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损装置、内镜以及防损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916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辅助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辅助内镜经自然腔道进入人体的防损装置、使用该防损装置的内镜、辅助内镜经自然腔道进入人体的防损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损装置设置在镜管的先端部或导引鞘上,该防损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光滑设置,在镜管的先端部或导引鞘插入人体腔道时,主体的光滑外表面与人体腔道皮肤接触,从而避免损伤人体腔道而引起发炎甚至影响治疗效果;并且可以在不更改内镜的结构的前提下解决内镜进入人体时损伤人体腔道的问题,易于商业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损装置、内镜以及防损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辅助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辅助内镜经自然腔道进入人体的防损装置、使用该防损装置的内镜、辅助内镜经自然腔道进入人体的防损方法。
技术介绍
内窥镜或电切镜进入人体时,镜管的先端部或其导引鞘容易刮伤人体腔道,虽然目前大部分镜管以及其导引鞘的端部边角倒圆设计,然而镜管先端部以及其导引鞘的壁厚太薄而导致倒圆尺寸过小,防刮伤的效果不佳,容易引起人体腔道损伤而导致发炎甚至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内镜经自然腔道进入人体的防损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容易刮伤人体腔道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该防损装置的内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辅助内镜经自然腔道进入人体的防损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损装置,应用于经自然腔道进入人体的内镜,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设置在镜管的先端部或导引鞘上,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光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具有前端面以及外侧面,所述前端面与所述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损装置,应用于经自然腔道进入人体的内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设置在镜管的先端部或导引鞘上,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光滑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损装置,应用于经自然腔道进入人体的内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设置在镜管的先端部或导引鞘上,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光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前端面以及外侧面,所述前端面与所述外侧面之间圆滑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面与所述外侧面之间设置有过渡侧面,所述过渡侧面与所述前端面以及与所述外侧面之间均圆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面的外壁呈球面状或抛物面状或平面状或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呈套筒状并且套设在镜管的先端部或导引鞘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并且所述主体的内径小于镜管先端部的外径或导引鞘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采用可溶解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解材料为明胶或淀粉。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面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液体过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防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过孔设在所述前端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防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过孔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司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