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光电差动式自适应传动传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643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光电差动式自适应传动传感机构,其特征是,在轮毂内设有衬套和端套,衬套内设有主传动轴筒和从动轴筒,在主传动轴筒与从动轴筒之间设有由主动联轴件、从动联轴件、复位弹簧组成的弹性滑移联轴器;链轮连接在主传动轴筒的右端,轮毂连接在从动轴筒的左端,与从动联轴件连接的第一位移推板的端部伸入从动轴筒中部的长槽口内;中轴的左轴筒设有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其传感头与第二位移推板对应;在端套上设有与光电反射传感器对应的光电反射板。能在直接参与传动的同时,同步检测扭矩和速度信号,为摩托车控制器提供依据。(*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光电差动式自适应传动传感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摩托车仍在使用化油器供油系统。其油门手柄与化油器之间采取刚性连接,直接控制燃油量和空气量,启动、加速、减速、怠速和节气门的调节完全取决于驾驶员的人为操作。所以,油门手柄给出的信号常常与摩托车运行状况不相符合,致使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和转速与摩托车实际工况不匹配,难以实现准确控制。要对摩托车的供油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负荷或者扭矩是最重要的检测指标。对这个指标的测量,普遍是采用多种的传感器分别获得相关参数,再综合判断。如采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判断负荷,即所谓的a-n系统。又如采用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判断负荷,即所谓的p-n系统。这两种负荷检测系统均是在车辆前端没有承受载荷状态下间接进行检测,并且是在发动机上检测得到的。这种测量对发动机的一致性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而往往发动机生产厂家无法保证,必须对每一台发动机单独进行严格的标定。而且检测机构复杂,成本高,性价比差。由于对发动机传递输出后的传动机构带来的功率和效率损失及负载的变化、行驶状况和各种复杂工况均未进行检测和控制,因此,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摩托车光电差动式自适应传动传感机构,包括轮毂、链轮、中轴,其特征在于:    a.在轮毂(1)内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衬套(2),衬套的左端设有端套(3),衬套内设有主传动轴筒(4),在衬套和主传动轴筒之间设有第一轴承(5);    在主传动轴筒内设有从动轴筒(6),在主传动轴筒与从动轴筒之间设有由主动联轴件(7)、从动联轴件(8)、复位弹簧(9)和弹簧座(10)组成的弹性滑移联轴器;    主动联轴件圆周上的卡齿(7a)与主传动轴筒左端的卡槽(4a)紧配合,在主动联轴件与从动轴筒之间设有第二轴承(11),第二轴承座(11a)内孔的两平行平面AA与从动轴筒外圆的两平行平面BB配合,第二轴承座和端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荣生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