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灵敏度目视检测外泌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8175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灵敏度目视检测外泌体的方法,通过将一定浓度的外泌体溶液与外泌体表面膜蛋白相应的适配体修饰的硫化铜反应一段时间,而后加入表面活性剂防止反应物粒子团聚,将反应溶液过50nm的滤膜留下外泌体和硫化铜连接体,用PBS洗涤滤膜、取出并加入硝酸银反应一段时间,最后加入三乙胺盐酸盐、3,3',5,5'‑四甲基联苯胺以及过氧化氢混合溶液显色,经一定时间后观察滤膜的颜色变化。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简单便捷且反应迅速等优点,可实现外泌体的高灵敏度目视检测。与此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检测方法具有成本低廉、反应效率高以及稳定性极好等优点,能够在外泌体检测和疾病诊断,特别是癌症的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灵敏度目视检测外泌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析化学和疾病诊断
,特别涉及一种高灵敏度目视检测外泌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性小泡,在实现细胞与细胞之间通信交流起着重要作用。在正常的生理和病例状态,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能够分泌外泌体,而发生癌变的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数量通常比正常的细胞分泌的外泌体高出几个数量级。外泌体大小范围从约30nm至150nm,其表面含有多种膜蛋白,并且内部含有核酸,活性酶和细胞质底物。此外外泌体还包含许多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反映了细胞的表型和生理状态,且异质性很高。外泌体的上述特征可告知许多疾病的相关生理状态和病理过程,特别是癌症,因此对细胞分泌的外泌体的敏感识别对生物学研究和临床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外泌体大小范围从约30nm至150nm,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下无法检测,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荧光染色方法或者流式细胞术来分析检测,然而复杂的荧光染色以及外泌体的弱光散射,从而限制这两种方法在外泌体检测中的应用。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对于纳米级别的外泌体,还采用透射电子显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灵敏度目视检测外泌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将CuS纳米粒子和带有巯基的外泌体表面膜蛋白适配体反应后得到CuS-膜蛋白适配体结合物;/n步骤S2:将含有外泌体的溶液滤过200nm的滤膜,并向外泌体溶液中加入CuS-膜蛋白适配体结合物反应后得到外泌体-CuS结合物;/n步骤S3:将步骤S2得到的反应液加入表面活性剂并通过50nm的滤膜,使用PBS冲洗滤膜得到含有外泌体-CuS结合物的滤膜;/n步骤S4:向步骤S3得到的含有外泌体-CuS结合物的滤膜加入一定量的AgN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灵敏度目视检测外泌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CuS纳米粒子和带有巯基的外泌体表面膜蛋白适配体反应后得到CuS-膜蛋白适配体结合物;
步骤S2:将含有外泌体的溶液滤过200nm的滤膜,并向外泌体溶液中加入CuS-膜蛋白适配体结合物反应后得到外泌体-CuS结合物;
步骤S3:将步骤S2得到的反应液加入表面活性剂并通过50nm的滤膜,使用PBS冲洗滤膜得到含有外泌体-CuS结合物的滤膜;
步骤S4:向步骤S3得到的含有外泌体-CuS结合物的滤膜加入一定量的AgNO3溶液,反应后加入三乙胺盐酸盐、过氧化氢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混合溶液反应显色,通过目视法观察滤膜的颜色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CuS纳米粒子的大小为10~40nm,所述带有巯基的外泌体表面膜蛋白适配体为CD63适配体、CD81适配体、CD9适配体、EpCAM适配体、HER2适配体、MUC1适配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CuS纳米粒子和带有巯基的外泌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一民陈珊姜涛黄宗雄尹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