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562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电装置,包括动能转换机构、转动体、支架、导向体、复数个滚动组件和复数个用于在所述滚动组件内沿径向滚动的滚动体;所述转动体可转动地装设于支架上且所述动能转换机构穿过所述支架与所述转动体传动连接;复数个所述滚动组件呈中心对称地装设于所述转动体外侧或设置于所述转动体内侧,以用于放置所述滚动体;所述导向体一端装设于所述支架上远离所述转动体的一侧,另一端位于所述滚动组件内并朝向所述转动体的轴心设置,以推动所述滚动体朝向所述转动体的轴心所在一侧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转动体的运动过程中依次构成多对不平衡力臂,产生不平衡力矩,促进转动体持续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研究与应用
,尤其是指一种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能源问题是一个全世界高度关注的战略性问题,各国竟相开发,但是,目前使用的各种能源均有短板:例如太阳能在阴雨天难以获得,水电能受水量及落差限制,风电能时有时无,核电能有潜在的极度污染风险,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能存在资源会枯竭的问题。之所以开展重力能源的研究,是因为重力能源是一款理想的优质能源,重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重力能的利用,将对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可燃冰开取以及煤炭煤碳开采等对地球的破坏进行有效遏制,也无需进行高危污染的核发电、高难安装及不便运输庞然大物的风力发电、高成本建设的水力发电和忽有忽无阳光的太阳能发电等,清洁的重力能利用既符合环保要求,又能为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增添一条新的途径。而目前市场上仍缺乏一种具有高转换率的发电装置,使得现有重力能源在能量转换过程中转换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电装置,提高重力能源的转换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电装置,包括支架、导向体、可转动地装设于支架上的转动体、与转动体传动连接的动能转换机构、复数个呈中心对称地装设于转动体上的滚动组件和复数个用于在滚动组件内沿径向滚动的滚动体;所述导向体延伸至滚动组件内并靠近转动体的轴心,以使所述滚动体朝向转动体的轴心运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本专利技术中,设置有导向体,用于为滚动体提供朝转动体的轴心滚动的支撑力,以推动滚动体在随滚动组件转动,并能够在爬升的过程中朝向转动体的轴心所在一侧运动,靠近导向体的滚动体在转动体上将产生一个切线方向的重力分量以及径向上的重力分量,其中切线方向的重力分量作用在转动体上而径向上的重力分量作用在导向体上,而远离导向体的滚动体产生一个沿转动体的切线方向和径向方向的重力分量并同时作用在转动体上,以轴心为支点,无论是靠近还是远离导向体的滚动体产生的径向重力分量的力臂均为零,则其力矩为零,而靠近导向体的滚动体产生的切线方向的重力分量的力臂比远离导向体的滚动体产生的切线方向的重力分量的力臂短,从而构成转动体在周向上产生多个重力分量的不平衡力矩,转动体凭其所受不平衡的力矩则可自行转动,以寻求达到力矩的平衡,但是,在导向体的作用下,滚动体在转动体内以逐渐靠近转动体的轴心和逐渐远离转动体的轴心两种状态间进行不断转换,则转动体的力矩不平衡在转动过程是不断产生而持续存在的,使转动体寻求达到力矩的平衡成了不可能,只要产生不平衡的力矩之差的总和足以大于系统内阻力构成的力矩,则构成了转动的可持续性;复数个滚动组件呈中心对称地装设于转动体外并且在滚动组件内装设滚动体,用于使滚动体在滚动组件内滚动,每一滚动组件内装载复数个滚动体,以在特定有限的空间内搁置最多等量的滚动体而获得最大的滚动体总重力,动能转换机构将转动体可持续转动的动能转换为电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一种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右视图;图6为图4的后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动能转换机构;2、转动体;21、第一转轮;22、第二转轮;3、支架;4、导向体;41、底座;42、上弧体;43、中弧体;44、下弧体;5、滚动组件;50、滚动通道;51、滚动槽;511、第一分隔板;512、第二分隔板;521、第一槽体;522、第二槽体;6、滚动体;7、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图8,一种发电装置,包括支架、导向体、可转动地装设于支架上的转动体、与转动体传动连接的动能转换机构、复数个呈中心对称地装设于转动体上的滚动组件和复数个用于在滚动组件内沿径向滚动的滚动体;所述导向体延伸至滚动组件内并靠近转动体的轴心,以使所述滚动体朝向转动体的轴心运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通过设置复数个滚动组件,并且使复数个滚动组件呈中心对称分布,每间隔一段时间便对转动体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每个滚动组件内放置等量的滚动体,靠近导向体一侧的滚动体位于滚动组件内靠近转动体轴心的位置,而远离导向体一侧的滚动体位于滚动组件远离转动体轴心的位置,使转动体的力矩处于不平衡状态而转动,滚动体在随转动体旋转的过程中,被导向体引导以朝向转动体的轴心处滚动,多组滚动体前赴后继地沿靠着导向体构成的轨道更接近于轴心处而滚动,持续不断地形成多个由滚动体重力分量所构成力矩的不等长力臂,从而持续构成不平衡的力矩,进而造成转动体持续转动,实现能量持续输出,并通过动能转换机构进行能量转换,使发电装置将动能转换为电能。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本专利技术中,设置有导向体,用于为滚动体提供朝转动体的轴心滚动的支撑力,以推动滚动体在随滚动组件转动,并能够在爬升的过程中朝向转动体的轴心所在一侧运动,靠近导向体的滚动体在转动体上将产生一个切线方向的重力分量以及径向上的重力分量,其中切线方向的重力分量作用在转动体上而径向上的重力分量作用在导向体上,而远离导向体的滚动体产生一个沿转动体的切线方向和径向方向的重力分量并同时作用在转动体上,以轴心为支点,无论是靠近还是远离导向体的滚动体产生的径向重力分量的力臂均为零,则其力矩为零,而靠近导向体的滚动体产生的切线方向的重力分量的力臂比远离导向体的滚动体产生的切线方向的重力分量的力臂短,从而构成转动体在周向上产生多个重力分量的不平衡力矩,转动体凭其所受不平衡的力矩则可自行转动,以寻求达到力矩的平衡,但是,在导向体的作用下,滚动体在转动体内以逐渐靠近转动体的轴心和逐渐远离转动体的轴心两种状态间进行不断转换,则转动体的力矩不平衡在转动过程是不断产生而持续存在的,使转动体寻求达到力矩的平衡成了不可能,只要产生不平衡的力矩之差的总和足以大于系统内阻力构成的力矩,则构成了转动的可持续性;复数个滚动组件呈中心对称地装设于转动体外并且在滚动组件内装设滚动体,用于使滚动体在滚动组件内滚动,每一滚动组件内装载复数个滚动体,以在特定有限的空间内搁置最多等量的滚动体而获得最大的滚动体总重力,动能转换机构将转动体可持续转动的动能转换为电能。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体与所述支架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体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架可转动连接;所述动能转换机构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动能转换机构的活动端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转轴,用于使转动体通过转轴绕支架旋转,进而能够对动能转换机构的进行持续的能量输入,实现能量转换。进一步的,所述滚动组件包括复数个第一分隔板和复数个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导向体、可转动地装设于支架上的转动体、与转动体传动连接的动能转换机构、复数个呈中心对称地装设于转动体上的滚动组件和复数个用于在滚动组件内沿径向滚动的滚动体;/n所述导向体延伸至滚动组件内并靠近转动体的轴心,以使所述滚动体朝向转动体的轴心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导向体、可转动地装设于支架上的转动体、与转动体传动连接的动能转换机构、复数个呈中心对称地装设于转动体上的滚动组件和复数个用于在滚动组件内沿径向滚动的滚动体;
所述导向体延伸至滚动组件内并靠近转动体的轴心,以使所述滚动体朝向转动体的轴心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与所述支架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
所述转动体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架可转动连接;
所述动能转换机构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动能转换机构的活动端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包括复数个第一分隔板和复数个与所述第一分隔板对称设置的第二分隔板;
所述转动体包括第一转轮和与所述第一转轮相对设置的第二转轮;
所述第一分隔板呈中心对称地绕所述第一转轮的轴心设置并装设于所述第一转轮内,所述第二分隔板呈中心对称地绕所述第二转轮的轴心设置并装设于所述第二转轮内,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第二分隔板上形成用于使滚动体往复滚动的滚动通道;
所述导向体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分隔板和所述第二分隔板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包括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
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形成滚动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玉铸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连江乐鑫林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