平台、第一支脚、进水口、第二平台、第二支脚、电机、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脚固定于地面,所述第一支脚上端连接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中心安装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平台上形成有进水口,所述第一平台下端面形成有圆筒,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空心转轴,所述空心转轴上形成有缺口,所述空心转轴下端连接转槽内部底端,所述转槽底部连接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安装于所述第二平台中心,所述第二平台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脚,所述第二支脚位于地面上,所述第二平台下端中心形成有出水口。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连接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安装于所述圆筒内壁。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上安装有吊环。更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为止推轴承。更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螺栓连接空心转轴。更进一步地,所述转槽与所述空心转轴材质为PVC。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污水经过进入进水口后通过所述导流管导流后进入所述转槽,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污水中密度较大的固体杂质沿着所述转槽内壁落到底部,而密度较小的水进入所述缺口后通过所述出水口排出,污水经过本技术处理后能去除污水中密度较大的固体杂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圆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部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图2与图3,所述的一种沉沙法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平台1、第一支脚2、进水口3、第二平台4、第二支脚5、电机6、出水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脚2固定于地面,所述第一支脚2上端连接第一平台1,所述第一平台1中心安装有所述电机6,所述电机6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平台上形成有进水口3,所述第一平台1下端面形成有圆筒7,所述电机6输出轴连接空心转轴802,所述空心转轴802上形成有缺口803,所述空心转轴802下端连接转槽801内部底端,所述转槽8底部连接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安装于所述第二平台4中心,所述第二平台4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脚5,所述第二支脚5位于地面上,所述第二平台4下端中心形成有出水口10。所述进水口3连接导流管9,所述导流管9安装于所述圆筒7内壁,污水经过所述导流管9导流后进入所述所述转槽801,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飞溅。所述电机6上安装有吊环11方便行车将所述电机6吊起后进行维护。所述轴承为止推轴承实现所述电机6被吊起后所述转槽801与所述第二平台4自动分离。所述所述电机6输出轴通过螺栓连接空心转轴802方便将所述转槽801拆下后清理其内部沉沙。所述转槽801与所述空心转轴802材质为PVC可以减小所述电机6负载。使用时,将待处理污水通过管道引入所述进水口3,污水经过所述导流管9的导流后进入所述转槽801,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污水中密度较大的固体杂质沿着所述转槽801内壁落到底部,而密度较小的水进入所述缺口803后通过所述出水口10排出。进行维护时,用行车将所述电机6吊起,拆下所述空心转轴802上的螺栓,移开所述第二平台4即可将所述转槽801取出清洗。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污水经过进入进水口3后通过所述导流管9导流后进入所述转槽801,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污水中密度较大的固体杂质沿着所述转槽801内壁落到底部,而密度较小的水进入所述缺口803后通过所述出水口10排出,污水经过本技术处理后能去除污水中密度较大的固体杂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沙法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平台(1)、第一支脚(2)、进水口(3)、第二平台(4)、第二支脚(5)、电机(6)、出水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脚(2)固定于地面,所述第一支脚(2)上端连接第一平台(1),所述第一平台(1)中心安装有所述电机(6),所述电机(6)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平台上形成有进水口(3),所述第一平台(1)下端面形成有圆筒(7),所述电机(6)输出轴连接空心转轴(802),所述空心转轴(802)上形成有缺口(803),所述空心转轴(802)下端连接转槽(801)内部底端,所述转槽(801)底部连接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安装于所述第二平台(4)中心,所述第二平台(4)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脚(5),所述第二支脚(5)位于地面上,所述第二平台(4)下端中心形成有出水口(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沙法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平台(1)、第一支脚(2)、进水口(3)、第二平台(4)、第二支脚(5)、电机(6)、出水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脚(2)固定于地面,所述第一支脚(2)上端连接第一平台(1),所述第一平台(1)中心安装有所述电机(6),所述电机(6)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平台上形成有进水口(3),所述第一平台(1)下端面形成有圆筒(7),所述电机(6)输出轴连接空心转轴(802),所述空心转轴(802)上形成有缺口(803),所述空心转轴(802)下端连接转槽(801)内部底端,所述转槽(801)底部连接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安装于所述第二平台(4)中心,所述第二平台(4)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脚(5),所述第二支脚(5)位于地面上,所述第二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志铭
申请(专利权)人:蒋志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