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保护线路的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662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爆保护线路的避雷器,包括壳体、芯体和防爆组件,芯体安装在壳体的内侧,防爆组件包括滑板、挡板环、连通柱、复位机构和合位管。本防爆保护线路的避雷器,在初始状态下挡板环挡住透气孔的一端,当雷电击中避雷器时,避雷器内产生的高温加热空气,热空气向下推动滑板和挡板环,挡板环不再堵住透气孔,这样热空气就能快速溢出,同时滑板与芯体断开连接,复位弹簧会从新推起滑板,但是滑板并无法回到初始位置,其中转动把手环就能使整个复位机构转动,扇板转动时与滑板底面接触,扇板能将滑板推回到初始位置,同时在圆板的外壁上标注有与扇板同方向的图案,这样在外侧就能清楚的知晓内部扇板的具体旋向,非常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保护线路的避雷器
本技术涉及避雷器
,具体为一种防爆保护线路的避雷器。
技术介绍
避雷器是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时高瞬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也常限制续流幅值的一种电器。避雷器有时也称为过电压保护器,过电压限制器。避雷器分为很多种,有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无间隙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全绝缘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可卸式避雷器。避雷器的主要类型有管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等。每种类型避雷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不同的,但是它们的工作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护通信线缆和通信设备不受损害。目前,在雷电发生时,避雷器容易爆炸,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公开号CN206574557U防爆型避雷器的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防爆型避雷器,虽然其能在雷暴天气起到保护,弹簧具备一定的复位能力,但是在设备摩擦力的作用下,弹簧并无法完美的将支撑板推出初始状态。所以需要一种能方便的使设备内部零件回到初始状态同时使用方便的避雷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保护线路的避雷器,具备避雷保护好和使用便利的优点,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爆保护线路的避雷器,包括壳体、芯体和防爆组件,所述芯体安装在壳体的内侧,壳体的外壁上安装有均匀交替分布的第一伞裙和第二伞裙,壳体的内侧还装有防爆组件,所述防爆组件包括滑板、挡板环、连通柱、复位机构和合位管,滑板的边缘与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滑板接触芯体的底端,滑板的边缘处安装有挡板环,挡板环与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滑板的底面中心处安装有连通柱,连通柱与合位管的内壁活动连接,合位管安装在壳体的内腔壁中心处,滑板的底面还与复位机构接触,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把手环、圆板、扇板、圆柱和细轴,把手环的两端均与圆板连接,圆板的内侧壁与圆柱的一端连接,圆柱贯穿壳体的侧壁,圆柱的另一端与细轴固定,细轴与合位管的侧壁活动连接,细轴与圆柱同轴心,圆柱的外壁上安装有对称分布的扇板,扇板的尾端与滑板底面接触。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位于挡板环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合位管的内腔中安装有复位弹簧,连通柱和合位管均为一种黄铜制成的构件。优选的,所述圆柱的外壁与壳体活动连接,圆柱与壳体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圆板的外壁上标注有与扇板同方向的图案。优选的,所述把手环和圆板均位于壳体的外侧,把手环的伸出长度小于第一伞裙和第二伞裙的伸出长度。优选的,所述滑板的两端均开设有与壳体的内腔壁相配合的滑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防爆保护线路的避雷器,在初始状态下挡板环挡住透气孔的一端,当出现雷电情况,雷电击中避雷器时,避雷器内产生的高温加热空气,热空气向下推动滑板和挡板环,挡板环不再堵住透气孔,这样热空气就能快速溢出,同时滑板与芯体断开连接,复位弹簧会从新推起滑板,但是滑板并无法回到初始位置,其中转动把手环就能使整个复位机构转动,扇板转动时与滑板底面接触,扇板能将滑板推回到初始位置,同时在圆板的外壁上标注有与扇板同方向的图案,这样在外侧就能清楚的知晓内部扇板的具体旋向,非常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使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复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1、第一伞裙;12、第二伞裙;13、透气孔;2、芯体;3、防爆组件;31、滑板;32、挡板环;33、连通柱;34、复位机构;341、把手环;342、圆板;343、扇板;344、圆柱;345、细轴;35、合位管;36、复位弹簧;37、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防爆保护线路的避雷器,包括壳体1、芯体2和防爆组件3,芯体2安装在壳体1的内侧,壳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均匀交替分布的第一伞裙11和第二伞裙12,第一伞裙11和第二伞裙12增加了散了面积,第一伞裙11和第二伞裙12均用于辅助散热,壳体1的内侧还装有防爆组件3,防爆组件3能在雷电情况下对芯体2起到保护,防爆组件3包括滑板31、挡板环32、连通柱33、复位机构34和合位管35,滑板31的边缘与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滑板31的两端均开设有与壳体1的内腔壁相配合的滑块37,同时壳体1的内腔壁上也设置相配合的竖状限位槽,这样滑板31就能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滑板31接触芯体2的底端,滑板31的边缘处安装有挡板环32,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透气孔13,透气孔13位于挡板环32的外侧,在初始状态下挡板环32挡住透气孔13的一端,挡板环32与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滑板31的底面中心处安装有连通柱33,连通柱33与合位管35的内壁活动连接,合位管35的内腔中安装有复位弹簧36,连通柱33和合位管35均为黄铜制成的构件,连通柱33和合位管35导电效果好,合位管35安装在壳体1的内腔壁中心处,滑板31的底面还与复位机构34接触。请参阅图4-5,复位机构34包括把手环341、圆板342、扇板343、圆柱344和细轴345,把手环341和圆板342均位于壳体1的外侧,这样便于操作复位机构34,把手环341的伸出长度小于第一伞裙11和第二伞裙12的伸出长度,在雨雪天气下,第一伞裙11和第二伞裙12能挡住雨雪,第一伞裙11和第二伞裙12避免雨水侵蚀把手环341和圆板342,把手环341的两端均与圆板342连接,圆板342的内侧壁与圆柱344的一端连接,圆柱344贯穿壳体1的侧壁,圆柱344的外壁与壳体1活动连接,圆柱344与壳体1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保证密封,圆柱344的另一端与细轴345固定,细轴345与合位管35的侧壁活动连接,细轴345与圆柱344同轴心,圆柱344的外壁上安装有对称分布的扇板343,圆板342的外壁上标注有与扇板343同方向的图案,这样在外侧就能清楚的知晓内部扇板343的具体旋向,扇板343的尾端与滑板31底面接触。工作原理:本防爆保护线路的避雷器,包括壳体1、芯体2和防爆组件3,芯体2安装在壳体1的内侧,壳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交替分布第一伞裙11和第二伞裙12,伞裙用于辅助散热,壳体1的内侧还装有防爆组件3,防爆组件3能在雷电情况下对芯体2起到保护,防爆组件3包括滑板31、挡板环32、连通柱33、复位机构34和合位管35,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透气孔13,在初始状态下挡板环32挡住透气孔13的一端,当出现雷电情况,雷电击中避雷器时,避雷器内产生的高温加热空气,热空气向下推动滑板31和挡板环32,挡板环32不再堵住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保护线路的避雷器,包括壳体(1)、芯体(2)和防爆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2)安装在壳体(1)的内侧,壳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均匀交替分布的第一伞裙(11)和第二伞裙(12),壳体(1)的内侧还装有防爆组件(3),所述防爆组件(3)包括滑板(31)、挡板环(32)、连通柱(33)、复位机构(34)和合位管(35),滑板(31)的边缘与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滑板(31)接触芯体(2)的底端,滑板(31)的边缘处安装有挡板环(32),挡板环(32)与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滑板(31)的底面中心处安装有连通柱(33),连通柱(33)与合位管(35)的内壁活动连接,合位管(35)安装在壳体(1)的内腔壁中心处,滑板(31)的底面还与复位机构(34)接触,所述复位机构(34)包括把手环(341)、圆板(342)、扇板(343)、圆柱(344)和细轴(345),把手环(341)的两端均与圆板(342)连接,圆板(342)的内侧壁与圆柱(344)的一端连接,圆柱(344)贯穿壳体(1)的侧壁,圆柱(344)的另一端与细轴(345)固定,细轴(345)与合位管(35)的侧壁活动连接,细轴(345)与圆柱(344)同轴心,圆柱(344)的外壁上安装有对称分布的扇板(343),扇板(343)的尾端与滑板(31)底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保护线路的避雷器,包括壳体(1)、芯体(2)和防爆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2)安装在壳体(1)的内侧,壳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均匀交替分布的第一伞裙(11)和第二伞裙(12),壳体(1)的内侧还装有防爆组件(3),所述防爆组件(3)包括滑板(31)、挡板环(32)、连通柱(33)、复位机构(34)和合位管(35),滑板(31)的边缘与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滑板(31)接触芯体(2)的底端,滑板(31)的边缘处安装有挡板环(32),挡板环(32)与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滑板(31)的底面中心处安装有连通柱(33),连通柱(33)与合位管(35)的内壁活动连接,合位管(35)安装在壳体(1)的内腔壁中心处,滑板(31)的底面还与复位机构(34)接触,所述复位机构(34)包括把手环(341)、圆板(342)、扇板(343)、圆柱(344)和细轴(345),把手环(341)的两端均与圆板(342)连接,圆板(342)的内侧壁与圆柱(344)的一端连接,圆柱(344)贯穿壳体(1)的侧壁,圆柱(344)的另一端与细轴(345)固定,细轴(345)与合位管(35)的侧壁活动连接,细轴(345)与圆柱(344)同轴心,圆柱(344)的外壁上安装有对称分布的扇板(343),扇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勇尤庆滨
申请(专利权)人:七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