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炉除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42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冶金除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弧炉除尘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弧炉除尘工艺主体设备包括与电弧炉顺次连通的燃烧室、降温系统和耐高温超净脉冲除尘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幅放宽了烟气的降温要求,简化了工艺流程,机力风冷及混冷风降温等不再是除尘系统中必备的处理环节,降低了系统的总烟气量,从而大大减少建设费用及后期运行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弧炉除尘设备
本技术属于冶金除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弧炉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常规的电弧炉除尘系统主要用于去除电弧炉炉盖四孔排出的高温烟气及电炉车间屋顶罩烟气。其中,电弧炉炉盖四孔排出的高温烟气由电弧炉内的废钢及新加铁水被电极加热熔融后产生,废钢中的可燃物质及铁水中的碳被吹入的氧气氧化燃烧产生大量的热能及粉尘,温度可达1400℃~1600℃;电炉车间屋顶罩烟气包括电弧炉加料时无法捕集的烟气,以及电炉冶炼时由炉盖缝隙逃逸的烟气。屋顶罩烟气虽然温度不高但风量可观。以某钢厂90t电炉除尘为例,其除尘工艺为四孔排烟与车间屋顶罩排烟相结合的捕集方式。电弧炉四孔排烟风量初始为730000m3/h,温度1400℃,经水冷燃烧室、水冷烟道降温冷却后风量降为360000m3/h,温度550℃。由于水冷烟道降温效率降低,因此增设了风冷器降温,降温后风量为300000m3/h,温度400℃。为满足除尘器入口不高于120℃的温度要求,屋顶罩的混风风量设计为1000000m3/h,温度50℃,最终除尘系统的总风量达到了1300000m3/h,引风机配套两台并联的高压电机,额定功率达到5000kW。现有技术采用上述工艺流程进行电弧炉除尘。虽然烟气烟囱排放及无组织排放达标,但是能耗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弧炉除尘设备。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弧炉除尘设备,其包括与电弧炉顺次连通的燃烧室、降温系统和耐高温超净脉冲除尘器,所述耐高温超净脉冲除尘器包括脉冲清灰系统和过滤系统,其中,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多组相互并联的过滤单元,每个过滤单元包括壳体、灰斗和陶瓷滤筒,其中,所述壳体的下部与所述灰斗的上部连通,所述灰斗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且所述壳体的出风口与所述灰斗的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壳体的内部水平设置有花板,所述花板将所述壳体分隔成上部的净气室和下部的过滤室;多根陶瓷滤筒呈矩阵式分布,所述陶瓷滤筒的出气端嵌入所述花板内,并与所述净气室连通,且所述陶瓷滤筒的进气端与所述过滤室连通;相邻陶瓷滤筒之间的距离为30~50mm。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弧炉除尘设备,其中,所述燃烧室通过水冷滑套与电弧炉四孔连接。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弧炉除尘设备,还包括车间屋顶罩,所述车间屋顶罩罩设在所述电弧炉的顶部。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弧炉除尘设备,所述水冷烟道与余热锅炉连通。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弧炉除尘设备,所述降温系统包括水冷烟道、冷却塔和冷却水,所述冷却水在水冷烟道与冷却塔之间循环流通。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弧炉除尘设备,所述降温系统包括余热锅炉,用以将燃烧室排出的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对于燃烧室排出的高温烟气,本技术的降温系统采用两种降温方式,一种方式采用水冷烟道冷却烟气,水冷管内的冷却水被烟气加热后再通过冷却塔冷却,循环利用,热能没有得到回收;第二种方式,采用余热锅炉收集热量,烟气中的热可被用于余热发电,从而可以回收利用热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处理工业电弧炉烟尘的除尘设备。本技术省略了现有的电弧炉除尘工艺中的机电风冷、混风降温装置,使用了耐高温超净脉冲除尘器,该耐高温超净脉冲除尘器采用耐高温的高效陶瓷纤维滤料,陶瓷滤筒结构强度可达15kg/cm,单根陶瓷滤筒的过滤面积可实现1.84m2,因此,可以有效过滤烟尘。陶瓷滤筒之间的距离小于50mm,不但能够有效的防止陶瓷滤筒间相互碰撞造成破损,而且可以有效的控制设备的占地面积。本技术的主抽风机的全压可控制在5000Pa以内,以某钢厂90t电弧炉除尘设备为例,现有除尘设备的总风量为1300000m3/h,除尘器入口烟气温度上限为120℃,风机所配高压电机总额定功率为5000kW,而使用本技术的电弧炉烟尘除尘设备可将总风量降低至300000m3/h,除尘器入口温度为400℃,风机所配电机额定功率不超过1200kW,不但节约能源,而且能够将余热回收利用。利用本技术的电弧炉除尘设备处理电弧炉的烟气后,排放浓度≤5mg/Nm3,最低可达到1mg/Nm3,达到超净排放要求,满足超净排放要求;提高了除尘工艺的温度上限,净化后烟气温度由低于100℃提升至300℃以上,热值很高,可送至其他用户进行余热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弧炉除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弧炉除尘设备中的除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电弧炉;2-四孔弯头;3-水冷滑套;4-燃烧室;5-水冷烟道;6-余热锅炉;7-除尘管道;8-耐高温超净脉冲除尘器;81-净气室;82-过滤室;83-灰斗;84-陶瓷滤筒;85-花板;86-进风口;87-出风口;89-壳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电弧炉除尘设备,包括顺次连通的电弧炉1、燃烧室4、水冷烟道5和耐高温超净脉冲除尘器8,所述耐高温超净脉冲除尘器8的过滤方式为外滤式,所述耐高温超净脉冲除尘器的清灰方式为脉冲清尘。所述电弧炉1与所述燃烧室4通过四孔弯头2、水冷滑套3连通。对于燃烧室排出的高温烟气,本技术的降温系统提供两种降温方式,一种方式为如上所述的采用水冷烟道冷却烟气,水冷管内的冷却水被烟气加热后再通过冷却塔冷却,循环利用,热能没有得到回收;第二种方式,采用余热锅炉收集热量,烟气中进入余热锅炉6,其中的热能可被用于余热发电,从而可以回收利用热能。电弧炉1内的烟气由于负压作用,经四孔弯头2抽出进入燃烧室4,在燃烧室4内经过充分燃烧及大颗粒粉尘沉降,进入水冷烟道5。经过水冷烟道5降温及余热锅炉6换热,使烟气温度降至300℃~600℃范围内。本技术的电弧炉除尘设备中的燃烧室4,又称沉降室,主要作用是通过从水冷滑套3的入口间隙引入空气,使烟气中的残留CO在燃烧室内充分燃烧,并沉降烟气中的大颗粒粉尘。燃烧室4可按需要设计为由水冷管密集排列布置构成的水冷式燃烧室,或由耐热材料砌筑而成的耐热式燃烧室。根据控制烟气所需的流动速度和停留时间,进而决定燃烧室的流通界面及高度。其中,烟气流速越慢,停留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大颗粒粉尘的沉降及CO的燃烧。以某钢厂90t电弧炉除尘设备为例,燃烧室内烟气量为730000m3/h,烟气温度为1400℃。烟气再经耐高温超净脉冲除尘器8净化处理后直接经主抽风机、消声器及烟囱外排至大气。所述耐高温超净脉冲除尘器8包括脉冲清灰系统和过滤系统。如图2所示,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多组相互并联的除尘单元,每个所述除尘单元包括壳体89和灰斗83,所述壳体89的下部与所述灰斗83的上部连通,所述灰斗83的形状为漏斗形,所述灰斗上开设有进风口86,所述壳体89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87,且所述出风口87与所述进风口86相对设置;所述壳体89的内部水平设置有花板85,所述花板85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弧炉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弧炉除尘设备包括与电弧炉顺次连通的燃烧室、降温系统和耐高温超净脉冲除尘器,所述耐高温超净脉冲除尘器包括脉冲清灰系统和过滤系统,其中,/n所述降温系统包括水冷烟道、余热锅炉、冷却塔和冷却水,所述冷却水在水冷烟道与冷却塔之间循环流通,水冷烟道与余热锅炉连通,所述余热锅炉,用以将燃烧室排出的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n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多组并联的过滤单元,每个过滤单元包括壳体、灰斗和陶瓷滤筒,/n所述壳体的下部与所述灰斗的上部连通,所述灰斗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且所述壳体的出风口与所述灰斗的进风口相对设置;/n所述壳体的内部水平设置有花板,所述花板将所述壳体分隔成上部的净气室和下部的过滤室;/n多根陶瓷滤筒呈矩阵式分布,所述陶瓷滤筒的出气端嵌入所述花板内,并与所述净气室连通,且所述陶瓷滤筒的进气端与所述过滤室连通;/n相邻陶瓷滤筒之间的距离为30~5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弧炉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弧炉除尘设备包括与电弧炉顺次连通的燃烧室、降温系统和耐高温超净脉冲除尘器,所述耐高温超净脉冲除尘器包括脉冲清灰系统和过滤系统,其中,
所述降温系统包括水冷烟道、余热锅炉、冷却塔和冷却水,所述冷却水在水冷烟道与冷却塔之间循环流通,水冷烟道与余热锅炉连通,所述余热锅炉,用以将燃烧室排出的烟气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多组并联的过滤单元,每个过滤单元包括壳体、灰斗和陶瓷滤筒,
所述壳体的下部与所述灰斗的上部连通,所述灰斗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且所述壳体的出风口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韩志强邹元龙李钰曾正强李乌龙贾博中张甍李萌李石雷穆倩孟祥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鑫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