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G偶联杂环化合物及其在酸性光亮镀铜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41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酸性光亮镀铜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PEG偶联杂环化合物及其在酸性光亮镀铜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的PEG偶联杂环化合物,不仅作为整平剂和晶粒细化剂,更重要的是增大了光亮剂中的微溶组分在水相中的溶解度,有效避免析出,同时改善与光亮剂中其他组分的相容性,维持组分间的平衡,避免各组分消耗速度差异过大或部分析出而导致出现比例失调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将PEG偶联杂环化合物、聚醚表面活性剂和连硫化合物预配为光亮剂应用于酸性镀铜,三者的协同作用,不仅提高了MN型光亮剂体系的稳定性,同时在确保整平性能良好的基础上提高了电流密度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G偶联杂环化合物及其在酸性光亮镀铜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酸性光亮镀铜添加剂
,具体涉及一种PEG偶联杂环化合物及其在酸性光亮镀铜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镀铜是在电镀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预镀层,包括锡焊件、铅锡合金、锌压铸件在镀镍、金、银之前都要镀铜,用于改善镀层结合力。酸性镀铜的电镀液基础成分是硫酸铜和硫酸,具有成分简单、电流效率高、沉积速度快、废水处理简单等优点,已成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镀铜工艺之一。鉴于由简单成分组成的酸性镀铜溶液的铜膜均一性差,镀膜粗糙,没有光亮等缺点,必须加入合适的添加剂才能得到光亮的铜镀层。在酸性光亮镀铜添加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个体系:非染料体系(国内MN体系)和染料体系,MN体系总体而言,染料体系显示出优于非染料体系的效果,如较宽的光亮范围和较好的深镀能力,但是价格昂贵,大部分依赖进口,而且由于染料易分解上限温度低(30℃左右),流水线生产中往往需要配备相应的冷却系统严格控制温度,增加了设备成本和能耗。因此,对于MN型光亮剂的开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国内MN体系中的关键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EG偶联杂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为式(1)、(2)或(3)结构式的化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G偶联杂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为式(1)、(2)或(3)结构式的化合物:









其中:X为S或者NH;m为6-250的整数;n为0-50的整数;R1为S或者S-S;R2为C1-C12烷基、C1-C10烷基酚基、萘酚基、月桂酰基、硬脂酰基或者氢原子;R3为巯基、硫丙烷磺酸钠或者连二硫丙烷磺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G偶联杂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以式(4)所示结构的PEG类化合物与式(5)所示结构的杂环化合物经过取代反应得到:






其中:R选自H、Ts或者Ms;Y为OH、溴或者碘。


3.权利要求1所述的PEG偶联杂环化合物在酸性光亮镀铜中的应用,是其在镀铜溶液中作为整平剂和晶粒细化剂使用,使用中其浓度介于0.5-10mg/L,电镀温度控制在4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EG偶联杂环化合物在酸性光亮镀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PEG偶联杂环化合物是与聚醚表面活性剂和连硫化合物预配为光亮剂,再加入到镀铜溶液中使用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EG偶联杂环化合物在酸性光亮镀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表面活性剂使用中其浓度介于0.002-0.5g/L,所述连硫化合物使用中其浓度介于0.0005-0.5g/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EG偶联杂环化合物在酸性光亮镀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表面活性剂包括分子量1000-10000的聚乙二醇、分子量400-2000的聚丙二醇、分子量1000-5000的乙二醇/丙二醇共聚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彭波谭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