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型服务链驱动的环境应急监测与虚拟仿真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遥感与地理信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模型服务链驱动的环境应急监测与虚拟仿真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不断进步,大量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造成大气环境的恶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流入河流或渗入地下水中,造成水环境的污染,生活生产垃圾堆积导致土壤重金属严重超标。因此,对环境进行监测,并对环境灾害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是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通过遥感卫星、传感网、无人机等多种环境应急监测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遥感卫星、传感网、无人机等多种环境应急监测技术均各自独立的进行研究,没有形成一个综合、自动、智能的空天地监测方法;应急监测过程没有形成一个自动智能的流程,在环境应急监测中效率不够高;在环境应急监测过程中,缺少一种直观便捷的方式对监测区域及应急监测过程进行展示;由于服务链与虚拟地理环境的异构性,缺乏一种服务链与虚拟地理环境的通信机制。因此,现有技术还存在不够完善且效率不够高的问题。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型服务链驱动的环境应急监测与虚拟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构建从常态监测、灾害触警到应急响应的环境常态监测与应急响应模型,并基于Web服务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PEL和所述环境常态监测与应急响应模型构建环境应急监测服务链;/n(2)基于虚拟地理环境技术实现环境三维仿真及应急监测过程可视化,并基于虚拟仿真接口对虚拟地理环境进行编码实现;/n(3)实现所述环境应急监测服务链与虚拟地理环境端的双向通信,以通过所述环境应急监测服务链驱动所述虚拟地理环境端的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型服务链驱动的环境应急监测与虚拟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构建从常态监测、灾害触警到应急响应的环境常态监测与应急响应模型,并基于Web服务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PEL和所述环境常态监测与应急响应模型构建环境应急监测服务链;
(2)基于虚拟地理环境技术实现环境三维仿真及应急监测过程可视化,并基于虚拟仿真接口对虚拟地理环境进行编码实现;
(3)实现所述环境应急监测服务链与虚拟地理环境端的双向通信,以通过所述环境应急监测服务链驱动所述虚拟地理环境端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
(1.1)构建从常态监测、灾害触警到应急响应的环境常态监测与应急响应模型,并对所述环境常态监测与应急响应模型流程中的每个操作进行编码实现,采用开发空间信息服务技术将实现的环境应急监测方法发布为Web服务;
(1.2)基于工作流设计语言和所述环境常态监测与应急响应模型对所述Web服务进行集成,以构建环境应急监测服务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包括:
根据发布的Web服务生成服务定义文件,设计环境常态监测与应急响应的工作流流程,导入所述服务定义文件,定义所述工作流流程中实现服务调用的PartnerLink,并对输入、输出和过程变量进行赋值,然后修改访问地址,以便通过URL对工作流进行访问,最后将工作流流程进行发布,并将设计实现的所述工作流流程部署到工作流执行引擎,以实现所述工作流流程的服务化发布,发布后即可进行BPEL服务链的运行与测试。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
基于虚拟地理环境技术实现监测环境虚拟仿真及应急监测过程可视化,其中,所述监测环境虚拟仿真至少包括地形地表建模、地名标注、应急监测设备三维模拟和应急监测数据资源展示,所述应急监测过程可视化至少实现对常态监测、灾害报警和应急响应过程的展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