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智能配网闲置电力电缆管道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452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字智能配网闲置电力电缆管道检测系统,属于一种管道检测类设施。一种数字智能配网闲置电力电缆管道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RTK处理系统和控制终端,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摄像头、激光测距仪和超声波测距仪,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控制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激光测距仪和超声波测距仪分别与所述RTK处理系统连接,所述RTK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终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终端实时显示管道内的情况,并提供堵塞处准确的位置信息,便于检修人员查看,保证了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字智能配网闲置电力电缆管道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缆管道检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数字智能配网闲置电力电缆管道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配电网主要采用地下管廊和管道的敷设方式,但有部分备用电缆管道未敷设电缆,属于闲置状态,管道长久闲置会造成各种问题。例如:闲置管道及电缆井可能由于其他单位不当的施工而造成破坏;由于无检测手段,运维人员无法确定管道内情况,造成计划性工程取消;在紧急抢修作业中,若闲置管道堵塞无法使用,会延长抢修进度和送电时间。因此需要定期对闲置管道进行检测,以保证闲置管道的后续使用。目前常规使用的管道探测方法仍然是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即“穿管探测”作业,此种探测方式,由于缺少线缆管道准确定位和线缆管道的具体情况,检修人员在此前提下作业,可能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鉴于此,提供一种闲置管道定位管理的检测工具,以提高闲置管道检测的安全性,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智能配网闲置电力电缆管道检测系统,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数字智能配网闲置电力电缆管道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RTK处理系统和控制终端,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摄像头、激光测距仪和超声波测距仪,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控制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激光测距仪和超声波测距仪分别与所述RTK处理系统连接,所述RTK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终端的输入端连接;可选的,数字智能配网闲置电力电缆管道检测系统还包括储存装置,所述储存装置与所述控制终端的数据输出端连接。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手持杆和把手部,所述手持杆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检测装置壳体上,所述把手部连接于所述检测装置壳体的侧部。可选的,所述手持杆为可伸缩杆。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电源,所述激光测距仪、所述摄像头和所述超声波测距仪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连接。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LED灯,所述LED灯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与所述摄像头同一侧;所述摄像头运行时,所述LED灯开启。可选的,还包括Wi-Fi模块,所述摄像头通过所述Wi-Fi模块与所述控制终端无线连接。可选的,所述控制终端为平板电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电力电缆管道进行检测作业时,摄像头对管道内进行图像拍摄并将拍摄信息上传到显示终端实时显示,检修人员通过拍摄信息判断管道是否堵塞,再开启激光测距仪和超声波测距仪工作,激光测距仪和超声波测距仪结合使用测量得到堵塞处到管道口的距离,并将所测堵塞处到管道口的距离上传到RTK处理系统,RTK处理系统结合GPS地理信息系统和堵塞处到管道口的距离,通过计算得到管道位置信息以及堵塞处在管道内的位置信息,实现管道内堵塞处位置信息的测量,检修人员无需进入管道内,保证了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数字智能配网闲置电力电缆管道检测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数字智能配网闲置电力电缆管道检测系统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数字智能配网闲置电力电缆管道检测系统检测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图示说明:检测装置1、RTK处理系统2、控制终端3、摄像头11、超声波测距仪12、激光测距仪13、电源装置14、手持杆15、把手部16、LED灯17、储存装置3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字智能配网闲置电力电缆管道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1、RTK处理系统2、Wi-Fi模块和控制终端3,检测装置1包括摄像头11、超声波测距仪12、激光测距仪13和电源装置14,激光测距仪13、摄像头11和超声波测距仪12分别与电源装置14电连接,电源装置用于对摄像头11、超声波测距仪12、激光测距仪13进行供电,电源装置为锂电池或有线插头。激光测距仪13、摄像头11和超声波测距仪12均通过Wi-Fi模块与控制终端3无线连接,控制终端3为平板电脑,摄像头11所拍摄的图像在平板电脑的显示屏上呈现给用户;平板电脑上设置有APP,操作人员可通过APP控制激光测距仪13、摄像头11和超声波测距仪12运行。激光测距仪13和超声波测距仪12分别与RTK处理系统2连接,RTK处理系统2的输出端与控制终端3的输入端连接;其中,RTK是指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的结合,实时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将激光测距仪13和超声波测距仪12所测得的堵塞处到管道口的距离传输到RTK处理系统,并结合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求差解计算得到堵塞处具体的地理坐标。RTK处理系统2用于对激光测距仪13和超声波测距仪12所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得到数据处理结果,数据处理结果通过平板电脑的显示屏呈现给检修人员,控制终端的数据输入端接收摄像头11的拍摄信息和RTK处理系统2所得的堵塞处位置信息,并传输到储存装置32,储存装置32对摄像头11的拍摄信息和RTK处理系统2所得的堵塞处位置信息进行数据存储,实现系统信息化管理。超声波测距仪12包括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从超声波发射超声波,到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到反弹回来的超声波,两者的时间差与超声波传播速度乘积的一半,即为测量管道口到堵塞处的距离;激光测距仪13包括激光接收器和激光发射器,从激光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字智能配网闲置电力电缆管道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装置(1)、RTK处理系统(2)和控制终端(3),所述检测装置(1)包括壳体、摄像头(11)、激光测距仪(12)和超声波测距仪(13),所述摄像头(11)与所述控制终端(3)通信连接;/n所述激光测距仪(12)和超声波测距仪(13)分别与所述RTK处理系统(2)连接,所述RTK处理系统(2)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终端(3)的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智能配网闲置电力电缆管道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装置(1)、RTK处理系统(2)和控制终端(3),所述检测装置(1)包括壳体、摄像头(11)、激光测距仪(12)和超声波测距仪(13),所述摄像头(11)与所述控制终端(3)通信连接;
所述激光测距仪(12)和超声波测距仪(13)分别与所述RTK处理系统(2)连接,所述RTK处理系统(2)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终端(3)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智能配网闲置电力电缆管道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存装置(31),所述储存装置(31)与所述控制终端(3)的数据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智能配网闲置电力电缆管道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1)还包括手持杆(15)和把手部(16),所述手持杆(15)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检测装置(1)壳体上,所述把手部(16)连接于所述检测装置(1)壳体的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文仲曾家贞庄清涛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