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芯片集成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2626151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芯片集成封装方法,包括:将第一芯片的正面键合到第一载片上;进行第一塑封,将第一芯片包裹在第一塑封材料中,从而将所述第一芯片重构为晶圆;对重构晶圆的第一塑封材料进行减薄,露出第一芯片背面的导电通孔,减薄后的第一芯片背面所在的重构晶圆的表面为重构晶圆的背面,在重构晶圆的背面上形成第一导电互连结构;将重构晶圆的背面键合到第二载片上;拆除第一芯片正面的键合,第一芯片正面所在的重构晶圆的表面为重构晶圆的正面,在重构晶圆的正面上形成第二导电互连结构;将第二芯片附连到第二导电互连结构;进行第二塑封,将第二芯片包裹在第二塑封材料中;对第二塑封材料进行减薄;以及拆除重构晶圆背面的键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芯片集成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封装
,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小芯片(chiplet)的多芯片集成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后摩尔时代,先进技术节点开发门槛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公司开始向先进封装技术投入研发力量,希望在3D封装和高密度集成领域,实现性能的持续提升。近年来出现的Chiplet概念即是这种思想具体应用的体现。Chiplet即小芯片,将复杂功能进行分解,然后开发出多种具有单一特定功能,可相互进行模块化组装的“小芯片”,如实现数据存储、计算、信号处理、数据流管理等功能,并最终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小芯片”的芯片网络。小芯片根据应用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技术节点制作,实现性能和成本的最优化、芯片模块化制造。目前主流的2.5D集成技术是TSMC推出的CoWoS,其利用了自身前道工艺的资源,整合了封装技术开发的。其转接板利用了FEOL前道技术制作,成本高昂,限制了高性能计算以外的产品的使用。由于其转接板尺寸通常都超过30mm×28mm,面向的都是大尺寸封装,产品良率也较低。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芯片集成封装方法,包括:/n将第一芯片的正面键合到第一载片上,所述第一芯片的正面具有焊盘,所述第一芯片还包括从正面焊盘下方向背面延伸的导电通孔,所述第一芯片包括多个处于不同技术节点、不同功能和/或不同尺寸的芯片;/n进行第一塑封,将第一芯片包裹在第一塑封材料中,从而将所述第一芯片重构为晶圆;/n对重构晶圆的第一塑封材料进行减薄,露出第一芯片背面的导电通孔,减薄后的第一芯片背面所在的重构晶圆的表面为重构晶圆的背面,在重构晶圆的背面上形成第一导电互连结构;/n将重构晶圆的背面键合到第二载片上;/n拆除第一芯片正面的键合,第一芯片正面所在的重构晶圆的表面为重构晶圆的正面,在重构晶圆的正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芯片集成封装方法,包括:
将第一芯片的正面键合到第一载片上,所述第一芯片的正面具有焊盘,所述第一芯片还包括从正面焊盘下方向背面延伸的导电通孔,所述第一芯片包括多个处于不同技术节点、不同功能和/或不同尺寸的芯片;
进行第一塑封,将第一芯片包裹在第一塑封材料中,从而将所述第一芯片重构为晶圆;
对重构晶圆的第一塑封材料进行减薄,露出第一芯片背面的导电通孔,减薄后的第一芯片背面所在的重构晶圆的表面为重构晶圆的背面,在重构晶圆的背面上形成第一导电互连结构;
将重构晶圆的背面键合到第二载片上;
拆除第一芯片正面的键合,第一芯片正面所在的重构晶圆的表面为重构晶圆的正面,在重构晶圆的正面上形成第二导电互连结构;
将第二芯片附连到第二导电互连结构;
进行第二塑封,将第二芯片包裹在第二塑封材料中;
对第二塑封材料进行减薄;以及
拆除重构晶圆背面的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片集成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临时键合薄膜将第一芯片的正面键合到第一载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片集成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第一导电互连结构包括:
在重构晶圆的背面形成导电线路及导电线路之间的介质层,导电线路与导电通孔形成电和/或信号连接;以及
在导电线路上形成焊盘和/或焊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片集成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二临时键合薄膜将重构晶圆的背面键合到第二载片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片集成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第二导电互连结构包括:
在重构晶圆的正面形成导电线路及导电线路之间的介质层,导电线路与第一芯片正面的焊盘电和/或信号连接;以及
在导电线路上形成焊盘和/或焊球。


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曹立强孙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先方半导体有限公司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