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电站锅炉的风管内流速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558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站锅炉的风管内流速测量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全压管和静压管组成,全压管为上端封闭、下端呈楔形的管子,在全压管的上端设有测压小孔,静压管为上端封闭、下端呈楔形的管子,在静压管的上端设有测压小孔,全压管和静压管相背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堵塞,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站锅炉风管的测速装置。现有的测速装置存在着易堵塞,测量精度差的缺点,这是因为测风管与风速流向相一致且其开口迎风而设,这就使得煤粉很容易进入测风管,从而导致测风管堵塞。现有的测速装置,通过测量各风管静压的方法来间接、定性地反映风管内的风速,然而,随着各风管道的长短,各风管弯头的数量、各风管中调门的开度,以及煤粉的浓度的不同等因素,管中静压虽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能准确甚至不能代表风速的变化。另外,在堵管时,随着堵管位置的不同(即堵管发生在测压点之前及之后),其静压的变化甚至会发生与风速相反的变化。因此,用这些装置间接测量风速是不精确,甚至会令运行人员产生相反的判断结果。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堵塞的用于电站锅炉的风管内流速测量装置。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由全压管1和静压管2组成,全压管1为上端封闭、下端呈楔形的管子,在全压管1的上端设有测压小孔3,静压管2为上端封闭、下端呈楔形的管子,在静压管5的上端设有测压小孔7,全压管1和静压管2相背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①由于本技术的楔形端可以避免用于测速的全压管和静压管与风流速方向一致,因此,随风而来的煤粉不会直接灌入管内,既使有少量煤粉被吹入管子,也会因为煤粉自重下落,特别是自清灰棒在风力的作用下与管子发生撞击,这就更有助于管内煤粉的下落,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堵塞。②由于本技术全压管的楔形下端的开口与风向相迎,而静压管的楔形下端的开口与风向相背,因此,全压管获取了包含静压、动压的全压信号,静压管获取静压信号,由此,则可直接得出风速,故本技术可以直接测出风速,能够适应在线监测的要求。③由于本技术自清灰棒可以有效防止煤粉在全压管和静压管的楔形下端堆积,因此,它能够有效排除由于煤粉堆积原因造成的流速误差,故本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可靠性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案作一详细描述本技术由全压管1和静压管2组成,全压管1为上端封闭、下端呈楔形的管子,在全压管1的上端设有测压小孔3,静压管2为上端封闭、下端呈楔形的管子,在静压管5的上端设有测压小孔7,全压管1和静压管2相背设置。为了提高本技术的精确性,全压管1和静压管2靠背设置,全压管1和静压管2的管径为8~50毫米,两管的管径根据锅炉风管的管径及介质来选择,风管大,介质浓度大,则全压管、静压管的直径应相应地选择得大一些。其楔形下端的楔形角α1和α2为10°~40°,楔形下端的楔形角α1和α2最好在15°~25°范围内选择,全压管与静压管由法兰7固定。为更有效地防止煤粉堆积,本技术在全压管1和静压管2内分别悬挂有自清灰棒5和6,自清灰棒5和6的直径为0.5~10毫米。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站锅炉的风管内流速测量装置,由全压管(1)和静压管(2)组成,其特征在于全压管(1)为上端封闭、下端呈楔形的管子,在全压管(1)的上端设有测压小孔(3),静压管(2)为上端封闭、下端呈楔形的管子,在静压管(2)的上端设有测压小孔(7),全压管(1)和静压管(2)相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站锅炉的风管内流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全压管(1)和静压管(2)靠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电站锅炉的风管内流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全压管(1)和静压管(2)的管径为8~50毫米,其楔形下端的楔形角(α1)和(α2)为10°~4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站锅炉的风管内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楔形下端的楔形角(α1)和(α2)为15°~25°。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电站锅炉的风管内流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全压管(1)和静压管(2)内分别悬挂有自清灰棒(5)和(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站锅炉的风管内流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清灰棒(5)和(6)的直径为0.5~10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站锅炉的风管内流速测量装置。本技术由全压管和静压管组成,全压管为上端封闭、下端呈楔形的管子,在全压管的上端设有测压小孔,静压管为上端封闭、下端呈楔形的管子,在静压管的上端设有测压小孔,全压管和静压管相背设置。本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堵塞,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文档编号G01P5/02GK2283259SQ9723551公开日1998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21日专利技术者梁志明 申请人:东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站锅炉的风管内流速测量装置,由全压管(1)和静压管(2)组成,其特征在于全压管(1)为上端封闭、下端呈楔形的管子,在全压管(1)的上端设有测压小孔(3),静压管(2)为上端封闭、下端呈楔形的管子,在静压管(2)的上端设有测压小孔(7),全压管(1)和静压管(2)相背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