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片物理防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60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芯片物理防护电路,电路中N个移位寄存器形成串联结构;每个移位寄存器的Q端均连接一个反向器和一条顶层金属网线;每个异或门的输入连接反向器的输出和一条顶层金属网线的输出,异或门的输出连接与门的输入;每个异或非门的输入连接一条顶层金属网线的输出、反向器的输出和芯片关键工作信号;与门将N个异或门的输出相与后输入总锁存器的D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一级的顶层金属网线和其输入信号的反进行异或,避免攻击者在每个异或门的输入端进行电路修补,导致检测失效;每一级顶层金属网线、其输入信号反与芯片内部关键工作信号进行异或非运算,避免被非法窃取正常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片物理防护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芯片物理防护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与个人信息相关电子产品的日益广泛应用,针对存储个人信息、隐私、密码等数据的芯片的安全设计技术逐步受到重视。由于芯片内的数据存储必须依赖与内部的物理介质,而针对这些芯片存储介质的一些物理攻击技术,也逐渐被一些非法攻击者掌握,使得芯片的安全性受到严重挑战。目前一种有效的攻击方式是侵入式攻击:攻击者使用激光技术或者聚焦离子束(FIB:FocusedIonBeam)等方法和技术,将芯片的内部信号暴露到表面,使用探针技术,将信号引到接收设备上,然后攻击者就可以读取内部机密信息,或者将修改的数据注入芯片。为了防止上述物理攻击,芯片设计厂商提出了版图保护电路的概念,即在有效电路的版图金属层次上,再增加一层防护层金属(Shield)和相关版图保护电路,该防护层的信号线受到持续的监控,一旦该信号被破坏,芯片会自动开启报警电路,实行电路自我毁坏,防止非法操控数据。图1所示的是一个常用的版图保护电路结构,以8条顶层金属网线15结构为例,数据经8个锁存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芯片物理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移位寄存器、N个反向器、N个异或门、N个异或非门、M个与门和总锁存器,其中,/n前一个移位寄存器的Q端与下一个移位寄存器的D端连接,N个移位寄存器形成串联结构,排在首位的移位寄存器的D端输入数据;每个移位寄存器的Q端均连接一个反向器和一条顶层金属网线;每个异或门的输入连接反向器的输出和一条顶层金属网线的输出,异或门的输出连接与门的输入;每个异或非门的输入连接一条顶层金属网线的输出、反向器的输出和芯片关键工作信号,记为Ksig_i[i],i=0~N-1,异或非门的输出记为Ksig_o[i],i=0~N-1;所述与门将N个异或门的输出相与后输入所述总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片物理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移位寄存器、N个反向器、N个异或门、N个异或非门、M个与门和总锁存器,其中,
前一个移位寄存器的Q端与下一个移位寄存器的D端连接,N个移位寄存器形成串联结构,排在首位的移位寄存器的D端输入数据;每个移位寄存器的Q端均连接一个反向器和一条顶层金属网线;每个异或门的输入连接反向器的输出和一条顶层金属网线的输出,异或门的输出连接与门的输入;每个异或非门的输入连接一条顶层金属网线的输出、反向器的输出和芯片关键工作信号,记为Ksig_i[i],i=0~N-1,异或非门的输出记为Ksig_o[i],i=0~N-1;所述与门将N个异或门的输出相与后输入所述总锁存器的D端,记为Check_D,总锁存器的Q端记为Check_Q;
所述与门的输出与总锁存器的D端采用底层金属连线;
所述异或非门的输入和输出金属连线均采用底层金属连线。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君明洪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坚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