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带断口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954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相带断口避雷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通过螺栓安装密封的三相绝缘盆子,壳体的一侧壁的开口撒上连接防爆装置,壳体的另一侧壁的开口上安装监测器,壳体的内部分别连接第一芯体、第二芯体和第三芯体。本三相带断口避雷器,内置隔离断口内设开关盒,开关盒内有导体,第一下屏蔽罩、第二下屏蔽罩和第三下屏蔽罩上方的开关盒侧壁连接水平的绝缘杆,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操作可靠,绝缘杆的端口与贯穿壳体的把手连接,把手旋转带动导向件、齿条、齿轮相互配合,通过外部旋转实现内部导体上下滑动,从而实现断口的分合,不需要拆卸壳体密封环节再外部即可操作,不同于可拆卸导体满足断口耐压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相带断口避雷器
本技术涉及避雷器
,具体为一种三相带断口避雷器。
技术介绍
避雷器: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时高瞬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也常限制续流幅值的一种电器。避雷器有时也称为过电压保护器,过电压限制。避雷器分为很多种,有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无间隙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全绝缘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可卸式避雷器。避雷器的主要类型有管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等。每种类型避雷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不同的,但是它们的工作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护通信线缆和通信设备不受损害。现有的避雷器需要拆卸才能对内部的导体进行操作,导致在拆装的过程中密封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相带断口避雷器,具有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操作可靠,绝缘杆的端口与贯穿壳体的把手连接,把手旋转带动导向件、齿条、齿轮相互配合,通过外部旋转实现内部导体上下滑动,从而实现断口的分合,不需要拆卸壳体密封环节再外部即可操作,不同于可拆卸导体满足断口耐压的产品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相带断口避雷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端通过螺栓安装密封的三相绝缘盆子(2),壳体(1)的一侧壁的开口撒上连接防爆装置(3),壳体(1)的另一侧壁的开口上安装监测器(4),壳体(1)的内部分别连接第一芯体(11)、第二芯体(12)和第三芯体(13);/n所述三相绝缘盆子(2)位于第一芯体(11)、第二芯体(12)和第三芯体(13)的正上方连接对应的上屏蔽罩(21),上屏蔽罩(21)内均安装弹簧触指(5);/n所述第一芯体(11)、第二芯体(12)和第三芯体(13)的顶端上分别安装第一下屏蔽罩(111)、第二下屏蔽罩(121)和第三下屏蔽罩(131),第一下屏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带断口避雷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端通过螺栓安装密封的三相绝缘盆子(2),壳体(1)的一侧壁的开口撒上连接防爆装置(3),壳体(1)的另一侧壁的开口上安装监测器(4),壳体(1)的内部分别连接第一芯体(11)、第二芯体(12)和第三芯体(13);
所述三相绝缘盆子(2)位于第一芯体(11)、第二芯体(12)和第三芯体(13)的正上方连接对应的上屏蔽罩(21),上屏蔽罩(21)内均安装弹簧触指(5);
所述第一芯体(11)、第二芯体(12)和第三芯体(13)的顶端上分别安装第一下屏蔽罩(111)、第二下屏蔽罩(121)和第三下屏蔽罩(131),第一下屏蔽罩(111)、第二下屏蔽罩(121)和第三下屏蔽罩(131)的顶端上均固定导体(6)以及包覆在导体(6)外部的开关盒(61),第一下屏蔽罩(111)、第二下屏蔽罩(121)和第三下屏蔽罩(131)上方的开关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真真于文虎郭彦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吴淞电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