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摆动压杆拉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来驱动机器运转的动力部件,更确切更具体地讲是借助该装置与人力或动力配套后促使机器的工作部件运转而做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机器在运转中须由动力带动,其动力有电动机、内燃机及大自然中的水力、风力和太阳能与核能等,其带动方式不外乎为直接与间接(与变速机配套)两种,依据现有技术水平,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也不管是增速还是减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磨擦阻力,由此必须以消耗相应的能源作为代价,比如用一个千瓦电能抽水储能,放水发电最多只能产生0.75千瓦电能,即损失了四分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不足,旨在提供一种投资少,节能多,既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拉动各种机器运转和驱动交通工具行驶的动力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A、在下或在后的滚压架由在上的中心竖式主轴和竖轴下端的压力盘、加上滚轮及由下拉绳吊悬的受压框架为主要部件所组成:中心竖式主轴中间是用于接受动力驱动的传动轮,传动轮的上下是用于定位的轴承与轴承座,或用位于其四周的靠轮取代轴承与轴承座,由各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摆动压杆拉移装置,其特征是:在下或在后的滚压架由在上的中心竖式主轴和竖轴下端的压力盘、加上滚轮及由下拉绳吊悬的受压框架为主要部件所组成:中心竖式主轴中间是传动轮,传动轮的上下是轴承与轴承座,或用位于其四周的靠轮取代轴承与轴承座,由各根下拉绳其下端分别吊悬的若干个成双成对的受压框架为环形排列,受压框架其底板上平面安装有环形轨道,受压框架的数量是滚轮个数的两倍,各滚轮在环形轨道周线上为等距离排列,毎个滚轮中心有套装在水平式轴外端的轴承,各根水平式轴的内端与中心套筒外缘连为一体,受压框架外边背面的上下和左右安装有靠轮将静止的立式轨道夹住,或者在受压框架背面和静止的机体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摆动压杆拉移装置,其特征是:在下或在后的滚压架由在上的中心竖式主轴和竖轴下端的压力盘、加上滚轮及由下拉绳吊悬的受压框架为主要部件所组成:中心竖式主轴中间是传动轮,传动轮的上下是轴承与轴承座,或用位于其四周的靠轮取代轴承与轴承座,由各根下拉绳其下端分别吊悬的若干个成双成对的受压框架为环形排列,受压框架其底板上平面安装有环形轨道,受压框架的数量是滚轮个数的两倍,各滚轮在环形轨道周线上为等距离排列,毎个滚轮中心有套装在水平式轴外端的轴承,各根水平式轴的内端与中心套筒外缘连为一体,受压框架外边背面的上下和左右安装有靠轮将静止的立式轨道夹住,或者在受压框架背面和静止的机体上彼此以竖式凸条和竖式凹槽相互嵌合,竖式主轴下端套装有一个平式压力盘压在至少两个滚轮上,即压力盘的下平面接近外缘周线与下边各个滚轮的上止点相贴,压力盘与滚轮相贴位的周线彼此以牙齿啮合,或者相互啮合的其中一半牙齿由轴承加外套所取代,或在滚轮外围包上橡皮或粘布;或者竖式主轴往下伸出一定长度,所伸出段为方形体并其断面小于上边的圆形体,方形体插入下边套筒内为相应方形空间中,由此省去压力盘;或者滚轮在直线来回滚移过程中轮流压在前后各一个受压框架上;
在上或在前的拉力架至少两个,每个由各类推杆其中之一,夹轨,压力架,压杆和受压滑轮或转轮加推压杆及上、下拉绳为主要配件组合而成;
杠杆式推杆拉力架:以中间走轮为界分前后两端的推杆、其后端顶头左右有靠轮与上前、下后成倒斜坡的竖式轨道相贴,走轮前边某处系挂有上拉绳,与下边后低前高的轨道相贴的左右走轮前边是左右受压滑轮、分别与上位的压杆动力臂相贴,每次做功前的推杆为后低前高的倾斜状,做功完毕为水平状,推杆上位的压杆以支点为界分前后两端,一端称为动力臂、一端称为阻力臂,其拉力架可以是顺装或倒装,顺装时受压滑轮位于动力臂的下边,倒装时受压滑轮位于阻力臂的上边;以顺装为例:压杆动力臂的端头系挂有下拉绳,下拉绳的下端顶头吊悬有受压框架,同一组合中的若干个拉力架中的各根上拉绳与同一根传动轴上的各个在旋转周线上为等距离排列的偏心轮或偏心套或曲轴的偏心位牵连,或者由来回移动的工件取代传动轴,或者选用内燃机中用于连接曲轴与活塞的连杆用于取代上拉绳;
或者后边吊挂有上宽下窄的倒锥形推板,推板其前边与推杆后端靠轮相贴,后边与挡轮相贴,并由同一根拉线将倒锥形推板下端顶头与推杆后端顶头牵连,其拉线中段套绕在下边的变向滑轮上;或在推杆后端以横向即与推杆呈丁字形安装含有多个的动滑轮的动滑轮支架,与下边含有多个定滑轮的定滑轮支架、由同一根拉线将在上的各个动滑轮和在下的各个定滑轮来回套绕,拉线一头系挂在倒锥形推板下端,另一头系挂在动滑轮支架或定滑轮支架上,倒锥形推板上端系挂有回位拉线并借助变向滑轮改变方向与同一组的另一个拉力架中的倒锥形推板上端牵连;安装一顺一倒两根压杆分别与下边同一推杆上的左右两个受压滑轮相贴;
液压式推杆拉力架:将其安装成内角朝向前的角尺状,上为竖式下为平式,上大下小和上短下长,上外为静止的大缸套、内为可升降的活塞,下外为静止的小缸套内是可前后移位的推杆,推杆后端顶头与活塞下端顶头之间的缸套内是液压油,推杆前端顶头有靠轮与垂直的拉杆背面相贴,活塞上端顶头安装有靠轮与安装在拉杆背面为后低前高呈斜边其压力架下边相贴,上拉绳系挂在压力架的后端,竖式拉杆上端顶头有受压滑轮与压杆动力臂相贴;
平式长短轴组合式推杆拉力架:收拢时的长短轴组合式推杆由在上的若干根短轴和位于中间夹轨内的若干根长轴及在下的若干根短轴与短轴上的轴承加外套、加上连接长轴两端和轴承加外套的连板等部件组合而成;毎一根中长轴与左右两上短轴及左右两下短轴分前后为间接式排列,一左一右和一前一后的上下各两短轴分别与同一根中长轴的两端左右以斜线相对;伸展过程中上短轴下降、下短轴上升、直至与中长轴都处在同一直线上,每一根中长轴中间段相隔一定距离分別套装有各一个走轮被上下夹轨夹住,夹轨为前高后低的斜坡,毎根上短轴和下短轴上各套装有至少两个轴承加外套,左右两侧上短轴上分别套装有滑轮,上边的压力架分左右压在滑轮上,压力架的前边顶头左右有叉口将下边排在最前边的左右各一根上短轴上的滑轮扣住,压力架上边的中间段安装有受压滑轮与上边的压杆动力臂相贴,同一组中的若干个拉力架中的压力架后端系挂有上拉绳,牵连方式不变;
或者后边一根中长轴上的中段左右加装有滑轮,滑轮外缘环形槽沟与后边的上宽下窄其倒锥形推板相贴,多排倒锥形推板分前后内外为平式排列,每排倒锥形推板上端顶头前后安装有走轮由上下平式轨道将走轮外缘环形槽沟松松地夹住,平式轨道支架两侧上下有靠轮分别与立式轨道相贴,平式轨道支架上边系挂有回位拉线,回位拉线借助变向滑轮改变方向与同组的另一个拉力架中的平式轨道支架上边牵连;每前后相邻两排倒锥形推板之间安放有滑轮架,每个倒锥形推板前后两侧边某处与滑轮架上的滑轮外缘环形槽沟相贴,其中一排倒锥形推板其下端往下延伸、其下端顶头安装有滑轮位于左右两板块之间,滑轮缘周上边与可前后移位其下边为前低后高为平式安装的三角锥形压板相贴,锥形压板后端与上边压力架的后边由同一根拉线借助变向滑轮改变方向将彼此牵连,平式安装的锥形压板上边前后分别有走轮呈吊挂状即被上边一上一下两平式轨道夹住但不夹紧,其他并无改变;
弧式长短轴组合式推杆拉力架:夹轨和推杆与压力架为两头高、中间低的弧线形,压杆上与支点近距离的动力臂下边安装有原位转动的转轮,由下端略向前偏斜的推压杆将转轮与下边的压力架连为一体,以转轮中心做为压力点,以推杆其推移走程的起始点至终止点距压力点由远到近,远近之差等于上短轴的下降尺寸,上下拉绳牵连方式不变;
链条式推杆拉力架:选用双排式链条取代长短轴组合式推杆、安放在后低前高的轨道上,收拢时的各节链条上的套筒上下各半或彼此仅差一个,双根回位拉线位于左右双排上下各半套筒之间为一直线;伸长后被上边套筒往下压成曲线,其他并无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摆动压杆拉移装置,其特征是:在压力盘上位中心立式主轴的上端顶头加装一个重力盘,并在重力盘上平面与相对上位的静止机体之间彼此安放一动一静相互排斥的磁铁。
3.一种无摆动压杆拉移装置,其特征是:压力架上边左右为一后高前低的斜坡轨道,左右两斜坡轨道后边是固定式定位挡杆,前边是上端顶头为后高前低斜轨道的升降式定位挡杆,前后两挡杆之间安放有可滚移的移动式配重,移动式配重由水平横轴和横轴两头各一个内走轮及各一个外走轮、加上中间的配重组合而成,由左右各一个内走轮与压力架上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