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队追踪管理多用途线束
本技术涉及线束
,尤其涉及一种车队追踪管理多用途线束。
技术介绍
平时车队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车辆的位置进行追踪管理,这就需要铺设较多的线束来解决这个问题,在现代汽车上,电子控制系统与线束有着密切关系,有人曾经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微机相当于人脑,传感器相当于感觉器官,执行元件相当于运动器管,那么线束就是神经和血管了。传统的用于车辆追踪管理的线束在安装的过程中,线束头只能固定较少的传输线,只能通过增加线束头来加大传输线的数量,这样会导致线束较为散乱,不利于多用途使用,同时传统的线束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于温度得不到监测,如果温度较高可能会引起失火,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队追踪管理多用途线束,通过设置第一线束横杆、第二线束横杆、第三线束横杆、第一圆形凹槽、第二圆形凹槽、温度传感器、第一螺栓、微型处理器和喇叭解决了线束在安装的过程中,线束头只能固定较少的传输线,只能通过增加线束头来加大传输线的数量,这样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队追踪管理多用途线束,包括第一线束框架(1)和第二线束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框架(1)和第二线束框架(2)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线束横杆(3)、第二线束横杆(4)和第三线束横杆(5),且第一线束横杆(3)和第二线束横杆(4)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圆形凹槽(6)和第二圆形凹槽(7),所述第一圆形凹槽(6)和第二圆形凹槽(7)内侧卡接有第一传输线(8)和第二传输线(9),且第三线束横杆(5)下方设置的矩形安装架(11)左右两侧与第一线束框架(1)和第二线束框架(2)内侧进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队追踪管理多用途线束,包括第一线束框架(1)和第二线束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框架(1)和第二线束框架(2)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第一线束横杆(3)、第二线束横杆(4)和第三线束横杆(5),且第一线束横杆(3)和第二线束横杆(4)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圆形凹槽(6)和第二圆形凹槽(7),所述第一圆形凹槽(6)和第二圆形凹槽(7)内侧卡接有第一传输线(8)和第二传输线(9),且第三线束横杆(5)下方设置的矩形安装架(11)左右两侧与第一线束框架(1)和第二线束框架(2)内侧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队追踪管理多用途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束框架(1)左右两侧依次固定有第一矩形块(12)和第二矩形块(16),且第一线束框架(1)上表面开设的圆形孔(13)内设置有第一螺栓(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队追踪管理多用途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孔(13)内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讯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