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注射用稀土-DNA光热水凝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24974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注射用稀土‑DNA光热水凝胶,包括:带负电荷的DNA分子和带正电荷的稀土基纳米材料;所述带正电荷的稀土基纳米材料为UCNP‑Au。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DNA分子与稀土基纳米材料在物理缠绕、氢键和静电力作用下,形成了具备可注射性、高效光热治疗效果及生物相容性的水凝胶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可注射用稀土‑DNA光热水凝胶光热效率可达到42.67%。此外,肿瘤抑制率升高,从而降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的几率。通过瘤旁注射手段,减少治疗过程中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并且,可通过调控DNA分子和稀土基纳米材料的比例,实现任意时间周期内光热水凝胶的降解。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快捷,且肿瘤复发转移几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注射用稀土-DNA光热水凝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生物大分子与新兴稀土纳米复合材料的自组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注射用稀土-DNA光热水凝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膀胱尿路上皮癌(UBC)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以非肌层浸润型最为常见。针对这一类型的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TURBT)由于简单易操作,成为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切除不完全,术后容易出现较高的肿瘤复发率,常常需要定期使用化疗药物进行膀胱内灌注治疗。此外,化疗药物的频繁应用不但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副作用,还会导致药物抗性的增加,因此极不利于膀胱癌的治疗。因此,亟需开发新的UBC治疗策略。近红外(NIR)光响应材料由于具有极小的侵入性和较大的渗透深度,在癌症光热治疗(PTT)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在传统的尾静脉注射治疗模式下,纳米材料在肿瘤部位的累积浓度低,极大地削弱了肿瘤部位的光热治疗效果。此外,光热材料在体内循环会对正常组织、器官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尤其,一些纳米材料由于不可降解,对生物体产生长期的风险。此外,由于尿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注射用稀土-DNA光热水凝胶,其特征在于,包括:/n带负电荷的DNA分子和带正电荷的稀土基纳米材料;/n所述带正电荷的稀土基纳米材料为UCNP-Au。/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注射用稀土-DNA光热水凝胶,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负电荷的DNA分子和带正电荷的稀土基纳米材料;
所述带正电荷的稀土基纳米材料为UCNP-A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DNA光热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负电荷的DNA分子为鲑鱼精DN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DNA光热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负电荷的DNA分子与所述带正电荷的稀土基纳米材料的质量分数比为(15~20):1。


4.一种可注射用稀土-DNA光热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将带负电荷的DNA溶于去离子水中,分散得到smDNA水溶液;
B)将smDNA水溶液加热后退火得到DNA溶胶;
C)将UCNP-Au和DNA溶胶进行交联,得到稀土-DNA光热水凝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UCNP-Au由如下方法制备:
制备UCNP纳米颗粒;
将UCNP纳米颗粒和盐酸、有机溶剂混合,而后与聚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刘斌王帆张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