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微机械系统的非热式流速流向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机械非热式流速流向传感器,尤其是一种利用MEMS(微机械系统)加工的,含有支撑梁和阻流体的电容式流速流向传感器。
技术介绍
流体测量在工农业生产、气象、环保、国防、科研、航空等部门都有重要的应用,其中流速流向测量作为流体测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先后出现了风杯和风向标测量、皮托管测量、浮子测量、力学测量、声学测量、光学测量、传热学测量、电磁测量等测量方法。基于MEMS加工技术的微型流速流向传感器具有体积小,价格低,产品一致性好的特点,是近几年来流体传感器研究的热点。Van Putten(人名)在1974年提出了第一个基于硅微加工技术的流量传感器,这个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传热学的,即通过测量流体流动引起的热场变化来测量流速流向信息。经过30余年的发展,现在现在热式微流体传感器已经成为主流,特别是在风速计领域。但是,热式微流体传感器也有其固有的缺点。例如功耗大、衬底的热传导导致测量误差、零点随环境温度漂移、响应时间长等。另外,因为要对流体加热,所以就限制了热式微流体传感器在生物方面的应用。非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机械系统的非热式流速流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由数根能提供各向同性阻尼支撑梁(8)、梁上支撑的竖直的阻流体(2)、正交设置的竖直电极以及固定衬底(7)和引线构成;在衬底(7)上设有阻流体(2),在阻流体(2)的圆心设有一个固定在衬底(7)上的支柱(1),支柱(1)与阻流体(2)的内圆周之间由多根各向同性阻尼支撑梁(8)连接;阻流体(2)由两个同心的圆环构成,两个同心的圆环之间由四块连接板(21)连接并将两个同心的圆环之间的环形空间分为四个子空间,第一正交固定电极(3)、第二正交固定电极(4)、第三正交固定电极(5)、第四正交固定电极(6)分别位于两个同心的圆环之间的四个子空间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机械系统的非热式流速流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由数根能提供各向同性阻尼支撑梁(8)、梁上支撑的竖直的阻流体(2)、正交设置的竖直电极以及固定衬底(7)和引线构成;在衬底(7)上设有阻流体(2),在阻流体(2)的圆心设有一个固定在衬底(7)上的支柱(1),支柱(1)与阻流体(2)的内圆周之间由多根各向同性阻尼支撑梁(8)连接;阻流体(2)由两个同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泽文,秦明,黄庆安,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