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回水可变的混水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360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回水可变的混水机组,在混水机组A模块的一次侧供水管、二次侧供水管的连接处与一次侧回水管、二次侧回水管的连接处之间连接有用户管网平衡管;B模块的上部管依次连接高层用户、低层用户和下部管;在A模块与B模块之间接入换向电磁阀;二次侧供水管、二次侧回水管在换向电磁阀的不同工作状态下分别与上部管、下部管交替连通。使得换向电磁阀在两种工作状态S1、S2之间做定频切换或者根据用户室内温度的自动切换,通过一定的频率切换水流的方向,以使高层用户和低层用户得到的供暖效果相同,在特殊时间段,如夜晚时办公楼高层无人,底层值班人员较多,可以切换水流方向,变为整栋楼下供上回的供暖的方式,大大降低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回水可变的混水机组
本技术涉及集中供暖系统
,尤其是一种供回水可变的混水机组。
技术介绍
集中供暖是指由集中热源所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管网供给一个城市(镇)或部分区域生产、采暖和生活所需的热量的方式。集中供暖系统的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热媒管网连接,一个热源通过输送管道、管网向各个房间或各个建筑物供给热量,可以用于居民社区、写字楼、厂区、饭店、商场和影剧院等场合的集中供暖。我国北方很多传统小区和办公楼宇采用的是上供下回单管串联式集中供暖,行业称之为单管供热,即热源沿供水管进入楼层上部管道,以串联形式先进入高层用户再进入低层用户,交换热量后再从下部管道排出,导致高层用户室内温度普遍较热,开窗浪费能源;而低层用户室内温度较低,投诉率较高,上、下供暖不均衡,为了低层供暖质量达标,势必会导致高层用户过热,造成大量能源浪费;而且夜间办公楼上部楼层没有人办公,但是底楼值班执勤人员的供暖温度又很低得不到保障,白白浪费供热资源,造成大量的热量浪费。另外,由于是集中供暖,无法调节管道中的流量,根据室内温度选择合适的供暖量,也无法满足每个用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回水可变的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混水机组A模块的一次侧供水管(3)、二次侧供水管(12)的连接处与一次侧回水管(8)、二次侧回水管(9)的连接处之间连接有用户管网平衡管(4);B模块的上部管(15)依次连接高层用户(17)、低层用户(18)和下部管(16);在A模块与B模块之间接入换向电磁阀;二次侧供水管(12)、二次侧回水管(9)在换向电磁阀的不同工作状态下分别与上部管(15)、下部管(16)交替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回水可变的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混水机组A模块的一次侧供水管(3)、二次侧供水管(12)的连接处与一次侧回水管(8)、二次侧回水管(9)的连接处之间连接有用户管网平衡管(4);B模块的上部管(15)依次连接高层用户(17)、低层用户(18)和下部管(16);在A模块与B模块之间接入换向电磁阀;二次侧供水管(12)、二次侧回水管(9)在换向电磁阀的不同工作状态下分别与上部管(15)、下部管(16)交替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回水可变的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电磁阀为三位四通电磁阀(14)。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回水可变的混水机组,其特征在于:在一次侧供水管(3)、二次侧供水管(12)、二次侧回水管(9)和一次侧回水管(8)上依次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2)、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三温度传感器(5)和第四温度传感器(27);当一次侧供水管(3)所测温度T1等于二次侧供水管(12)所测温度T2、二次侧回水管(9)所测温度T3小于一次侧回水管(8)所测温度T4时,减小供水管的供水频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星孙立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曼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