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插接的日本囊对虾丰产养殖池底沙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54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插接的日本囊对虾丰产养殖池底沙托盘,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包括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透水孔,所述承载面的底端中部均布有多个支撑腿,所述承载面的底端外周围设置有承载壁,所述承载壁的底端还设置有插接定位装置;通过采用所述插接定位装置将多个托盘进行拼接,可以保证托盘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在托盘之间产生间隙而使得沙子漏下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优点,可以满足囊对虾的养殖要求,同时,由于所述插接定位装置的设置,可以降低托盘之间的连接难度,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便捷、定位准确、方便插接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插接的日本囊对虾丰产养殖池底沙托盘
本技术属于养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日本囊对虾丰产养殖池底沙托盘。
技术介绍
日本囊对虾又称车虾、花虾、竹节虾、斑马虾,广泛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地区,中国江苏省以南沿海也有分布。日本囊对虾具有生长迅速、抗病力强、离水长时间不死,适合长途干运活销,是重要的创汇渔业产品。世界囊对虾养殖是从1902年日本人囤养日本囊对虾开始的,当时的目的主要是获取季节差价。到1933年,滕永元作博士才真正从养殖方法上开始了对日本囊对虾养殖的研究,直到现在,日本囊对虾仍是日本国内的主要养殖虾类。中国从八十年代开始在日本囊对虾试养上获得成功,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中国日本囊对虾的养殖面积约有100万亩。虾农多采用混养和轮捕轮放的养殖模式,如在山东南部沿海一般放三批虾苗,并与贝类和梭子蟹混养,但产量很低,一般亩产20~30公斤,很少有达到50公斤的,因此,日本囊对虾长期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养殖实践,日本囊对虾高位池铺沙精养模式得到不断发展完善,但仍有一些技术难题需要克服,例如养殖过程中池底沙层污染物积聚、发黑问题等。目前,日本囊对虾高位池铺沙精养模式多采用全池铺沙模式,此种铺沙方式由于沙面较粗糙不平,使得大量残饵、粪便等污染物附着在池底,不能向中央底排污口流动集中,造成池底沙层内污染物蓄积。由于日本囊对虾白天具有潜沙习性,池底沙层的污染会直接影响日本囊对虾的生长,若底层溶氧不足,会使污染物腐败发酵,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升高,最终导致日本囊对虾发病死亡。>现有技术中,设计一种铺沙装置,包括架体以及用于支撑架体的托盘,在托盘与高位池池底之间形成排污间隙,可以用于解决以上问题,但是由于高位池池底空间较大,因此需要若干托盘拼接形成一种整体铺沙装置,此种仅通过摆拼方式形成的铺沙结构不稳定,使用过程中,一旦在两托盘之间出现间隙,沙子漏下去,不仅会影响排污效果,而且一旦沙子铺完池内加水后,就很难在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便捷、定位准确、方便插接的日本囊对虾丰产养殖池底沙托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方便插接的日本囊对虾丰产养殖池底沙托盘,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包括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透水孔,所述承载面的底端中部均布有多个支撑腿,所述承载面的底端外周围设置有承载壁,所述承载壁的底端还设置有插接定位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接定位装置包括相互匹配的定位钩与定位槽,所述定位钩与所述定位槽设置在相对两侧的所述承载壁上,所述定位钩设置在所述承载壁外的底端且向外弯曲,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承载壁的底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钩从所述承载壁的底端向外直伸后向上内侧弯曲延伸。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面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承载加强筋。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腿的外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承载加强筋连接的支撑腿加强筋。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壁上设置有若干排污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水孔与所述排污孔兼作减重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插接的日本囊对虾丰产养殖池底沙托盘,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包括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透水孔,所述承载面的底端中部均布有多个支撑腿,所述承载面的底端外周围设置有承载壁,所述承载壁的底端还设置有插接定位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托盘放置到池底,并采用所述插接定位装置将多个托盘拼接稳定拼接,然后在所述承载面表面铺设一层可以透水但不能透沙的遮沙层,然后在遮沙层表面铺设一层用于养殖囊对虾的沙层。由于所述承载面上设置有透水孔,因此池内的水会穿过沙层、遮沙层、透水孔进入至池底,并在池底沉淀,由于所述承载面与池底之间具有间隙,此间隙形成了排污间隙。通过采用所述插接定位装置将多个托盘进行拼接,可以保证托盘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在托盘之间产生间隙而使得沙子漏下去。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优点,可以满足囊对虾的养殖要求,同时,由于所述插接定位装置的设置,可以降低托盘之间的连接难度,使得本技术具有安装便捷、定位准确、方便插接等优点。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定位钩与定位槽配合安装后的示意图;图6是定位钩与定位槽配合安装后的原理图;图中:1-承载面;2-透水孔;3-支撑腿;4-承载壁;5-定位钩;6-定位槽;7-承载加强筋;8-支撑腿加强筋;9-排污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方便插接的日本囊对虾丰产养殖池底沙托盘,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包括承载面1,所述承载面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透水孔2,所述承载面1的底端中部均布有多个支撑腿3,所述承载面1的底端外周围设置有承载壁4,所述承载壁4的底端还设置有插接定位装置。设计时,所述支撑腿3的底端与所述承载壁4的底端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保证放置到池底时,整体支撑较为稳定。使用时,将托盘放置到池底,并采用所述插接定位装置将多个托盘拼接稳定拼接,然后在所述承载面1表面铺设一层可以透水但不能透沙的遮沙层,然后在遮沙层表面铺设一层用于养殖囊对虾的沙层。由于所述承载面1上设置有透水孔2,因此池内的水会穿过沙层、遮沙层、透水孔2进入至池底,并在池底沉淀,由于所述承载面1与池底之间具有间隙,此间隙形成了排污间隙。通过采用所述插接定位装置将多个托盘进行拼接,可以保证托盘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在托盘之间产生间隙而使得沙子漏下去。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优点,可以满足囊对虾的养殖要求,同时,由于所述插接定位装置的设置,可以降低托盘之间的连接难度,使得本技术具有安装便捷、定位准确、方便插接等优点。所述插接定位装置包括相互匹配的定位钩5与定位槽6,所述定位钩5与所述定位槽6设置在相对两侧的所述承载壁4上,所述定位钩5设置在所述承载壁4外的底端且向外弯曲,所述定位槽6设置在所述承载壁4的底端。所述定位钩5从所述承载壁4的底端向外直伸后向上内侧弯曲延伸。安装示意图参见图5和图6,安装时,将所述定位槽6插入至另一托盘的所述定位钩5中,使得所述定位钩5的底端伸入所述定位槽6内部,然后由于所述定位钩5的顶端向内弯曲,因此所述定位钩5的顶端压在另一托盘的所述承载壁4上,使得两托盘之间的所述承载壁4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方便插接的日本囊对虾丰产养殖池底沙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包括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透水孔,所述承载面的底端中部均布有多个支撑腿,所述承载面的底端外周围设置有承载壁,所述承载壁的底端还设置有插接定位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方便插接的日本囊对虾丰产养殖池底沙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包括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透水孔,所述承载面的底端中部均布有多个支撑腿,所述承载面的底端外周围设置有承载壁,所述承载壁的底端还设置有插接定位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插接的日本囊对虾丰产养殖池底沙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定位装置包括相互匹配的定位钩与定位槽,所述定位钩与所述定位槽设置在相对两侧的所述承载壁上,所述定位钩设置在所述承载壁外的底端且向外弯曲,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承载壁的底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插接的日本囊对虾丰产养殖池底沙托盘,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奎朱亮李德顺王树亮郑润玲李仲明
申请(专利权)人:昌邑浩源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