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81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柔性的内窥镜杆(10)和至少一个配属于内窥镜杆(10)的防折装置(12)的内窥镜装置,该防折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构造成锥形和/或筒形的基体(14),该基体具有主延伸方向(16)以及沿着主延伸方向(16)的主延伸部(18),该防折装置(12)包括至少一个被配置用于与管(20)可选地连接的快速连接器(22),所述快速连接器具有至少一个至少基本上垂直竖立在基体(14)上的鳍部(26、28、3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鳍部(26、28、30)具有延伸部(32),该延伸部沿着基体(14)的主延伸方向(16)至少延伸过基体(14)的主延伸部(18)的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内窥镜装置。
技术介绍
由US10,149,605B2已知一种具有柔性内窥镜杆和具有至少一个配属于内窥镜杆的防折装置的内窥镜装置。防折装置具有筒形构造的基体以及用于使防折装置与管可选地连接的至少一个快速连接器,该快速连接器具有多个同心地且沿着基体的筒体轴线彼此错开地布置的、并且至少基本上垂直地从基体处延伸的环形肋片(Ringrippe)。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尤其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在安全性方面改进的特性的这种类型的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得以实现,而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可以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出。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至少一个柔性的内窥镜杆和至少一个配属于内窥镜杆的防折装置的内窥镜装置,防折装置被配置用于使防折装置可选地与管连接,并且该防折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构造成锥形和/或筒形的基体,该基体具有主延伸方向以及沿着主延伸方向的主延伸部,并且为了与管连接,该防折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快速连接器,该快速连接器具有至少基本上垂直竖立在基体上的鳍部。本专利技术提出,鳍部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沿着基体的主延伸方向延伸过基体的主延伸部的至少50%、尤其至少60%、优选至少70%以及特别优选至少80%。由此有利地,可以改进管在防折装置处的保持,因此可以避免意外松脱并可以提高安全性。此外有利地,可以改进在移除管时的安全性,因为基于本设计方案,该防折装置不会突然丧失其卡紧力,而是可以均匀且缓慢地解除。此外有利地,快速连接器也可以实现与管的安全连接,该管例如基于制造公差具有不同的内径。“内窥镜装置”尤其应理解成内窥镜的优选起作用的组成部分、尤其是附属组件(Unterbaugruppe)和/或结构和/或功能部件。优选地,内窥镜装置可以至少局部地、优选至少大部分地和特别优选完整地构成内窥镜。内窥镜装置主要被配置用于,至少局部地并且优选至少大部分地被插入尤其是人工的和/或自然的腔、尤其是体腔中,具体来说尤其是用于对腔进行检查。内窥镜装置可以是医用和/或工业用的内窥镜装置。“配置”尤其应理解成专门地编程、构造、设计和/或装备。一个构件配置用于特定功能尤其应理解成该构件在至少一种应用和/或运行状态下实现和/或执行特定功能。“内窥镜杆”尤其应理解成内窥镜的长形的部件,其主要被构造用于,被插入尤其是人工的和/或自然的腔、尤其是体腔中。“长形的部件”尤其应理解成下述构件,该构件的主延伸部比该构件的垂直于其主延伸部的最大延伸部、尤其是构件的直径大至少五倍、优选至少十倍和特别优选至少二十倍。构件的“主延伸部”尤其应理解成沿着其主延伸方向的最长的延伸部。构件的“主延伸方向”尤其应理解成下述方向,即该方向平行于最小的假想的长方体的最长的棱延伸,该长方体还恰好完整地包围该构件,并且该主延伸方向优选地延伸穿过构件的几何中心和/或重心。内窥镜杆尤其具有远侧末端区段和近侧末端区段。构件的“末端区段”尤其应理解成下述区段,即该区段从构件的端部出发朝向构件的中心延伸最多10cm、优选最多5cm和特别优选最多3cm。构件的“远侧末端区段”尤其应理解成下述末端区段,即该末端区段从构件的远端开始朝向近侧方向延伸。构件的“近侧末端区段”尤其应理解成下述末端区段,即该末端区段从构件的近端开始朝向远侧方向延伸。“远侧”尤其应理解成在操作时朝向病人和/或背离操作者。尤其地,近侧与远侧相反。“近侧”尤其应理解成在操作时背离病人和/或朝向操作者。内窥镜装置尤其还具有至少一个把持部。该把持部例如布置在内窥镜杆的近侧末端区段处。尤其地,把持部被构造用于内窥镜装置的手动操作。把持部例如包括至少一个手柄和/或至少一个操作元件,例如开关、按钮或类似物,该操作元件优选地布置在手柄处。“防折装置”尤其应理解成下述构件,即该构件被配置用于避免内窥镜杆的折断,具体来说尤其是避免在内窥镜杆的近侧末端区段处的折断,优选地避免在内窥镜杆至把持部的过渡区域中的折断。尤其地,防折装置作为整体观察没有旋转对称性。优选地,防折装置具有镜像对称性,其中镜像对称的镜面相应于一个鳍部的至少一个主延伸面。构件的“主延伸面”尤其应理解成下述平面,即该平面平行于最小的假想的长方体的最大侧面,该长方体恰好还完整地包围该构件,并且该平面尤其穿过长方体的中心延伸。管尤其是人工呼吸管或气管导管,其被配置用于插入气管中。管尤其具有下述通道,即该通道被配置用于容纳内窥镜杆。“快速连接器”尤其应理解成下述构件,即该构件被配置用于将至少两个构件可拆卸地且不使用工具地彼此连接。优选地,快速连接器被设置用于形成力和/或形状配合的连接,例如卡紧连接。“至少基本上垂直地”尤其应理解为一个方向相对于尤其是在一个平面中的参考方向的取向,其中尤其是在考虑最大偏差小于8°、有利地小于5°和特别有利地小于2°的情况下,该方向和参考方向围成90°的角度。可以考虑,鳍部螺纹状地盘绕在基体上。然而尤其是为了以安全且较为常见的方式取下管可以提出,鳍部的主延伸面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基体的主延伸方向取向。“至少基本上平行”尤其应理解一个方向相对于尤其是在一个平面中的参考方向取向,其中尤其是在考虑小于8°、有利地小于5°和特别有利地小于2°的最大偏差的情况下,该方向和参考方向围成0°的角度。本专利技术还提出,鳍部具有至少一个背离基体的外棱,其中外棱的相对于主延伸方向的角度沿着基体的主延伸部、尤其朝着近侧方向减小。这可以有利地进一步改进安全性,因为管可以沿着鳍部在插入过程中被定心。进一步有利的是,能以较为常见的方式使管与防折装置连接。在此,角度可以连续地和/或逐级地减小。尤其地,鳍部具有不同的区段,其中角度逐级地减小。尤其地,角度在鳍部的第一区段中最大为80°、在鳍部的至少一个第二区段中最大为10°和/或在鳍部的至少一个第三区段中最大为5°。本专利技术提出,所述鳍部被配置用于,在接触时、尤其是与所述管接触时侧向地弯折。可以有利地进一步改进安全性。尤其是,可以有利地将管卡紧在防折装置处。“鳍部被配置用于侧向地弯折(verbergen)”尤其应理解成,鳍部相对于其主延伸面观察从该主延伸面凸状地和/或凹状地变形。本专利技术提出,鳍部相对于基体具有最大高度,该高度相应于鳍部的厚度的至少两倍。可以有利地进一步改进安全性。尤其能以特别容易的方式使鳍部偏转。在此,尤其以垂直于鳍部的主延伸面的方式测量厚度。本专利技术提出,鳍部至少局部地、优选至少大部分地和特别优选完全地构造成弹性的。可以有利地进一步改进在装配和/或拆卸管时的安全性。“弹性构件”尤其应理解成下述构件,即该构件在从初始姿态变形时又自动趋于回到初始姿态中。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鳍部至少局部地、优选至少大部分地和特别优选完全地由具有至少40、尤其至少50、优选至少60、和/或最高90、尤其最高80、优选最高70的肖氏硬度值的材料构成。由此可以有利地进一步改进安全性。由此,尤其可以在容易的装配或拆卸与管在防折装置处可靠的保持之间找到良好的折衷方案。在此,表述“至少大部分地”尤其应理解成,至少直至55%、优选至少直至65%、优选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装置,所述内窥镜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柔性的内窥镜杆(10)和至少一个配属于所述内窥镜杆(10)的防折装置(12),所述防折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构造成锥形和/或筒形的基体(14),所述基体具有主延伸方向(16)以及沿着所述主延伸方向(16)的主延伸部(18),并且所述防折装置(12)包括至少一个被配置用于与管(20)可选地连接的快速连接器(22),所述快速连接器具有至少一个至少基本上垂直竖立在所述基体(14)上的鳍部(26、28、30),其特征在于,所述鳍部(26、28、30)具有延伸部(32),所述延伸部沿着所述基体(14)的所述主延伸方向(16)至少延伸过所述基体(14)的所述主延伸部(18)的50%。/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02 DE 102019111347.41.一种内窥镜装置,所述内窥镜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柔性的内窥镜杆(10)和至少一个配属于所述内窥镜杆(10)的防折装置(12),所述防折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构造成锥形和/或筒形的基体(14),所述基体具有主延伸方向(16)以及沿着所述主延伸方向(16)的主延伸部(18),并且所述防折装置(12)包括至少一个被配置用于与管(20)可选地连接的快速连接器(22),所述快速连接器具有至少一个至少基本上垂直竖立在所述基体(14)上的鳍部(26、28、30),其特征在于,所述鳍部(26、28、30)具有延伸部(32),所述延伸部沿着所述基体(14)的所述主延伸方向(16)至少延伸过所述基体(14)的所述主延伸部(18)的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鳍部(26、28、30)的主延伸面(34)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基体(14)的主延伸方向(16)取向。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鳍部(26、28、30)具有至少一个背离所述基体(14)的外棱(36),其中所述外棱(36)的相对于所述基体(14)的所述主延伸方向(16)的至少一个角度(38、40、42)沿着所述基体的主延伸部(18)减小。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鳍部(26、28、30)被配置用于,在接触时、尤其是与所述管(20)接触时侧向地弯折。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鳍部(26、28、30)至少局部地构造成弹性的。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鳍部(26、28、30)至少局部地由具有至少40和/或最高80的肖氏硬度值的材料构成。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鳍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艾丁格
申请(专利权)人:卡尔史托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