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三维特性的生态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536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三维特性的生态结构。它由多个组成一个单元后使用;包括顶面和侧面;所述顶面设置在所述侧面上端、构成一个开口朝下的中空方体结构;所述顶面四个方向高低错落;有通孔结构设置在所述顶面;有凹槽结构设置在所述侧面的下端面;所述通孔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为底栖生物、植被等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生态效益好,满足河道治理和航道整治工程护坡、护滩功能的需求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的具有三维特性的生态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三维特性的生态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治理和航道整治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具有三维特性的生态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具有三维特性的生态结构的施工方法。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河道治理和航道整治工程中的生态护坡、生态护滩(底)等工程,更具体的说是河道治理和航道整治中一种生态结构及其设计与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很多西方国家对破坏河流自然环境的做法进行了反思,都在逐渐将河流进行回归自然的改造。90年代以来,德国、美国、曰本、法国、瑞士、奥地利等国纷纷大规模拆除了以前人工在河床上铺设的硬质材料。其实,拆衬砌的资金投入要比铺衬砌昂贵得多,但这些国家普遍认为,保持河道的自然环境对保护动植物资源、保护水质、防止水资源流失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修建生态河堤,恢复河岸水边植物群落与河畔林,已成为河堤建设在国际上发展的总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极其迅猛,但这种发展有很多是以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取得的。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对河流的使用理念集中在利用和开发,缺乏保护意识,因此河流污染,水环境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三维特性的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组成一个单元(6)后使用;/n包括顶面(1)和侧面(2);所述顶面(1)设置在所述侧面(2)上端、构成一个开口朝下的中空方体结构;/n所述顶面(1)四个方向高低错落;/n有通孔结构(3)设置在所述顶面(1);/n有凹槽结构(4)设置在所述侧面(2)的下端面;/n所述通孔结构(3)与所述凹槽结构(4)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三维特性的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组成一个单元(6)后使用;
包括顶面(1)和侧面(2);所述顶面(1)设置在所述侧面(2)上端、构成一个开口朝下的中空方体结构;
所述顶面(1)四个方向高低错落;
有通孔结构(3)设置在所述顶面(1);
有凹槽结构(4)设置在所述侧面(2)的下端面;
所述通孔结构(3)与所述凹槽结构(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维特性的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1)为一斜面,斜率值为15%~25%;
所述通孔结构(3)设置在顶面(1)中心;所述通孔结构(3)的开口尺度小于所述中空方体结构的中空(7)尺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三维特性的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2)包括第一侧面(2.1)、第二侧面(2.2)、第三侧面(2.3)和第四侧面(2.4);所述第一侧面(2.1)分别与所述第二侧面(2.2)和第四侧面(2.4)连接;所述第三侧面(2.3)分别与所述第二侧面(2.2)和第四侧面(2.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三维特性的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2.1)与第四侧面(2.4)的连接处高于所述第一侧面(2.1)与第二侧面(2.2)的连接处、且与所述第三侧面(2.3)与第二侧面(2.2)的连接处等高;
所述第三侧面(2.3)与第四侧面(2.4)的连接处高于所述第三侧面(2.3)与第二侧面(2.2)的连接处、且高于所述第一侧面(2.1)与第四侧面(2.4)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三维特性的生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4)包括第一凹槽结构(4.1)、第二凹槽结构(4.2)、第三凹槽结构(4.3)和第四凹槽结构(4.4);
所述第一凹槽结构(4.1)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庆华付中敏钱红露陈飞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