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脱硫洗涤水循环舱、船舶脱硫系统以及船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536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脱硫洗涤水循环舱,其包括循环舱体,所述循环舱体的舱壁上贯穿固定有洗涤水泄放管、洗涤水吸口管、洗涤剂注入管、处理水吸口管、处理水回注管以及透气管;所述循环舱体底部固定设置有防荡隔板,所述防荡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循环舱的高度,并将所述循环舱分隔成顶部连通的注入区以及抽吸区;所述防荡隔板底部贯穿开设有若干导流孔,所述注入区与所述抽吸区底部通过所述导流孔相连通。所述防荡隔板能够对自所述洗涤水泄放管排出的大量洗涤水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所述循环舱体内出现液体旋流的现象,且能够防止所述循环舱体内液面出现剧烈晃荡,避免所述液面指示装置出现误报警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脱硫洗涤水循环舱、船舶脱硫系统以及船舶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脱硫洗涤水循环舱、船舶脱硫系统以及船舶。
技术介绍
国际海事组织(IMO)在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70届会议(MEPC70)大会正式决定2020年1月1日开始,全球航行船舶只能使用硫含量不超过0.5%的燃油,全球现有运营船舶必须满足此要求,以减少废气中的硫化物(SOx)排放。现有的应对措施主要有加装废气净化系统(脱硫系统)、使用低硫油燃料、改用LNG燃料等。其中,加装脱硫系统通过海水或者NaOH/Mg(OH)2液等对废气中的SOX进行清洗,进而减少船上硫化物的排放,是现阶段较为经济的选择。其中,采用NaOH、Mg(OH)2等碱液作为清洗用洗涤剂的混合式脱硫系统为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脱硫系统。请参照图1,图1为现有技术所述混合式脱硫系统结构示意图,所述混合式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体10、循环舱20、洗涤剂舱30、海底箱40、污水处理器50以及污水舱60,脱硫塔体10设置有若干喷淋喷嘴(图未示);洗涤剂舱30用以储存碱液,其通过管道与循环舱20相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脱硫洗涤水循环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舱体,所述循环舱体的舱壁上贯穿固定有洗涤水泄放管、洗涤水吸口管、洗涤剂注入管、处理水吸口管、处理水回注管以及透气管;所述循环舱体侧面的舱壁上固定设置有液位指示装置,底部固定设置有防荡隔板,所述防荡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循环舱的高度,并将所述循环舱体分隔成顶部连通的注入区以及抽吸区,所述洗涤水泄放管贯穿固定于所述注入区顶部或一侧的舱壁上,所述洗涤水吸口管贯穿固定于所述抽吸区底部或一侧的舱壁上;所述防荡隔板底部贯穿开设有若干导流孔,所述注入区与所述抽吸区底部通过所述导流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脱硫洗涤水循环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舱体,所述循环舱体的舱壁上贯穿固定有洗涤水泄放管、洗涤水吸口管、洗涤剂注入管、处理水吸口管、处理水回注管以及透气管;所述循环舱体侧面的舱壁上固定设置有液位指示装置,底部固定设置有防荡隔板,所述防荡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循环舱的高度,并将所述循环舱体分隔成顶部连通的注入区以及抽吸区,所述洗涤水泄放管贯穿固定于所述注入区顶部或一侧的舱壁上,所述洗涤水吸口管贯穿固定于所述抽吸区底部或一侧的舱壁上;所述防荡隔板底部贯穿开设有若干导流孔,所述注入区与所述抽吸区底部通过所述导流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脱硫洗涤水循环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区设置有导流板,所述洗涤水吸口管贯穿固定于所述抽吸区与所述防荡隔板相对的舱壁,所述导流板一端固定于所述防荡隔板,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洗涤水吸口管所在的舱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脱硫洗涤水循环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水泄放管端部设置有气液分离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脱硫洗涤水循环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若干圆管以及若干连接件,若干所述圆管直径不等且依次同心套设于所述洗涤水泄放管端部外侧,且所述洗涤水泄放管以及所述圆管的底端所处高度自内向外依次降低;所述连接件两端分别与所述洗涤水泄放管以及所述圆管或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圆管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东梁展新罗东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