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支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212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支架模具,包括:芯模;在缠绕状态时与芯模相连的芯轴;套设在芯模外侧的内模;内模的外周面设有用于容纳卫星支架制造原料的容纳槽;在缠绕状态时设置在内模轴向一端的上封头;上封头朝向内模的端部外边沿延伸至内模的外围;在缠绕状态时设置在内模轴向另一端的下封头;下封头朝向内模的端部外边沿延伸至内模的外围;在固化状态时压紧在内模外周面的外模;在固化状态时连接在芯模轴向一端的上压环;上压环朝向芯模的端部外边沿延伸至内模的外围;在固化状态时连接在芯模轴向另一端的下压环;下压环朝向芯模的端部外边沿延伸至内模的外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支架模具能够制造无蒙皮的骨架式卫星支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卫星支架模具
本申请涉及卫星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卫星支架模具。
技术介绍
火箭是一种实现航天飞行的运载工具,能够将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等设备送入太空并进入预设的运行轨道。以运送人造卫星的火箭为例,火箭的舱体内设置有卫星支架,用于固定人造卫星。通常,卫星支架采用金属制成,其重量较大,降低了火箭的运载能力。随着航天科技的迅速发展,碳纤维材料在火箭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的卫星支架重量较轻,且强度较高,能够对人造卫星提供较稳定的承载力。在制造过程中,通常是根据卫星支架的形状采用相应的模具,将碳纤维材料缠绕在模具的外表面,然后经过固化成形得到卫星支架。目前,常见的模具大多适用于对蒙皮的卫星支架,而对于无蒙皮的骨架式卫星支架,其适用的模具极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卫星支架模具,用于制造无蒙皮的骨架式卫星支架。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支架模具,包括:芯模;芯轴,用于在缠绕状态时与所述芯模相连以向所述芯模传递转矩;内模,套设在所述芯模的外周面;所述内模的外周面设有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卫星支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芯模;/n芯轴,用于在缠绕状态时与所述芯模相连以向所述芯模传递转矩;/n内模,套设在所述芯模的外周面;所述内模的外周面设有用于容纳卫星支架制造原料的容纳槽;/n上封头,用于在缠绕状态时设置在所述内模的轴向一端;所述上封头朝向内模的端部外边沿延伸至所述内模的外围;/n下封头,用于在缠绕状态时设置在所述内模的轴向另一端;所述下封头朝向内模的端部外边沿延伸至所述内模的外围;/n外模,用于在固化状态时套设在所述内模的外周面,与所述内模之间保持在压紧的状态;/n上压环,用于在固化状态时连接在所述芯模的轴向一端;所述上压环朝向芯模的端部外边沿延伸至所述内模的外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支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模;
芯轴,用于在缠绕状态时与所述芯模相连以向所述芯模传递转矩;
内模,套设在所述芯模的外周面;所述内模的外周面设有用于容纳卫星支架制造原料的容纳槽;
上封头,用于在缠绕状态时设置在所述内模的轴向一端;所述上封头朝向内模的端部外边沿延伸至所述内模的外围;
下封头,用于在缠绕状态时设置在所述内模的轴向另一端;所述下封头朝向内模的端部外边沿延伸至所述内模的外围;
外模,用于在固化状态时套设在所述内模的外周面,与所述内模之间保持在压紧的状态;
上压环,用于在固化状态时连接在所述芯模的轴向一端;所述上压环朝向芯模的端部外边沿延伸至所述内模的外围;
下压环,用于在固化状态时连接在所述芯模的轴向另一端;所述下压环朝向芯模的端部外边沿延伸至所述内模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支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包括多个瓣模块,多个瓣模块拼接成与所述芯模形状相同的结构,包覆在所述芯模的外周面并与所述芯模相连;所述瓣模块的外周面设有槽段,各槽段拼接形成所述容纳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卫星支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包括:
与所述内模同轴的多个环形槽;
沿锥形螺旋线形式排布的多个正向螺旋槽;
沿锥形螺旋线形式排布的多个反向螺旋槽;相邻的反向螺旋槽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的正向螺旋槽之间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卫星支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的两端各设置有凸出部;所述上封头和下封头分别用于在缠绕状态时延伸至对应端凸出部的外围;所述上压环和下压环分别用于在固化状态时延伸至对应端凸出部的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祖典提亚峰王宁陈增奎牛飞方泽平王宇锐王晓鹏范新中张东龚旻杨东生张瑾瑜罗波姚庆睿杜锦文孙文文李炳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