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黏料理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72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黏料理杯,包括杯体和杯座,所述杯座上设有发热盘和刀组件,所述刀组件设置在发热盘的中心,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为加热面,所述加热面上形成有凹凸纹路,所述凹凸纹路在加热面上呈网格状连续均匀分布,所述凹凸纹路的单元格内形成有微型凹凸曲面,所述加热面上设有不粘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料理杯的发热盘采用凹凸纹路和微型凹凸曲面并配合不粘涂层来减少物料与发热盘的接触达到防黏防糊底;凹凸纹路和微型凹凸曲面的嵌套设计,有效保护微型凹凸曲面上的涂层不会与物料工具接触;不粘涂层的三层涂覆保证涂层的粘附性能不易脱落,加热面的硬化处理更耐磨,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黏料理杯
本技术涉及一种料理杯,尤其涉及一种防黏料理杯。
技术介绍
料理机包括料理杯和主机,主机的机头带动料理杯中的刀组件转动,目前市场上的加热料理杯的发热盘与食物接触的面都是不锈钢材质,在使用时由于高温加热导致食物会糊底不容易清洗,同时使用时间久了由于发热体的布局温度过高导致发热盘与食物接触的面被锈蚀,给用户带来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因此,提供一种防黏料理杯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黏料理杯,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黏料理杯,包括杯体和杯座,所述杯座上设有发热盘和刀组件,所述刀组件设置在发热盘的中心,其中,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为加热面,所述加热面上形成有凹凸纹路,所述凹凸纹路在加热面上呈网格状连续均匀分布,所述凹凸纹路的单元格内形成有微型凹凸曲面,所述加热面上设有不粘涂层。进一步的,所述凹凸纹路通过雕刻、电腐蚀或物理冲滚压方式形成,所述微型凹凸曲面通过微弧等离子火焰加工形成。进一步的,所述凹凸纹路的单元格的面积为0.2-0.8cm2,所述微型凹凸曲面上每个凹陷部或凸起部的面积为0.0001-0.0002cm2。进一步的,包括底膜、中膜和面膜,所述底膜厚度为10-15微米,所述中膜厚度为7.5-15微米,所述面膜厚度为8-12微米。进一步的,所述刀组件与发热盘密封连接,组装好发热盘和刀组件的杯体设置在杯座中,所述发热盘与杯座间设有密封防振圈,所述杯座内设有与料理机的机头匹配的底盖。进一步的,所述杯体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外设有防烫手柄,所述防烫手柄的底部与杯座固定连接;所述防烫手柄的顶部通过按钮支架设置有按钮,所述底盖中设有电气插孔,所述插孔中设有接线柱,所述按钮与底盖中的接线柱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刀组件包括旋转刀片、刀轴和固定座,所述旋转刀片固定在刀轴的顶部,所述刀轴贯穿设置在固定座的轴心,所述刀轴转动带动旋转刀片在固定座中旋转,所述固定座的上部呈锥形下部呈圆柱形,所述固定座上部最大外径大于下部直径,所述固定座的下部外周设有螺纹,所述固定座的下部穿过发热盘,所述固定座底部设有圆盘形的紧固部,所述紧固部通过螺纹将固定座紧固在发热盘上,所述固定座上部底面与发热盘密封连接;所述刀轴的底端为卡设端,所述卡设端呈梅花型,所述卡设端插入料理机机头的传动轴中;所述旋转刀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U形刀、十字刀和一字刀。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防黏料理杯,发热盘采用凹凸纹路和微型凹凸曲面并配合不粘涂层来减少物料与发热盘的接触达到防黏防糊底;不粘涂层的设计进一步防黏且易清洗,凹凸纹路和微型凹凸曲面的嵌套设计,有效保护微型凹凸曲面内的涂层不会与物料工具接触造成脱落;不粘涂层的三层涂覆保证涂层的粘附性能不易脱落,加热面的硬化处理更耐磨,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黏料理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黏料理杯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发热盘结构示意图。图中:1杯体2刀组件3发热盘4密封防振圈5杯座6底盖7防烫手柄9按钮10按钮支架11凹凸纹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黏料理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黏料理杯爆炸图。请参见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黏料理杯,包括杯体1、发热盘3、刀组件2和杯座5,所述杯体1为玻璃杯体,所述杯体1以发热盘3为底部,所述杯体1与发热盘3密封连接,所述刀组件2设置在发热盘3的中心并与发热盘3密封连接,组装好发热盘3和刀组件2的杯体1设置在杯座5中;所述发热盘3的上表面为加热面,所述加热面上形成有凹凸纹路11,所述凹凸纹路11在加热面上呈网格状连续均匀分布,所述凹凸纹路11的单元格内形成有微型凹凸曲面,所述加热面上设有不粘涂层;所述杯体1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外设有防烫手柄7,所述防烫手柄7的底部与杯座5固定连接,所述杯座5内设有与料理机的机头匹配的底盖6。请继续参见图3,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黏料理杯,所述凹凸纹路11在加热面上均匀分布,使得发热盘加热面形成网格状凸筋,凹形曲面与凸筋形成高度差,加热过程中形成蒸气对流,使得物料浮动达到物理防黏。凹凸纹路11优选雕刻的菱形凹槽,所述凹凸纹路11的单元格的面积为0.2-0.8cm2,所述微型凹凸曲面通过微弧等离子火焰加工形成,所述微型凹凸曲面上每个凹陷部或凸起部的面积为0.0001-0.0002cm2;凹凸纹路和微型凹凸曲面的嵌套设计,有效保护微型凹凸曲面内的涂层不会与物料工具接触造成脱落。优选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黏料理杯,防烫手柄7的顶部通过按钮支架10设置有按钮9,所述底盖6中设有电气插孔,所述插孔中设有接线柱,所述按钮9与底盖6中的接线柱电性连接;操作更方便,按下按钮9即可,无需在料理机上进行操作。优选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黏料理杯,发热盘3与杯座5间设有密封防震圈,在刀组件2启动时防止杯身振动。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黏料理杯,刀组件2包括旋转刀片、刀轴和固定座,所述旋转刀片固定在刀轴的顶部,所述刀轴贯穿设置在固定座的轴心,所述刀轴转动带动旋转刀片在固定座中旋转,所述固定座的上部呈锥形下部呈圆柱形,所述固定座上部最大外径大于下部直径,所述固定座的下部外周设有螺纹,所述固定座的下部穿过发热盘,所述固定座底部设有圆盘形的紧固部,所述紧固部通过螺纹将固定座紧固在发热盘上,所述固定座上部底面与发热盘密封连接;所述刀轴的底端为卡设端,所述卡设端呈梅花型,所述卡设端插入料理机机头的传动轴中;所述旋转刀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U形刀,十字刀和一字刀,保证研磨破壁效果。优选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黏料理杯,杯体1材质为耐高温玻璃,耐高温的同时,玻璃材质防黏效果优于塑料且易于清洗;发热盘3材质为不锈钢,加热效果好。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黏发热盘的制作步骤如下:S1:取金属坯料冲压成型,得到发热盘坯料,所述金属坯料优选为食品级不锈钢;S2:在发热盘坯料的上表面上加工形成凹凸纹路,比如通过雕刻、电腐蚀或物理冲滚压方式在发热盘坯料的上表面加工形成呈网格状连续分布的凹凸纹路,凹凸纹路可以为呈网格状连续分布的菱形凹槽;S3:将加工有凹凸纹路的发热盘坯料用微弧等离子火焰进行处理,增加发热盘坯料上表面的表面积并进一步在凹凸纹路的单元格内形成微型凹凸曲面,同时增加发热盘坯料加热面的硬度和发热面积,得到发热盘半成品;S4:去除发热盘半成品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脂后,在发热盘半成品的加热面进行喷砂处理;喷砂处理是采用40-80筛目的氧化铝砂磨至平均粗糙度,平均粗糙度为100-140微英寸;S5:在喷砂处理后的发热盘半成品的加热面涂覆不粘涂层,得到发热盘3。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防黏发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黏料理杯,包括杯体和杯座,所述杯座上设有发热盘和刀组件,所述刀组件设置在发热盘的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为加热面,所述加热面上形成有凹凸纹路,所述凹凸纹路在加热面上呈网格状连续均匀分布,所述凹凸纹路的单元格内形成有微型凹凸曲面,所述加热面上设有不粘涂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黏料理杯,包括杯体和杯座,所述杯座上设有发热盘和刀组件,所述刀组件设置在发热盘的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为加热面,所述加热面上形成有凹凸纹路,所述凹凸纹路在加热面上呈网格状连续均匀分布,所述凹凸纹路的单元格内形成有微型凹凸曲面,所述加热面上设有不粘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黏料理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纹路通过雕刻、电腐蚀或物理冲滚压方式形成,所述微型凹凸曲面通过微弧等离子火焰加工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黏料理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纹路的单元格的面积为0.2-0.8cm2,所述微型凹凸曲面上每个凹陷部或凸起部的面积为0.0001-0.0002cm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黏料理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为三层,包括底膜、中膜和面膜,所述底膜厚度为10-15微米,所述中膜厚度为7.5-15微米,所述面膜厚度为8-12微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黏料理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组件与发热盘密封连接,组装好发热盘和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久康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