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茂增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铸铁红薯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71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铸铁红薯锅,包括红薯锅锅体、红薯锅锅盖、把手、锅体火气道、锅盖火气道、烟道排出孔、锅底半球体、提手支架、锅盖边缘、锅体边缘,所述红薯锅锅体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把手,所述红薯锅锅体的顶端侧部设有所述锅体边缘,所述红薯锅锅体的底端内侧设有所述锅底半球体,所述红薯锅锅体的底端中部设有所述锅体火气道,所述红薯锅锅盖的顶端两侧设有所述提手支架,所述红薯锅锅盖的顶端设有所述锅盖火气道,通过设有的烟道排出孔,锅体顶部的边缘具有水汽,使得二氧化碳不易直接从上方直接排出,在烤红薯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等污染物从红薯锅锅盖上的烟道排出孔排出,从而使得装置无名烟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铸铁红薯锅
本技术涉及红薯锅的
,具体为一种新型铸铁红薯锅。
技术介绍
红薯又名地瓜、甘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近几年的营养研究报道指出,红薯有抗癌、保健的诸多功效。目前的红薯锅,大都是采用焖烤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时间长的缺点,并且在焖烤的过程中,传统锅体容易造成水分的直接流失,从而失去红薯一定的口感,并且烤制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往往迎面而扑,使得装置使用起来十分的不便。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新型铸铁红薯锅,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铸铁红薯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铸铁红薯锅,包括红薯锅锅体、红薯锅锅盖、把手、锅体火气道、锅盖火气道、烟道排出孔、锅底半球体、提手支架、锅盖边缘、锅体边缘,所述红薯锅锅体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把手,所述红薯锅锅体的顶端侧部设有所述锅体边缘,所述红薯锅锅体的底端内侧设有所述锅底半球体,所述红薯锅锅体的底端中部设有所述锅体火气道,所述红薯锅锅盖的顶端两侧设有所述提手支架,所述红薯锅锅盖的顶端设有所述锅盖火气道,所述锅盖火气道紧密设置于所述红薯锅锅盖中,所述锅盖火气道的顶端中部设有所述烟道排出孔,所述红薯锅锅盖的底部两侧设有所述锅盖边缘,且所述锅盖边缘与所述红薯锅锅盖紧密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把手与所述红薯锅锅体固定相连,且所述把手为一种非绝缘连体把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锅底半球体与所述红薯锅锅体固定相连,且所述锅底半球体呈大小不一的分布于所述红薯锅锅体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烟道排出孔紧密设置于所述红薯锅锅盖中,所述提手支架与所述红薯锅锅盖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锅体采用不锈钢或铸铁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所述锅体的壁厚为3.5mm;所述锅体的底厚为3.8mm,所述锅体的重量为3kg;密度为7.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锅底半球体设有若干个,且大小不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种新型铸铁红薯锅,通过设置的锅盖火气道,底部的火气可以通过锅盖火气道,火气能够通过锅盖火气道顶端边缘上进入锅体,让火气能够在锅体内进性循环,但不会直接接触到红薯,却依然能够使得红薯受热均匀,使食物更快的熟了,并且充分了利用了火源,节约了火能源。2、该种新型铸铁红薯锅,通过设有的锅盖边缘,当锅体盖上锅盖时或者底部红薯所产生的水汽,由于中部火热太大,使得水汽能够由上回下,使得水汽不是直接流失,红薯中的水汽随着锅盖边缘间隔排出,使红薯能够更加甘甜美味。3、该种新型铸铁红薯锅,通过设有的烟道排出孔,锅体顶部的边缘具有水汽,使得二氧化碳不易直接从上方直接排出,在烤红薯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等污染物从红薯锅锅盖上的烟道排出孔排出,从而使得装置无名烟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红薯锅锅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红薯锅锅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红薯锅锅体,2、红薯锅锅盖,3、把手、4、锅体火气道,5、锅盖火气道,6、烟道排出孔,7、锅底半球体,8、提手支架,9、锅盖边缘,10、锅体边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铸铁红薯锅,包括红薯锅锅体1、红薯锅锅盖2、把手3、锅体火气道4、锅盖火气道5、烟道排出孔6、锅底半球体7、提手支架8、锅盖边缘9、锅体边缘10,红薯锅锅体1的两侧均设有把手3,红薯锅锅体1的顶端侧部设有锅体边缘10,红薯锅锅体1的底端内侧设有锅底半球体7,红薯锅锅体1的底端中部设有锅体火气道4,红薯锅锅盖2的顶端两侧设有提手支架8,红薯锅锅盖2的顶端设有锅盖火气道5,锅盖火气道5紧密设置于红薯锅锅盖2中,锅盖火气道5的顶端中部设有烟道排出孔6,红薯锅锅盖2的底部两侧设有锅盖边缘9,且锅盖边缘9与红薯锅锅盖2紧密相连。进一步的,把手3与红薯锅锅体1固定相连,且把手3为一种非绝缘连体把手。进一步的,锅底半球体7与红薯锅锅体1固定相连,且锅底半球体7呈大小不一的分布于红薯锅锅体1中。进一步的,烟道排出孔6紧密设置于红薯锅锅盖2中,提手支架8与红薯锅锅盖2固定连接。进一步的,锅体1采用不锈钢或铸铁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锅体1的壁厚为3.5mm;锅体1的底厚为3.8mm,锅体1的重量为3kg;密度为7.25。进一步的,锅底半球体7设有若干个,且大小不同。工作原理:该种新型铸铁红薯锅,包括红薯锅锅体1、红薯锅锅盖2、把手3、锅体火气道4、锅盖火气道5、烟道排出孔6、锅底半球体7、提手支架8、锅盖边缘9、锅体边缘10,首先对红薯锅锅体1进行适量的检查,通过非绝缘性把手3将红薯锅锅体1进行转移,之后将装置进行平稳的放置,底部的火气可以通过锅体火气道4,火气道的热能会从上下火气道的间隔中进入红薯锅锅体1,但不会直接接触到红薯,能够使得红薯受热均匀,红薯中的水汽随着锅体边缘10的间隔排出,二氧化碳等污染物从红薯锅锅盖2上的烟道排出孔6排出,从而使得装置无名烟污染,方便进行下一步操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铸铁红薯锅,包括红薯锅锅体(1)、红薯锅锅盖(2)、把手(3)、锅体火气道(4)、锅盖火气道(5)、烟道排出孔(6)、锅底半球体(7)、提手支架(8)、锅盖边缘(9)、锅体边缘(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薯锅锅体(1)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把手(3),所述红薯锅锅体(1)的顶端侧部设有所述锅体边缘(10),所述红薯锅锅体(1)的底端内侧设有所述锅底半球体(7),所述红薯锅锅体(1)的底端中部设有所述锅体火气道(4),所述红薯锅锅盖(2)的顶端两侧设有所述提手支架(8),所述红薯锅锅盖(2)的顶端设有所述锅盖火气道(5),所述锅盖火气道(5)紧密设置于所述红薯锅锅盖(2)中,所述锅盖火气道(5)的顶端中部设有所述烟道排出孔(6),所述红薯锅锅盖(2)的底部两侧设有所述锅盖边缘(9),且所述锅盖边缘(9)与所述红薯锅锅盖(2)紧密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铸铁红薯锅,包括红薯锅锅体(1)、红薯锅锅盖(2)、把手(3)、锅体火气道(4)、锅盖火气道(5)、烟道排出孔(6)、锅底半球体(7)、提手支架(8)、锅盖边缘(9)、锅体边缘(10),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薯锅锅体(1)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把手(3),所述红薯锅锅体(1)的顶端侧部设有所述锅体边缘(10),所述红薯锅锅体(1)的底端内侧设有所述锅底半球体(7),所述红薯锅锅体(1)的底端中部设有所述锅体火气道(4),所述红薯锅锅盖(2)的顶端两侧设有所述提手支架(8),所述红薯锅锅盖(2)的顶端设有所述锅盖火气道(5),所述锅盖火气道(5)紧密设置于所述红薯锅锅盖(2)中,所述锅盖火气道(5)的顶端中部设有所述烟道排出孔(6),所述红薯锅锅盖(2)的底部两侧设有所述锅盖边缘(9),且所述锅盖边缘(9)与所述红薯锅锅盖(2)紧密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铸铁红薯锅,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茂增
申请(专利权)人:赵茂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