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邦龙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划线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52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路面划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划线设备,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底端固连有保护外壳,且装置主体底端右侧设置有保护挡板,所述装置主体底端中部的传动机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且装置主体前端下侧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槽,所述装置主体前端右侧固连有出料槽,且出料槽右端固连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和第三卡槽左方的出料槽上皆开设有槽口,且槽口内部插设有活动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现有的路面划线设备,需要手动打开出料口在推动划线设备进行划线,操作较为麻烦不便,带来了推动装置主体时即可自动出料,无需手动调节开关,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划线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面划线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划线设备。
技术介绍
道路交通标线是由标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突起路标等所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颜色为白色或黄色,道路交通标线的作用是传递规范化信息并用以管制和引导交通,在现代道路交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道路经过施工形成后路面上并没有标线,这时候往往就需要路面划线设备进行划线操作,从而为道路划上各种线条,现有的路面划线设备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路面划线设备,一般在划线时,都需要手动打开出料口在推动划线设备进行划线,当需要停止划线时还需要再次拨动开关,停止涂料的倒出,从而停止划线,操作较为麻烦不便,需要操作者密切贯穿,并且采用这种设计人们在开始和停止时,可能操作不及时导致开始和结束部位漏出较多,导致涂料积攒,使得线条首端和末端较为难看,还会浪费一定的涂料,同时在涂料结束后,还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待划线处干燥后才可使用,中途一旦有车辆、行人经过,踩到画好的线条时,都可能使得线条脏乱、模糊受损,因此亟需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划线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划线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路面划线设备,都需要手动打开出料口在推动划线设备进行划线,当需要停止划线时还需要再次拨动开关,停止涂料的倒出,操作较为麻烦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划线设备,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底端固连有保护外壳,且装置主体底端右侧设置有保护挡板,所述装置主体底端中部的传动机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且装置主体前端下侧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槽、第三卡槽、槽口、活动挡板、第一连接板、第二固定板、弹簧、第四卡槽、第一滑板、第一转动轴和第二滑板,所述装置主体前端右侧固连有出料槽,且出料槽右端固连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和第三卡槽左方的出料槽上皆开设有槽口,且槽口内部插设有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左端延伸至出料槽左端外部,且出料槽远离第三卡槽的一端固连有第一连接板,所述活动挡板顶端左侧固定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一连接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固连有两组弹簧,所述活动挡板底端左侧固连有第一滑板,且活动挡板下方左侧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外部设置有第二滑板,且出料机构左方的装置主体前端设置有干燥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底端前后两侧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两组滚轮,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推动时即可将涂料倒出,当停止推动时涂料可及时停止流出,从而便于操作者使用。优选的,所述保护挡板包括第一转动杆、第一齿轮、第一连接杆、套杆、第二转动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三连接杆、螺纹杆、第二锥形齿轮、第一卡槽、固定杆、第二齿轮、第一卡块、第三锥形齿轮、第四连接杆、第一传动杆、第四锥形齿轮、第五锥形齿轮、第五连接杆、第二传动杆、第六锥形齿轮、滑槽、第二卡块和固定挡板,所述滚轮内侧中部固连有第一转动杆,且第一转动杆后端固连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杆上方的装置主体底端固连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前端固连有套杆,所述套杆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且第二转动杆底端固连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连接杆底端中部固连有第三连接杆,且第三连接杆底端固连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插设有螺纹杆,且螺纹杆外侧中间部位固连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前端固连有第一卡槽,且第一卡槽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另一端固连在套杆前端,且螺纹杆后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互相啮合,且第二齿轮远离螺纹杆的一端固连有六组均匀分布的第一卡块,所述螺纹杆左右两端皆固连有第二卡块,两组所述第二卡块与滑槽互相配合,且第二转动杆顶端固连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装置主体底端中部固连有第四连接杆,且第四连接杆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靠近第三锥形齿轮的一端固连有第四锥形齿轮,且第四锥形齿轮与第三锥形齿轮互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杆另一端固连有第五锥形齿轮,且装置主体左端固连有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远离装置主体的一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且第二传动杆靠近第五锥形齿轮的一端固连有第六锥形齿轮,所述第六锥形齿轮与第五锥形齿轮互相啮合,采用这种设计便于控制是否使用出料机构进行出料,对出料机构进行控制。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六连接杆、第三转动杆、固定块、第二卡槽、第一皮带轮、第一传动皮带、第七连接杆、第三传动杆、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第二传动皮带、第八连接杆、第四传动杆和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一连接杆后方的装置主体底端固连有第六连接杆,且第六连接杆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靠近第二齿轮的一端固连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内部开设有六组均匀分布的第二卡槽,六组所述第二卡槽皆与六组第一卡块互相配合,且第三转动杆另一端固连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四连接杆右侧的装置主体底端固连有第七连接杆,且第七连接杆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靠近第一皮带轮的一端固连有第二皮带轮,且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传动皮带与第二皮带轮活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杆另一端固连在第一转动轴后端,且第二皮带轮前方的第三传动杆上固连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四连接杆左侧的装置主体底端固连有第八连接杆,且第八连接杆底端通过轴承活连接有第四传动杆,所述第四传动杆靠近第三皮带轮的一端固连有第四皮带轮,且第四皮带轮与第三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皮带活动连接,采用这种设计便于未装置提供传动机构,使得设备更加合理。优选的,所述干燥机构包括第九连接杆、第四转动杆、第七锥形齿轮、第八锥形齿轮、第二转动轴、转动板、第十连接杆、固定外壳和出风口,所述装置主体前端左侧固连第九连接杆,且第九连接杆前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四转动杆,所述第四转动杆外侧中部固连有第七锥形齿轮,且第四传动杆另一端固连有第八锥形齿轮,所述第四转动杆底端固连有第二转动轴,且第二转动轴外部四周固连有五组均匀分布的转动板,所述第四转动杆后方的装置主体底端固连有第十连接杆,且转动板外部套设有固定外壳,所述第八锥形齿轮另一端固连在固定外壳后端,且固定外壳底端开设有出风口,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推动装置的同时,带动转动板进行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板设置为三组,三组所述第二滑板皆均匀的分布在第一转动轴外部四周,并分别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活动挡板的活动频率增加。优选的,三组所述第二滑板皆分别与第一滑板互相配合,三组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一滑板的正视截面皆为滑坡式设计,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接触滑动时更加顺畅。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底端固连有第四卡槽,且第四卡槽与活动挡板互相配合,采用这种设计便于增加活动挡板前后运动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远离第一卡槽的一端固连有固定挡板,且固定挡板到第一卡槽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齿轮与固定块之间的距离大小,采用这种设计避免第二锥形齿轮从螺纹杆上脱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施工用路面划线设备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一卡块、第一锥形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划线设备,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底端固连有保护外壳(2),且装置主体(1)底端右侧设置有保护挡板(3),所述装置主体(1)底端中部的传动机构(4)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4),且装置主体(1)前端下侧设置有出料机构(5),所述出料机构(5)包括出料槽(511)、第三卡槽(512)、槽口(513)、活动挡板(514)、第一连接板(515)、第二固定板(516)、弹簧(517)、第四卡槽(518)、第一滑板(519)、第一转动轴(520)和第二滑板(521),所述装置主体(1)前端右侧固连有出料槽(511),且出料槽(511)右端固连有第三卡槽(512),所述第三卡槽(512)和第三卡槽(512)左方的出料槽(511)上皆开设有槽口(513),且槽口(513)内部插设有活动挡板(514),所述活动挡板(514)左端延伸至出料槽(511)左端外部,且出料槽(511)远离第三卡槽(512)的一端固连有第一连接板(515),所述活动挡板(514)顶端左侧固定有第二固定板(516),且第一连接板(515)与第二固定板(516)之间固连有两组弹簧(517),所述活动挡板(514)底端左侧固连有第一滑板(519),且活动挡板(514)下方左侧设置有第一转动轴(520),所述第一转动轴(520)外部设置有第二滑板(521),且出料机构(5)左方的装置主体(1)前端设置有干燥机构(6),所述装置主体(1)底端前后两侧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两组滚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划线设备,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底端固连有保护外壳(2),且装置主体(1)底端右侧设置有保护挡板(3),所述装置主体(1)底端中部的传动机构(4)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4),且装置主体(1)前端下侧设置有出料机构(5),所述出料机构(5)包括出料槽(511)、第三卡槽(512)、槽口(513)、活动挡板(514)、第一连接板(515)、第二固定板(516)、弹簧(517)、第四卡槽(518)、第一滑板(519)、第一转动轴(520)和第二滑板(521),所述装置主体(1)前端右侧固连有出料槽(511),且出料槽(511)右端固连有第三卡槽(512),所述第三卡槽(512)和第三卡槽(512)左方的出料槽(511)上皆开设有槽口(513),且槽口(513)内部插设有活动挡板(514),所述活动挡板(514)左端延伸至出料槽(511)左端外部,且出料槽(511)远离第三卡槽(512)的一端固连有第一连接板(515),所述活动挡板(514)顶端左侧固定有第二固定板(516),且第一连接板(515)与第二固定板(516)之间固连有两组弹簧(517),所述活动挡板(514)底端左侧固连有第一滑板(519),且活动挡板(514)下方左侧设置有第一转动轴(520),所述第一转动轴(520)外部设置有第二滑板(521),且出料机构(5)左方的装置主体(1)前端设置有干燥机构(6),所述装置主体(1)底端前后两侧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两组滚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路面划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挡板(3)包括第一转动杆(311)、第一齿轮(312)、第一连接杆(313)、套杆(314)、第二转动杆(315)、第一锥形齿轮(316)、第三连接杆(317)、螺纹杆(318)、第二锥形齿轮(319)、第一卡槽(320)、固定杆(321)、第二齿轮(322)、第一卡块(323)、第三锥形齿轮(324)、第四连接杆(325)、第一传动杆(326)、第四锥形齿轮(327)、第五锥形齿轮(328)、第五连接杆(329)、第二传动杆(330)、第六锥形齿轮(331)、滑槽(332)、第二卡块(333)和固定挡板(334),所述滚轮(7)内侧中部固连有第一转动杆(311),且第一转动杆(311)后端固连有第一齿轮(312),所述第一转动杆(311)上方的装置主体(1)底端固连有第一连接杆(313),且第一连接杆(313)前端固连有套杆(314),所述套杆(314)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315),且第二转动杆(315)底端固连有第一锥形齿轮(316),所述第一连接杆(313)底端中部固连有第三连接杆(317),且第三连接杆(317)底端固连有滑槽(332),所述滑槽(332)内部插设有螺纹杆(318),且螺纹杆(318)外侧中间部位螺纹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319),所述第二锥形齿轮(319)前端固连有第一卡槽(320),且第一卡槽(320)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321),所述固定杆(321)另一端固连在套杆(314)前端,且螺纹杆(318)后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322),所述第二齿轮(322)与第一齿轮(312)互相啮合,且第二齿轮(322)远离螺纹杆(318)的一端固连有六组均匀分布的第一卡块(323),所述螺纹杆(318)左右两端皆固连有第二卡块(333),两组所述第二卡块(333)与滑槽(332)互相配合,且第二转动杆(315)顶端固连有第三锥形齿轮(324),所述装置主体(1)底端中部固连有第四连接杆(325),且第四连接杆(325)底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326),所述第一传动杆(326)靠近第三锥形齿轮(324)的一端固连有第四锥形齿轮(327),且第四锥形齿轮(327)与第三锥形齿轮(324)互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杆(326)另一端固连有第五锥形齿轮(328),且装置主体(1)左端固连有第五连接杆(329),所述第五连接杆(329)远离装置主体(1)的一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330),且第二传动杆(330)靠近第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邦龙
申请(专利权)人:韩邦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