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轮边减速前驱动桥的轮端动力离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5234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驱动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轮边减速前驱动桥的轮端动力离合装置,该离合装置安装于前驱动桥的轮边减速器总成的壳体外侧面上,通过转动动作实现离合套与太阳轮的啮合或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适应于整车四驱与两驱的转化,在整车处于四驱状态时,锁紧离合套与太阳轮,实现前桥驱动,提高整车的驱动力;在整车处于两驱状态时,离合套与太阳轮分开,断开前桥的输出,避免了各个旋转件的反拖,降低整车的行驶阻力,提高燃油经济性。整个调节过程不需要打开前轮端盖,操作简便,并且不会导致轮边齿轮油泄露且容易进入杂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轮边减速前驱动桥的轮端动力离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驱动桥
,具体涉及一种带轮边减速前驱动桥的轮端动力离合装置。
技术介绍
为节约能耗,传统带轮边减速的四驱车在不需要其前轮驱动时,会将变速箱分动器与前驱动桥输入突缘断开,此时前驱动桥不再具有驱动功能,仅有转向及承载作用。但在车辆运行中,车轮转动还是会通过轮边减速器带动半轴及主减速器转动,这样车辆行驶会受到阻力,消耗动能。已有方案可以实现轮边减速器与半轴脱离的功能,但内部结构有差异,调节不方便,可靠性较差。比如目前主流采用的螺纹及弹簧配合,通过调整旋合长度,利用弹簧弹力将离合套与太阳轮分离,但需要拆卸端盖,然后使用专用工具进行调整,上述操作效率低下,同时容易导致轮边齿轮油泄露且驱动桥内部容易进入杂质。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轮边减速前驱动桥的轮端动力离合装置,利用轮边端盖、旋钮、弹片组及拨环相互作用,停车后,只需用手转动旋钮即可使离合套与太阳轮分离或啮合,从而实现轮边减速器与半轴的传动脱离或连接,方便快速,节约时间,性能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轮边减速前驱动桥的轮端动力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离合装置安装于前驱动桥的轮边减速器总成的壳体外侧面上,通过转动动作实现离合套与太阳轮的啮合或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轮边减速前驱动桥的轮端动力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离合装置安装于前驱动桥的轮边减速器总成的壳体外侧面上,通过转动动作实现离合套与太阳轮的啮合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轮边减速前驱动桥的轮端动力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包括轮边端盖、旋钮座、旋钮、弹片组和拨片;
所述轮边端盖通过螺栓固定于轮边减速器总成的壳体外侧面上,所述轮边端盖的内圆周面沿轴向开设有若干个键槽;
所述旋钮座通过螺栓固定于轮边端盖的外侧面上,所述旋钮座与轮边端盖的外侧面之间压合有旋钮;
所述旋钮包括一端面,所述端面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操作手柄,内侧面向内延伸有圆柱状腔室,所述腔室内间隙配合有离合套,所述腔室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钢丝挡圈A,所述钢丝挡圈A与端面之间的腔室外圆周面上安装有弹片组;
所述弹片组由两片对称布置的弹片压装配合而成,所述弹片一体成型,包括一环状面,沿所述环状面的外沿每间隔120°通过连接段设置有与环状面同一圆心的弧形段,三段所述弧形段均向同一侧倾斜布置,每段弧形段的远端均设置有与轴向平行的卡板,两片所述弹片相对应的弧形段通过卡板压装配合;
所述拨片一体成型,包括一环状壳体,所述环状壳体的内侧面向圆心方向延伸有若干个卡齿A,所述卡齿A卡合于离合套外圆周面上的两片减磨垫片之间,位于靠近外侧的减磨垫片的外侧方向上的离合套外圆周面上还安装有钢丝挡圈B,所述环状壳体的外侧面向圆心方向延伸有若干个卡齿B,所述卡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强纪建奕纪玉龙杨朝会何守训张志鹏黄玉亭王至昊陈奕蓁李卿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汽车零部件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