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单通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30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单通避雷器,其各电阻阀片外周阵列有多条导气槽,各导气槽组成多条导气通道,下电极与位于最底端的电阻阀片相抵接并裸露于硅胶套外,下电极和胶套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空腔,各导气通道与空腔相贯通,下电极的中部具有一凹环,凹环上套置有一无纺布环,无纺布环的外侧与胶套的内壁相抵接定位在下电极的中部,无纺布环内填充有遇热可释放大量气体的化学材料,下电极通过一底盖限位于胶套下端,底盖的中部具有一硅胶垫,硅胶垫与下电极的底部相抵接,底盖扣置于胶套下端,接线端子的下端还连接有接地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更为有效的保证电网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单通避雷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单通避雷器。
技术介绍
公告号为CN201251972Y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将单通套管接头和肘形避雷器组合为一体的组合体,可节约环网柜高压电器可拔插连接系统的空间和费用;但是,该装置没有设计脱离机构,当受到强雷击或其他原因引起电阻阀片瞬间部分或全部损坏时,会导致因避雷器损坏而发生爆炸或电力系统永久接地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单通避雷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单通避雷器,包括胶套和避雷器芯子,所述避雷器芯子安装于胶套的下端,所述胶套上部为导电杆安装腔和灭弧管安装腔,所述避雷器芯子的顶部通过弹簧、顶块与铜鼻相抵接,所述避雷器芯子包括硅胶套、上电极、多片电阻阀片和下电极,各所述电阻阀片外周阵列有多条导气槽,各所述导气槽组成多条导气通道,所述下电极与位于最底端的电阻阀片相抵接并裸露于硅胶套外,所述下电极和胶套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空腔,各所述导气通道与空腔相贯通,所述下电极的中部具有一凹环,所述凹环上套置有一无纺布环,所述无纺布环的外侧与胶套的内壁相抵接定位在下电极的中部,所述无纺布环内填充有遇热可释放大量气体的化学材料,所述下电极通过一底盖限位于胶套下端,所述底盖的中部具有一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与下电极的底部相抵接,所述底盖扣置于胶套下端,接线端子穿过底盖、硅胶垫与下电极相螺接,接线端子的下端还连接有接地线。进一步的,所述硅胶套将上电极和电阻阀片包覆于内,所述硅胶套顶部设置有一孔,所述上电极与弹簧的底部相抵接。进一步的,所述底盖的外周具有一圈凸檐,所述凸檐的内壁上具有多道限位环,所述胶套下端具有多圈与所述限位环相对应的凸环,所述限位环与凸环相匹配对底盖进行定位。进一步的,所述上电极上具有与各导气通道相贯通的凹槽,所述铜鼻朝向导电杆的一侧具有一出气孔,凹槽通过铜鼻内放置弹簧的腔体与出气孔相连通,所述出气孔上还设置有一填充有变压器油的胶囊,所述胶囊外侧的出气孔端部还设有一锐利的尖刺。进一步的,所述变压器油内还混合有色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了双重的脱离机构,可有效防止因避雷器损坏而发生爆炸或电力系统永久接地的故障,更为有效的保证电网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单通避雷器,包括胶套1和避雷器芯子,所述避雷器芯子安装于胶套1的下端,所述胶套1上部为导电杆安装腔2和灭弧管安装腔3,导电杆安装腔2内设有导电杆,灭弧管安装腔3内设有灭弧管,所述导电杆和灭弧管通过铜鼻4相连接,所述避雷器芯子的顶部通过弹簧5、顶块6与铜鼻4相抵接;所述避雷器芯子包括硅胶套7、上电极8、多片电阻阀片9和下电极10,所述硅胶套7将上电极8和电阻阀片9包覆于内,所述硅胶套7顶部设置有一孔,所述上电极8与弹簧5的底部相抵接,各所述电阻阀片9外周阵列有多条导气槽,各所述导气槽组成多条导气通道11,所述下电极10与位于最底端的电阻阀片9相抵接并裸露于硅胶套7外,所述下电极10和胶套1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空腔12,各所述导气通道11与空腔12相贯通,所述下电极10的中部具有一凹环,所述凹环上套置有一无纺布环13,所述无纺布环13的外侧与胶套1的内壁相抵接定位在下电极10的中部,所述无纺布环13内填充有化学材料14,所述化学材料14件具体为炸药,其加热至一定的温度后可发生反应同时释放大量气体;所述下电极10通过一底盖15限位于胶套1下端,所述底盖15的中部具有一硅胶垫16,所述硅胶垫16与下电极10的底部相抵接,一方面起到绝缘和顶紧下电极10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潮气进入胶套1内;所述底盖15的外周具有一圈凸檐17,所述凸檐17的内壁上具有多道限位环18,所述胶套1下端具有多圈与所述限位环18相对应的凸环19,所述底盖15扣置于胶套1下端,所述限位环18与凸环19相匹配对底盖15进行定位,接线端子20穿过底盖15、硅胶垫16与下电极10相螺接,接线端子20的下端还连接有接地线21;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当受到强雷击或其他原因引起电阻阀片9瞬间部分或全部损坏时,或在电阻阀片9和硅胶套7之间的间隙处发生闪络时,工频电流持续通过避雷器,在电阻阀片9和硅胶套7之间将产生高温高压气体,该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导气通道11输送向空腔12,无纺布环13内的化学材料14在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下进一步快速释放大量气体,从而将底盖15、下电极10连同接地线21弹出胶套1,保证电网安全,防止因避雷器损坏而发生爆炸或电力系统永久接地的故障;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上电极8上具有与各导气通道11相贯通的凹槽22,所述铜鼻4朝向导电杆的一侧具有一出气孔23,凹槽22通过铜鼻4内放置弹簧5的腔体与出气孔23相连通,所述出气孔23上还设置有一填充有变压器油的胶囊,所述变压器油内混合有色素,所述胶囊外侧的出气孔23端部还设有一锐利的尖刺;当受到强雷击或其他原因引起电阻阀片9瞬间部分或全部损坏,空腔12内的气压急剧增强时,即使底盖15因受其他因素影响无法顺利弹出,气体会反向向上导向出气孔23,进而推动接头,使接头内的触杆与导电杆产生松动,强制分离接头和避雷器,同时,胶囊被推动的过程中被尖刺滑破,带颜色的变压器油在气流作用下喷出接头和胶套1的连接处,便于维护人员发现异常;而正常情况下,由于接头和胶套1连接处的阻力大于底盖15和胶套1连接处的阻力,底盖15必然率先弹出。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单通避雷器,包括胶套和避雷器芯子,所述避雷器芯子安装于胶套的下端,所述胶套上部为导电杆安装腔和灭弧管安装腔,所述避雷器芯子的顶部通过弹簧、顶块与铜鼻相抵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芯子包括硅胶套、上电极、多片电阻阀片和下电极,各所述电阻阀片外周阵列有多条导气槽,各所述导气槽组成多条导气通道,所述下电极与位于最底端的电阻阀片相抵接并裸露于硅胶套外,所述下电极和胶套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空腔,各所述导气通道与空腔相贯通,所述下电极的中部具有一凹环,所述凹环上套置有一无纺布环,所述无纺布环的外侧与胶套的内壁相抵接定位在下电极的中部,所述无纺布环内填充有遇热可释放大量气体的化学材料,所述下电极通过一底盖限位于胶套下端,所述底盖的中部具有一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与下电极的底部相抵接,所述底盖扣置于胶套下端,接线端子穿过底盖、硅胶垫与下电极相螺接,接线端子的下端还连接有接地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单通避雷器,包括胶套和避雷器芯子,所述避雷器芯子安装于胶套的下端,所述胶套上部为导电杆安装腔和灭弧管安装腔,所述避雷器芯子的顶部通过弹簧、顶块与铜鼻相抵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芯子包括硅胶套、上电极、多片电阻阀片和下电极,各所述电阻阀片外周阵列有多条导气槽,各所述导气槽组成多条导气通道,所述下电极与位于最底端的电阻阀片相抵接并裸露于硅胶套外,所述下电极和胶套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空腔,各所述导气通道与空腔相贯通,所述下电极的中部具有一凹环,所述凹环上套置有一无纺布环,所述无纺布环的外侧与胶套的内壁相抵接定位在下电极的中部,所述无纺布环内填充有遇热可释放大量气体的化学材料,所述下电极通过一底盖限位于胶套下端,所述底盖的中部具有一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与下电极的底部相抵接,所述底盖扣置于胶套下端,接线端子穿过底盖、硅胶垫与下电极相螺接,接线端子的下端还连接有接地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小华陈约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以诺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