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车厢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26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热车厢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外厢体、骨架、连接螺栓和端板;外厢体的一端设有开口,外厢体的内周壁上设有第一螺栓孔;骨架设有第二螺栓孔,骨架内壁贴附有内蒙皮;主架的一端通过端部支架和断热桥与外厢体远离开口一端的内侧壁连接,主架的另一端与外厢体的开口端齐平,骨架与外厢体之间设有隔热腔,隔热腔内填充有隔热材料;端板盖设于隔热腔靠近开口的一端,连接螺栓穿过第二螺栓孔并伸入第一螺栓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厢不存在脆弱的连接机构,整体结构强度大,不容易漏冷和漏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隔热车厢的制造方法,采用分层填充技术,施工方便,可以有效避免产生大的空洞,无需大型夹具,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车厢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藏车
,具体涉及一种隔热车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冷藏车厢制造工艺中,通常是采用整体支架结构,在支架的内外两侧贴附蒙皮,在两层蒙皮之间的间隙中填充聚氨酯泡沫。这种生产工艺需要使用大型夹具夹紧两层蒙皮,否则聚氨酯泡沫膨胀过程中会撑破蒙皮,聚氨酯泡沫与蒙皮之间也容易产生空泡,导致漏冷和粘接不牢等问题。而且外部蒙皮结构强度低,无法抵御外力冲击,容易产生缝隙或漏洞,导致漏冷和漏水,使用寿命普遍比较短。另一种工艺是使用六块“三明治”复合材料板拼接组合成车厢主体,再利用型材在边角和连接处紧固成型。车辆运动过程中,强烈的震动颠簸会使连接处和边角处会受到较大的剪切力,连接件使用寿命不长,连接处也容易松动产生缝隙,导致漏冷和漏水。目前比较新的制造工艺是采用两个一体成型的长方体形箱体结构,制造过程中,内箱体通过夹具“悬浮”在外箱体内,然后在两者之间填充隔热材料,产品结构强度大,不易漏水。但是在生产工程中,由于内外两个箱体的体积都比较大,难以准确保证内外箱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定位难度大。此外,内外箱体之间的间隙深,不容易将隔热材料充分填充到间隙中,施工复杂。实际生产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制造的成品仍然容易出现空泡,导致保温效果不好,内外箱体之间连接强度不高,产品质量不好控制,良品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车厢结构强度,降低施工难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隔热车厢,包括外厢体、骨架、连接螺栓和端板;所述外厢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外厢体的内周壁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螺栓相配合的第一螺栓孔;所述骨架设于所述外厢体内,所述骨架设有与所述连接螺栓相配合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与所述第一螺栓孔对应设置,所述骨架远离所述外厢体的一侧贴附有内蒙皮;所述骨架包括端部支架和主架,所述端部支架远离所述主架一侧设有断热桥,所述主架的一端通过所述端部支架和所述断热桥与所述外厢体远离所述开口一端的内侧壁连接,所述主架的另一端与外厢体的开口端齐平,所述骨架与所述外厢体之间设有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内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端板盖设于所述隔热腔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螺栓孔并伸入所述第一螺栓孔内,所述连接螺栓的螺帽与所述骨架远离所述外厢体的一侧抵接。进一步地,所述外厢体一体成型,所述外厢体的材质为玻璃钢。进一步地,所述主架包括多个框架,多个所述框架首尾顺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材料为聚氨酯泡沫。进一步地,所述外厢体的内壁设有断热连接座,所述第一螺栓孔设于所述断热连接座内。进一步地,所述断热桥和所述断热连接座的材质均为木材。进一步地,所述骨架远离所述外厢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栓孔连通的容置槽,所述连接螺栓的螺帽与所述骨架远离所述外厢体的一侧抵接时,所述连接螺栓的螺帽位于所述容置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端部支架包括外框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固定设于所述外框内。进一步地,还包括车厢门,所述车厢门安装于所述外厢体的开口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隔热车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设计尺寸生产制造所述外厢体、所述端部支架和所述框架;S2、使所述外厢体开口朝向水平方向并固定,根据设计图纸,在所述外厢体内壁对应的位置安装断热连接座,并在断热连接座上钻设第一螺栓孔;S3、将所述端部支架与所述外厢体远离所述开口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端部支架外周壁各边到所述外厢体最近内周壁的距离相等;S4、将所述连接螺栓插入所述端部支架四周的所述第二螺栓孔并伸入对应的第一螺栓孔内,使所述连接螺栓的螺帽与所述端部支架的内周壁抵紧,然后在所述端部支架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贴附内蒙皮;S5、取一个所述框架与所述端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框架外周壁各边到所述外厢体最近内周壁的距离相等;S6、将所述连接螺栓插入所述框架四周的第二螺栓孔并伸入第一螺栓孔内,使所述连接螺栓的螺帽与所述框架的内周壁抵紧,然后在所述框架内侧贴附所述内蒙皮;S7、转动所述外厢体,使所述外厢体开口竖直朝上并固定,往所述隔热腔内喷涂适量的聚氨酯泡沫,待聚氨酯泡沫充分膨胀凝固后,所述聚氨酯泡沫的高度略低于所述框架顶部的高度,然后转动所述外厢体,使所述外厢体开口朝向水平方向并固定;S8、多次重复S5、S6和S7中的操作,直到靠近所述开口的框架端部与所述外厢体的开口端齐平,最后一次往所述隔热腔内喷涂适量的聚氨酯泡沫时,使聚氨酯泡沫充分膨胀凝固后的高度高于所述外厢体顶部的高度;S9、去除伸出隔热腔部分的聚氨酯泡沫,使聚氨酯泡沫凝固形成的隔热材料端部与所述外厢体的开口端齐平;S10、将所述端板盖设在隔热腔上,使所述骨架的开口端和所述外厢体的开口端均与所述端板固定连接,以封闭所述隔热腔。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外部为一体成型的玻璃钢材质外厢体,不存在脆弱的连接机构,结构强度大,能够抵御一定的外力冲击,使用寿命长;(2)外厢体与骨架通过连接螺栓和聚氨酯泡沫连接合为一体,骨架对外厢体具有加强作用,车厢整体结构强度大,在强烈的震动颠簸中也不容易漏冷和漏水;(3)内部骨架为可拆分的分层结构,便于在外厢体内定位安装,生产过程中采用分层填充,每次填充聚氨酯泡沫时的间隙都不深,施工方便,可以有效避免产生大的空洞;(4)填充时隔热腔开口端朝上,在重力的作用下,凝固前的聚氨酯泡沫会向下流动,充分填充进入每个间隙中,保证产品质量;(5)由于每次填充聚氨酯泡沫的深度都比较浅,填充时隔热腔顶部敞开,为聚氨酯泡沫膨胀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聚氨酯碰撞过程中不会对蒙皮造成损坏,无需大型夹具,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厢体与骨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端部支架与外厢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框架与外厢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连接螺栓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端板正视图。附图标记:1-外厢体,11-开口,12-第一螺栓孔,13-隔热腔,14-容置槽,15-断热连接座,2-骨架,21-第二螺栓孔,22-端部支架,23-主架,24-框架,25-外框,26-支撑梁,27-断热桥,3-连接螺栓,4-端板,5-内蒙皮,6-隔热材料。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竖直”、“水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热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厢体、骨架、连接螺栓和端板;所述外厢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外厢体的内周壁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螺栓相配合的第一螺栓孔;/n所述骨架设于所述外厢体内,所述骨架设有与所述连接螺栓相配合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与所述第一螺栓孔对应设置,所述骨架远离所述外厢体的一侧贴附有内蒙皮;所述骨架包括端部支架和主架,所述端部支架远离所述主架一侧设有断热桥,所述主架的一端通过所述端部支架和所述断热桥与所述外厢体远离所述开口一端的内侧壁连接,所述主架的另一端与外厢体的开口端齐平,所述骨架与所述外厢体之间设有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内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端板盖设于所述隔热腔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螺栓孔并伸入所述第一螺栓孔内,所述连接螺栓的螺帽与所述骨架远离所述外厢体的一侧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厢体、骨架、连接螺栓和端板;所述外厢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外厢体的内周壁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螺栓相配合的第一螺栓孔;
所述骨架设于所述外厢体内,所述骨架设有与所述连接螺栓相配合的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孔与所述第一螺栓孔对应设置,所述骨架远离所述外厢体的一侧贴附有内蒙皮;所述骨架包括端部支架和主架,所述端部支架远离所述主架一侧设有断热桥,所述主架的一端通过所述端部支架和所述断热桥与所述外厢体远离所述开口一端的内侧壁连接,所述主架的另一端与外厢体的开口端齐平,所述骨架与所述外厢体之间设有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内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端板盖设于所述隔热腔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螺栓孔并伸入所述第一螺栓孔内,所述连接螺栓的螺帽与所述骨架远离所述外厢体的一侧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车厢,其特征是:所述外厢体一体成型,所述外厢体的材质为玻璃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车厢,其特征是:所述主架包括多个框架,多个所述框架首尾顺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车厢,其特征是:所述隔热材料为聚氨酯泡沫。


5.根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车厢,其特征是:所述外厢体的内壁设有断热连接座,所述第一螺栓孔设于所述断热连接座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车厢,其特征是:所述断热桥和所述断热连接座的材质均为木材。


7.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热车厢,其特征是:所述骨架远离所述外厢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栓孔连通的容置槽,所述连接螺栓的螺帽与所述骨架远离所述外厢体的一侧抵接时,所述连接螺栓的螺帽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车厢,其特征是:所述端部支架包括外框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固定设于所述外框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力格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