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铠装型分支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652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铠装型分支电缆,它包括主干电缆和分支电缆,它们通过连接体相连,所述主干电缆包括主干导体,在所述主干导体外部设有耐火层,在所述耐火层外部设有主绝缘层,若干主绝缘线芯外切设置,在它们间隙及外部设有填充层,在所述填充层外部设有包带层,在所述包带层外部设有内护套,在所述内护套外部设有铠装层,在所述铠装层外部设有金属带,在所述金属带外部设有外护套,所述分支电缆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分支导体、分绝缘层和分支电缆护套,所述主干导体和分支导体通过金具压接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用截断铠装层,保证铠装的完整性,在应用时如果需要受力,主要是主干电缆受力,分支电缆主要起配电作用,节约成本,使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铠装型分支电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涉及一种分支电缆。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分支电缆主要是指在生产厂将用于分配供电的分支电缆连接到输入供电的主干电缆上,使主干电缆与分支电缆成为一个整体,便于电缆安装敷设,不需要在安装现场做接头。在生产厂将分支电缆与主干电缆连接在一起时,一般需要在连接处将主干电缆导体外的所有结构剥除,将主干电缆导体与分支电缆导体采用压接金具连接,然后绕包绝缘带,然后采用注塑的方式将主干与分支电缆连接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因为普通铠装层如果被截断,将无法再接续,故而分支电缆一般不做铠装型。这样,当电缆需要受外力时,普通的分支电缆就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铠装型分支电缆,其主干电缆带铠装结构,在制作分支电缆与主干电缆连接的连接体时,不用截断铠装层,保证铠装的完整性,在应用时如果需要受力,主要是主干电缆受力,分支电缆主要起配电作用,节约成本,使用可靠。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铠装型分支电缆,它包括主干电缆和分支电缆,它们通过连接体相连,所述主干电缆包括主干导体,在所述主干导体外部设有耐火层,在所述耐火层外部设有主绝缘层,所述主干导体、耐火层和主绝缘层组成主绝缘线芯,若干主绝缘线芯外切设置,在它们间隙及外部设有填充层,在所述填充层外部设有包带层,在所述包带层外部设有内护套,在所述内护套外部设有铠装层,在所述铠装层外部设有金属带,在所述金属带外部设有外护套,所述分支电缆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分支导体、分绝缘层和分支电缆护套,所述主干导体和分支导体通过金具压接相连。优选地,所述主干导体和分支导体都采用紧压圆形铜导体结构。优选地,所述耐火层由双层云母带重叠绕包而成,重叠率不小于30%。优选地,所述主绝缘层和分绝缘层都为交联聚乙烯层,它们的绝缘厚度都不小于0.70mm。优选地,所述填充层采用无卤玻璃丝绳,所述包带层为无卤低烟高阻燃带。优选地,所述内护套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其厚度不小于1.2mm,所述外护套为高阻燃无卤低烟聚烯烃层,其氧指数大于35,厚度不小于1.8mm。优选地,所述铠装层为铝合金丝铠装层。优选地,所述金属带为铝合金带,其宽度为0.8-1.5mm。优选地,所述金具为铜金具。优选地,所述连接体由无卤阻燃聚烯烃通过模具注塑而成。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技术整体结构设置合理,主干电缆采用铝合金丝铠装,铠装形式为波浪形,每间隔一段采用铝合金带扎紧,铝合金丝具有一定的伸长率,在制作连接体时,去除此处的铝合金扎带,将铝合金丝拉开与主干电缆形成一定的间距,留出空间,便于将主干电缆导体与分支电缆的导体压接,而铝合金丝不用截断,完成压接后,将铝合金丝以一定的角度拉回服帖到主干电缆上,然后完成注塑,将主干电缆与分支电缆完全连接在一起,主干与分支电缆均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无卤低烟聚烯烃护套,连接体注塑采用绝缘性的无卤低烟聚烯烃料,保证连接体具有一定的绝缘性能,提高电缆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主干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铠装层设置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铠装型分支电缆,它包括主干电缆1和分支电缆2,它们通过连接体3相连,所述连接体3由无卤阻燃聚烯烃通过模具注塑而成,所述主干电缆1包括主干导体4,在所述主干导体4外部设有耐火层5,所述耐火层5由双层云母带重叠绕包而成,重叠率不小于30%,在所述耐火层5外部设有主绝缘层6,所述主干导体4、耐火层5和主绝缘层6组成主绝缘线芯,五根主绝缘线芯外切设置,在它们间隙及外部设有填充层7,所述填充层7采用无卤玻璃丝绳,在所述填充层7外部设有包带层8,所述包带层8为无卤低烟高阻燃带,在所述包带层8外部设有内护套9,所述内护套9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层,其厚度不小于1.2mm,在所述内护套9外部设有铠装层10,所述铠装层10为铝合金丝铠装层,在所述铠装层10外部设有金属带11,所述金属带11为铝合金带,其宽度为0.8-1.5mm,在所述金属带11外部设有外护套12,所述外护套12为高阻燃无卤低烟聚烯烃层,其氧指数大于35,厚度不小于1.8mm,所述分支电缆2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分支导体13、分绝缘层14和分支电缆护套15,所述主绝缘层6和分绝缘层14都为交联聚乙烯层,它们的绝缘厚度都不小于0.70mm,所述主干导体4和分支导体13通过金具16压接相连,所述金具16为铜金具,所述主干导体4和分支导体13都采用紧压圆形铜导体结构。本技术整体结构设置合理,主干电缆采用铝合金丝铠装,铠装形式为波浪形,每间隔一段采用铝合金带扎紧,铝合金丝具有一定的伸长率,在制作连接体时,去除此处的铝合金扎带,将铝合金丝拉开与主干电缆形成一定的间距,留出空间,便于将主干电缆导体与分支电缆的导体压接,而铝合金丝不用截断,完成压接后,将铝合金丝以一定的角度拉回服帖到主干电缆上,然后完成注塑,将主干电缆与分支电缆完全连接在一起,主干与分支电缆均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无卤低烟聚烯烃护套,连接体注塑采用绝缘性的无卤低烟聚烯烃料,保证连接体具有一定的绝缘性能,提高电缆的使用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铠装型分支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干电缆(1)和分支电缆(2),它们通过连接体(3)相连,所述主干电缆(1)包括主干导体(4),在所述主干导体(4)外部设有耐火层(5),在所述耐火层(5)外部设有主绝缘层(6),所述主干导体(4)、耐火层(5)和主绝缘层(6)组成主绝缘线芯,若干主绝缘线芯外切设置,在它们间隙及外部设有填充层(7),在所述填充层(7)外部设有包带层(8),在所述包带层(8)外部设有内护套(9),在所述内护套(9)外部设有铠装层(10),在所述铠装层(10)外部设有金属带(11),在所述金属带(11)外部设有外护套(12),所述分支电缆(2)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分支导体(13)、分绝缘层(14)和分支电缆护套(15),所述主干导体(4)和分支导体(13)通过金具(16)压接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铠装型分支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干电缆(1)和分支电缆(2),它们通过连接体(3)相连,所述主干电缆(1)包括主干导体(4),在所述主干导体(4)外部设有耐火层(5),在所述耐火层(5)外部设有主绝缘层(6),所述主干导体(4)、耐火层(5)和主绝缘层(6)组成主绝缘线芯,若干主绝缘线芯外切设置,在它们间隙及外部设有填充层(7),在所述填充层(7)外部设有包带层(8),在所述包带层(8)外部设有内护套(9),在所述内护套(9)外部设有铠装层(10),在所述铠装层(10)外部设有金属带(11),在所述金属带(11)外部设有外护套(12),所述分支电缆(2)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分支导体(13)、分绝缘层(14)和分支电缆护套(15),所述主干导体(4)和分支导体(13)通过金具(16)压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铠装型分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导体(4)和分支导体(13)都采用紧压圆形铜导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铠装型分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层(5)由双层云母带重叠绕包而成,重叠率不小于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涛孙晓东石海徐兴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宝安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