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444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8:06
与相邻的伸出部的位置在前后方向对齐的现有结构比较,将端子零件的间距更加减小。连接器(1)具备壳体(2)、多个第一端子零件(3)以及多个第二端子零件(4)。端子零件(3、4)从壳体(2)的压入孔(14)的后方压入,以在左右方向并列的方式配置。在第一端子零件(3)的左右两侧缘部形成有第一伸出部(32),在第二端子零件(4)的左右两侧缘部形成有第二伸出部(43)。各伸出部(32、43)形成仅使端子零件(3、4)的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向左右方向伸出的形态,并形成有在压入时由治具按压的按压面。相邻的端子零件(3、4)的伸出部(32、43)以形成位置在前后方向错开的方式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搭载于印刷基板的连接器。作为该连接器的一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基板用连接器,该基板用连接器具备壳体和多个端子零件,多个端子零件通过压入到壳体的压入孔而以并列的方式配置。在该基板用连接器的各端子零件形成有仅使压入方向上的一部分向端子零件的并列方向的两侧伸出的伸出部。各端子零件通过被治具按压伸出部的后表面(按压面)而压入到压入孔中。并且,通过伸出部的前表面与在压入孔的后侧形成的收纳凹部的底端面抵靠而被定位。另外,在压入时,当按压伸出部的治具进入到收纳凹部时,有可能治具与收纳凹部的内表面接触而损坏。故此,按压面形成为:在进行端子零件向压入方向的定位的状态下在前后方向与收纳凹部的开口端缘对齐、或者配置于收纳凹部的后方。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809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近年来,在这样的连接器中,以小型化为目的,要求减小端子零件的并列间距。但是,在收纳凹部的开口部,按压面露出,端子零件间的空间距离在按压面间变为最小。因此,当使相邻的端子零件彼此接近时,有可能在按压面彼此之间产生电弧放电而使端子零件彼此短路。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将提供能够减小端子零件的并列间距的技术作为待解决的课题。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具备壳体和多个端子零件,所述多个端子零件从后方压入到所述壳体的压入孔,以并列的方式配置,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零件具备在前后方向伸长的轴部和从所述轴部向宽度方向伸出而形成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的形成位置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端子零件彼此中形成位置在前后方向错开的方式配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因为相邻的两个端子零件的各伸出部以在前后错开的状态配置,所以与相邻的伸出部的位置在前后方向对齐的现有结构比较,能够更加减小端子零件的间距。附图说明图1是从后上方观看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将连接器安装于基板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图3是连接器的俯视剖视图。图4是图3的范围X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1)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端子零件以相邻的方式配置有:第一端子零件,在前后方向上在前侧形成有所述伸出部;和第二端子零件,在前后方向上在后侧形成有所述伸出部。所述第二端子零件的所述伸出部也可以朝向前方向宽度方向内侧倾斜。通过这样,与后侧的伸出部的侧缘部与压入方向平行的情况比较,能够确保后侧的伸出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而提高强度,并且能够将相邻的伸出部间的空间距离抑制得较小。(2)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中也可以为,所述端子零件以相邻的方式配置有:第一端子零件,在前后方向上在前侧形成有所述伸出部;和第二端子零件,在前后方向上在后侧形成有所述伸出部。所述第二端子零件的所述伸出部也可以朝向前方向宽度方向内侧倾斜。也可以在所述壳体形成有收纳凹部,所述收纳凹部与所述压入孔的后端相连并在所述壳体的后表面开口。所述第一端子零件的所述伸出部也可以收纳于所述收纳凹部。也可以在所述第二端子零件的所述轴部形成有抵靠部,所述抵靠部呈向宽度方向伸出的形态,并收纳于所述收纳凹部。所述抵靠部也可以从所述收纳凹部的底侧朝向开口侧向宽度方向内侧倾斜。在相邻的收纳凹部收纳伸出部和抵靠部,但是关于抵靠部,设为从收纳凹部的底侧朝向开口侧向宽度方向内侧倾斜的形状。由此,能够确保抵靠部的前后尺寸而提高强度,并且能够确保收纳凹部内的伸出部和抵靠部的空间距离。<实施例1>以下,参照图1~图4对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前后方向,将连接器1相对于对方侧连接器(省略图示)的嵌合方向(图2中的左方、图3、4中的下方)定义为前方,将其相反方向定义为后方。关于上下方向,将图2中的上下方向原样地定义为上下方向,关于左右方向,将图3、4中的左右方向原样地定义为左右方向。<连接器1>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1是设置于印刷基板50上使用的基板用连接器。连接器1具备壳体2和以压入到壳体2的状态被保持的多个第一端子零件3及多个第二端子零件4。如图1~3所示,壳体2为合成树脂制,呈在左右方向长的箱状。在壳体2形成有嵌合槽10,嵌合槽10在前表面较大地开口,在该嵌合槽10中嵌入对方侧连接器(省略图示)。嵌合槽10通过分隔壁11分割成左右两个。嵌合槽10的左右两表面及上下两表面遍及整个区域被封闭。嵌合槽10的背面被壳体2的后壁部12封闭。在后壁部12形成有在前后方向贯穿的多个安装孔13。多个安装孔13以在左右方向并列的方式形成。所有的安装孔13配置成一列。各安装孔13由压入孔14和形成于压入孔14的后侧的收纳凹部15构成。各压入孔14呈在前后方向细长的形状,宽度尺寸比高度尺寸形成大。如图4所示,收纳凹部15在壳体2(后壁部12)的后表面开口,与压入孔14连通。收纳凹部15的宽度尺寸比压入孔14的宽度尺寸形成得大,收纳凹部15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例1中为与压入孔14的左右两侧的开口端缘连通的部分)与压入孔14形成台阶状。在该台阶部分形成有限制面16,限制面16限制端子零件3、4向压入方向移动。限制面16与端子零件3、4的压入方向正交。在收纳凹部15的上下两表面形成有导向面17,导向面17从收纳凹部15的开口端缘朝向底侧向内侧倾斜(参照图2)。端子零件3、4从壳体2的后方压入到压入孔14,当到达预定位置时,压入完成。将该状态定义为正规压入状态。在该正规压入状态下,端子零件3、4的比压入孔14靠前方的部分以朝向前方突出到嵌合槽10内的状态配置。端子零件3、4的比压入孔14靠后方的部分朝向下方垂直折弯。第一端子零件3和第二端子零件4在相互在前后方向错开的位置折弯。端子零件3、4中的折弯而向下方延伸的部分(基板连接部35、45)以插入到在印刷基板50形成的通孔51的状态被焊接,与印刷基板50的电路电连接。这样,连接器1设置于印刷基板50。<端子零件3、4>如图4所示,端子零件3、4是导电性的金属构件,呈细长的形状。端子零件3、4在宽度方向呈对称形状。端子零件3、4的上下两表面呈齐平状。第一端子零件3具备:细长形状的第一轴部30;第一压入部31,仅形成于第一轴部30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中央部);第一伸出部32,形成于第一压入部31的后侧;以及第一基板连接部35,从第一轴部30的后端部延设。第一轴部30的截面形状呈方形,第一轴部30以顶端部朝向端缘缩窄的方式形成。第一轴部30在正规压入状态下成为在前后方向伸长的形态。第一压入部31形成于第一端子零件3的左右两侧缘部。第一压入部31形成仅使第一端子零件3的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向左右方向(端子零件3、4的并列方向)鼓出的形态。即,第一压入部31形成从第一轴部30的左右两表面向左右方向外侧鼓出的形态。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具备壳体和多个端子零件,所述多个端子零件从后方压入到所述壳体的压入孔,以并列的方式配置,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n所述端子零件具备在前后方向伸长的轴部和从所述轴部向宽度方向伸出而形成的伸出部,/n所述伸出部的形成位置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端子零件彼此中形成位置在前后方向错开的方式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6 JP 2018-0583871.一种连接器,具备壳体和多个端子零件,所述多个端子零件从后方压入到所述壳体的压入孔,以并列的方式配置,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零件具备在前后方向伸长的轴部和从所述轴部向宽度方向伸出而形成的伸出部,
所述伸出部的形成位置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端子零件彼此中形成位置在前后方向错开的方式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端子零件以相邻的方式配置有:第一端子零件,在前后方向上在前侧形成有所述伸出部;和第二端子零件,在前后方向上在后侧形成有所述伸出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炎龙大森康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