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东升专利>正文

流体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615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流体传感器由阀体、阀芯和信号变送器等组成。阀体内阀芯一侧为阀体流体进口侧的进流腔,另一侧为阀体流体出口侧的出流腔,阀芯上设复位弹簧,阀芯导杆端部设感应元件,与阀体连接的信号变送器对应配置。阀芯一侧轴向与阀芯侧壁连通有通流孔,阀芯或阀体有连通进流腔与出流腔的泄流孔。该发明专利技术适宜各种流体、半流体介质如液体、气体、液压油、润滑脂和油气混合物等,并适宜各种压力、黏度范围。采用该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远离工作现场的控制室自动获悉现场流体供送信息,避免检查人员到现场实地检测的奔波劳累,不仅提高检测准确度,改善工作条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安全性,而且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生产成本低,可实现流体的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传感器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尤其是一种检测流体、半流体流动的流体传感器。
技术介绍
流体系统中流体的正常输送和供给是十分重要的。为保证流体准确正常的供送,需要进行可靠检测。目前,常用的检测装置,如用于低压油流指示的流动指示器或流动信号器,一般是通过有机玻璃,直接观察壳体内流体流动情况,或添加放大指示面板,通过指示面板进行指针显示,所检测的流体介质一般均为深色,且浑浊不清,加上安装位置分散、现场光线昏暗,因而观察困难;而常见的流量计、流量传感器,用途虽然广泛,但生产成本较高,对于大量多点的应用难以实现。以上所列举的检测装置,都还存在一些共同缺陷,如适用范围小,仅适用于黏度等级低、流动性好的流体,对于黏度等级高或流动性差的流体、半流体介质,如高黏度润滑油和润滑脂等,则无法进行检测;其次,耐压能力低,一般仅适用于低压系统,在高压系统中由于本身材料(如玻璃窗口、传感元件等)的耐压能力低,而无法正常工作。上述检测装置往往要求检查人员到工作现场进行实地检查,不仅给检查人员增加了麻烦和负担,劳动强度大,而且现场工作条件差,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应用受到很大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行流体系统中流体供送监视手段和装置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检测流体、半流体流动的流体传感器,其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生产成本低,可进行远距离检测,并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安全性,从而保证流体系统的正常供送。-->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该流体传感器,主要由阀体、阀芯和信号变送器等组成。阀体内腔阀芯一侧为阀体流体进口侧的进流腔,另一侧为阀体流体出口侧的出流腔,阀芯上设弹簧,阀芯的导杆端部设置感应元件,与阀体连接的信号变送器对应配置。阀芯一侧轴向与阀芯侧壁连通有通流孔,阀芯或阀体另有泄流孔连通阀体的进流腔与出流腔。阀芯或阀体设置泄流孔的目的,是用作当复位弹簧使阀芯返程复位时,进流腔的流体泄流进入出流腔,使阀芯复位。阀芯或阀体泄流孔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可在阀芯或阀体上设置连通阀体进流腔与出流腔的小孔作泄流孔;或者在阀芯或阀体上设置连通阀芯通流孔与出流腔的小孔作泄流孔;或者在阀芯侧壁或阀体内壁设置连通阀芯通流孔与出流腔的直槽或螺旋槽作泄流孔;或者在阀芯侧壁或阀体内壁设置连通进流腔与出流腔的直槽或螺旋槽作泄流孔;或者扩大阀体内壁与阀芯外侧壁之间的配合间隙也可用作泄流。该流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流体系统工作时,流体通过阀体的流体进口进入阀体进流腔,推动阀芯滑动,压缩弹簧,原来被堵塞的阀芯通流孔与阀芯另一侧的出流腔连通,进流腔的流体循阀芯通流孔进入出流腔,流体顺出流腔的流体出口进入管道至工作点。阀芯移动使感应元件触发信号变送器,信号变送器发出信号。供流停止或某种原因造成停流或者出口堵塞时,弹簧复位推动阀芯反向滑动,进流腔的流体从泄流孔泄流进入出流腔,从而使阀芯复位。信号变送器信号消失。该专利技术适宜各种不同流体、半流体介质如液体、气体、液压油、润滑脂和油气混合物等,并适宜在各种压力、黏度范围内使用。采用该专利技术,可以在远离工作现场的控制室内自动获悉现场流体的供送信息,避免了检查人员必须到工作现场实地观察和检测的奔波劳累,不仅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改善了工作条件,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而且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生产成本低,可实现流体的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所示,该流体传感器由阀体(1)、阀芯(2)、弹簧(7)和信号变送器(9)等组成。阀体(1)设流体进口(3)和流体出口(5),阀体(1)内腔中,阀芯(2)一侧为阀体(1)流体进口(3)侧的进流腔,另一侧为阀体(1)流体出口(5)侧的出流腔,阀芯(2)的台阶处可设置复位弹簧(7),阀芯(2)的导杆端部设置感应元件(8),与阀体(1)另侧外端所连接的信号变送器(9)对应配置。阀芯(2)一侧轴向与阀芯(2)侧壁连通有通流孔(4),在阀芯(2)上另加工有连通阀体(1)进流腔与出流腔的泄流孔(6),见图1。泄流孔(6)还可有以下的结构形式:在阀体(1)上加工出连通阀体(1)进流腔与出流腔的泄流孔(6),见图2。在阀芯(2)上加工出小孔,使阀芯(2)通流孔与出流腔连通作泄流孔(6),见图3。也可在阀体(1)上加工小孔,使阀芯(2)通流孔与出流腔连通作泄流孔(6)。在阀芯(2)侧壁表面或阀体(1)内壁表面加工轴向或斜向直槽,或者螺旋槽使通流孔(4)与出流腔连通作泄流孔(6)。在阀芯(2)侧壁表面或阀体(1)内壁表面加工轴向或斜向直槽,或者螺旋槽使进流腔与出流腔连通作泄流孔(6)。扩大阀体(1)内壁与阀芯(2)外侧壁表面之间的配合间隙也可泄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传感器,其特征是,它包括阀体、阀芯和信号变送器,阀体内腔的阀芯一侧为阀体流体进口侧的进流腔,另一侧为阀体流体出口侧的出流腔,阀芯上设弹簧,阀芯的导杆端部设感应元件,与阀体连接的信号变送器对应配置,阀芯一侧轴向与阀芯侧壁连通有通流孔,阀芯或阀体另有连通阀体进流腔与出流腔的泄流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传感器,其特征是,它包括阀体、阀芯和信号变送器,阀体内腔的阀芯一侧为阀体流体进口侧的进流腔,另一侧为阀体流体出口侧的出流腔,阀芯上设弹簧,阀芯的导杆端部设感应元件,与阀体连接的信号变送器对应配置,阀芯一侧轴向与阀芯侧壁连通有通流孔,阀芯或阀体另有连通阀体进流腔与出流腔的泄流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传感器,其特征是,在阀芯或阀体上设置连通阀体进流腔与出流腔的小孔作泄流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传感器,其特征是,在阀芯或阀体上设置连通阀芯通流孔与出流腔的小孔作泄流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传感器,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升王明生耿德成李新磅王军营王铁成曹辉晁相军
申请(专利权)人:王东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