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头、成像导管和医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44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头、成像导管和医疗设备,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端头的远端端面具备平面区域和曲面区域,曲面区域从平面区域的周缘朝靠近端头的近端的方向平滑过渡。端头具备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第一腔道用于容纳摄像模组,且第一腔道的远端贯穿平面区域,以形成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位于端头的最远端,第二腔道用于使工作器械穿过,且第二腔道的远端贯穿曲面区域,以形成第二开口。该端头的曲面区域不会对位于第一腔道内的摄像模组的视角造成阻碍,能够有效地增大摄像模组的视野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头、成像导管和医疗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端头、成像导管和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经十二指肠内窥镜的胆道直视子镜系统逐渐被市场认可,有研究证明,胆道子镜系统与ERCP相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没有增加,进一步证实了其安全性。相较于传统的ERCP手术,胆道子镜系统通过其自带的摄像头观察胆道内的病变和结石情况,大大地提高了胆道疾病治疗的准确性。临床上使用胆道子镜系统时,能够通过其工作腔道配合使用手术器械,从而进行手术治疗。临床上使用胆道子镜系统时,自带的摄像头的视野角度较窄,同时成像导管在进入人体胆道的过程不顺畅,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端头,该端头能够有效地改善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成像导管,该成像导管包括上述提到的端头,并且具有该端头的全部功能。本技术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该医疗设备包括上述提到的成像导管,并且具有该成像导管的全部功能。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头,所述端头的远端端面具备平面区域和曲面区域,所述曲面区域从所述平面区域的周缘朝靠近所述端头的近端的方向平滑过渡;所述端头具备第一腔道、第二腔道和至少两个第三腔道,所述第一腔道用于容纳摄像模组,且所述第一腔道的远端贯穿所述平面区域,以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端头的最远端,所述第二腔道用于使工作器械穿过,且所述第二腔道的远端贯穿所述曲面区域,以形成第二开口,每个所述第三腔道均用于穿设牵引丝,以引导所述端头沿所述牵引丝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第三腔道的远端贯穿所述曲面区域,以形成第三开口;基准线的两侧均分布有所述第三开口;其中,所述基准线为所述第一开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开口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且所述基准线沿所述端头的径向延伸。可选地,所述曲面区域的外轮廓为椭圆形。可选地,过所述曲面区域的外轮廓的平面为第一基准面,与所述平面区域共面的平面为第二基准面,所述第一基准面与所述第二基准面之间形成夹角a,30°≤a≤60°。可选地,所述曲面区域为凸球面。可选地,所述第一腔道的轴线与所述端头的轴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腔道的轴线与所述端头的轴线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三开口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三开口分别位于矩形的四个顶点。可选地,所述端头还具备至少两个第四腔道,每个所述第四腔道的远端均贯穿所述曲面区域,以形成第四开口,所述基准线的两侧均分布有所述第四开口,所述第四腔道用于使注射液通过,并使所述注射液从所述第四开口流出。可选地,所述基准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三开口,所述基准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四开口,在所述基准线的同一侧中,所述第四开口位于两个所述第三开口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一腔道的轴线、所述第二腔道的轴线、所述第三腔道的轴线和所述第四腔道的轴线均与所述端头的轴线平行。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成像导管,其包括管体和上述提到的端头,所述管体具备第五腔道、第六腔道和第七腔道,所述管体的远端与所述端头的近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五腔道的远端与所述第一腔道的近端连通,所述第六腔道的远端与所述第二腔道的近端连通,所述第七腔道的远端与所述第三腔道的近端连通。可选地,所述成像导管还包括摄像模组和导线,所述摄像模组位于所述第一腔道内,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五腔道和所述第一腔道内,且所述导线的远端与所述摄像模组连接。可选地,所述摄像模组的远端端面与所述平面区域共面。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其包括上述提到的成像导管。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端头、成像导管和医疗设备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头,曲面区域从平面区域的周缘朝靠近端头的近端的方向平滑过渡,也就是说,平面区域位于端头的最远端。第一腔道的远端贯穿平面区域,第一开口也就位于端头的最远端,摄像模组位于第一腔道内,这样,曲面区域不会对位于第一腔道内的摄像模组的视角造成阻碍,能够有效地增大摄像模组的视野角度。并且,由于曲面区域与平面区域之间平滑过渡,使得端头在进入胆道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更小,能够使得端头进入胆道的过程更加顺畅。另外,基准线的两侧均分布有第三开口,第三腔道用于穿设牵引丝,能够使得端头沿牵引丝的延伸方向运动,减低端头碰触其它物体的概率,使得端头能够更加舒畅地到达目标位置,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成像导管,包括上述提到的端头,该成像导管同样能够有效地增大摄像模组的视野角度,能够更加顺畅地进入胆道,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包括上述提到的成像导管,该医疗设备能够有效地增大摄像模组的视野角度,能够使得成像导管更加顺畅地进入胆道,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成像导管与工作器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成像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端头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端头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端头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端头在第四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用例提供的端头在第五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用例提供的端头在第六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成像导管;11-管体;111-第五腔道;112-第六腔道;113-第七腔道;114-第八腔道;12-端头;121-平面区域;122-曲面区域;123-第一腔道;124-第二腔道;125-第一开口;126-第二开口;127-第三开口;128-第四开口;129-基准线;13-摄像模组;14-导线;2-工作器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的远端端面具备平面区域和曲面区域,所述曲面区域从所述平面区域的周缘朝靠近所述端头的近端的方向平滑过渡;/n所述端头具备第一腔道、第二腔道和至少两个第三腔道,所述第一腔道用于容纳摄像模组,且所述第一腔道的远端贯穿所述平面区域,以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端头的最远端,所述第二腔道用于使工作器械穿过,且所述第二腔道的远端贯穿所述曲面区域,以形成第二开口,每个所述第三腔道均用于穿设牵引丝,以引导所述端头沿所述牵引丝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第三腔道的远端贯穿所述曲面区域,以形成第三开口;/n基准线的两侧均分布有所述第三开口;其中,所述基准线为所述第一开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开口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且所述基准线沿所述端头的径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的远端端面具备平面区域和曲面区域,所述曲面区域从所述平面区域的周缘朝靠近所述端头的近端的方向平滑过渡;
所述端头具备第一腔道、第二腔道和至少两个第三腔道,所述第一腔道用于容纳摄像模组,且所述第一腔道的远端贯穿所述平面区域,以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端头的最远端,所述第二腔道用于使工作器械穿过,且所述第二腔道的远端贯穿所述曲面区域,以形成第二开口,每个所述第三腔道均用于穿设牵引丝,以引导所述端头沿所述牵引丝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第三腔道的远端贯穿所述曲面区域,以形成第三开口;
基准线的两侧均分布有所述第三开口;其中,所述基准线为所述第一开口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开口的中心之间的连线,且所述基准线沿所述端头的径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区域的外轮廓为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头,其特征在于,过所述曲面区域的外轮廓的平面为第一基准面,与所述平面区域共面的平面为第二基准面,所述第一基准面与所述第二基准面之间形成夹角a,30°≤a≤6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区域为凸球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道的轴线与所述端头的轴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腔道的轴线与所述端头的轴线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三开口分别位于矩形或者梯形的四个顶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春王继伟高端贵
申请(专利权)人: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