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临界直流炉的燃烧控制系统,属于超临界直流炉的燃烧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控制器模块、第一求和模块、第二求和模块、绝对值模块、双向限幅模块、乘法模块、超前滞后模块、第一函数模块、第二函数模块、第三函数模块和第四函数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函数模块,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不同负荷设置不同的函数,使得随着负荷指令的增加,不断改变控制器模块的比例增益Kp和积分时间Ti,使得负荷增加比例增益Kp增大,积分时间Ti减小,达到随着负荷增加,提高控制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系统的控制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临界直流炉的燃烧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超临界直流炉的燃烧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超临界直流炉的燃烧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中被调量是主汽压力,其通过控制燃料量来保持主汽压力为定值,从燃料量改变到主汽压力的变化存在较大的迟延和惯性。目前超临界直流炉的燃烧控制系统对于机组的不同负荷,采用相同的控制参数(函数)来控制主汽压力,导致控制质量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目前的超临界直流炉的燃烧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不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超临界直流炉的燃烧控制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临界直流炉的燃烧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器模块、第一求和模块、第二求和模块、绝对值模块、双向限幅模块、乘法模块、超前滞后模块、第一函数模块、第二函数模块、第三函数模块和第四函数模块,第一求和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超前滞后模块的输入端和绝对值模块的输入端,超前滞后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函数模块的输入端,第一函数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绝对值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函数模块的输入端,第三函数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双向限幅模块的输入端,双向限幅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乘法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第二函数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第四函数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乘法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乘法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模块的第三输入端,第二求和模块集成在控制器模块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函数模块,使得本技术可以对不同负荷设置不同的函数,使得可以随着负荷指令的增加,不断改变控制器模块的比例增益Kp和积分时间Ti,使得负荷增加比例增益Kp增大,积分时间Ti减小,实现了随着负荷的增加,有效的提高控制器模块的控制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燃烧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函数模块的函数表达式的输入输出对应图;图3是第二函数模块的函数表达式的输入输出对应图;图4是第三函数模块的函数表达式的输入输出对应图;图5是第四函数模块的函数表达式的输入输出对应图;其中,1、第一求和模块,2、超前滞后模块,3、第一函数模块,4、控制器模块,5、第二函数模块,6、绝对值模块,7、第三函数模块,8、双向限幅模块,9、第四函数模块,10、乘法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超临界直流炉的燃烧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器模块4、第一求和模块1、第二求和模块、绝对值模块6、双向限幅模块8、乘法模块10、超前滞后模块2、第一函数模块3、第二函数模块5、第三函数模块7和第四函数模块9,第一求和模块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超前滞后模2块的输入端和绝对值模块6的输入端,超前滞后模块6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函数模块3的输入端,第一函数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模块4的第一输入端,绝对值模块6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函数模块7的输入端,第三函数模块7的输出端连接双向限幅模块8的输入端,双向限幅模块8的输出端连接乘法模块10的第一输入端,第二函数模块5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模块4的第二输入端,第四函数模块9的输出端连接乘法模块10的第二输入端,乘法模块10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模块4的第三输入端,第二求和模块集成在控制器模块4上。其中,第一求和模块1的输入端输入主汽压力设定值A和主汽压力B。控制器模块4的输出端输出形成锅炉主控输出D。负荷指令C输入第二函数模块5的输入端,第二函数模块5的输出端到控制器模块4形成比例增益Kp。负荷指令C接第二求和模块的输入端形成前馈指令,负荷指令C接第四函数模块9的输入端,第四函数模块9的输出端接乘法模块10的输入端,第一求和模块1的输出端接到绝对值模块6的输入端,绝对值模块6的输出端接到第三函数模块7的输入端,第三函数模块7的输出端接到双向限幅模块8的输入端,双向限幅模块8的输出端接到乘法模块10输入端,乘法模块10输出端接到控制器模块4上,形成控制器模块的积分时间Ti。图2为本实施例第一函数模块3的函数表达式曲线,其输入输出满足下表一:表一输入输出-10-5-1.5-1.5-0.1-0.1000.10.11.51.5105图3为本实施例第二函数模块5的函数表达式曲线,其输入输出满足下表二:表二图4为本实施例第三函数模块7的函数表达式曲线,其输入输出满足下表三:表三输入输出010.210.5131图5为本实施例第四函数模块9的函数表达式曲线,其输入输出满足下表四:表四输入输出045500459004095040120040通常超临界直流炉的燃烧控制系统的负荷指令变化范围为0~600MW,即负荷指令的变化范围比较大,本技术考虑了负荷指令变化范围较大的特征,通过设置多个函数模块,使得本技术可以对不同负荷设置不同的函数,使得随着负荷指令的增加,可以不断改变控制器模块的比例增益Kp和积分时间Ti,使得负荷增加比例增益Kp增大,积分时间Ti减小,达到随着负荷增加,提高控制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系统的控制质量。如果各模块中的参数设置合,适既可以加强控制作用,又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本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应用于超临界直流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主控指令取得了显著的控制效果,在超临界直流炉的技术改造过程中有很大实用意义。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临界直流炉的燃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模块、第一求和模块、第二求和模块、绝对值模块、双向限幅模块、乘法模块、超前滞后模块、第一函数模块、第二函数模块、第三函数模块和第四函数模块,第一求和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超前滞后模块的输入端和绝对值模块的输入端,超前滞后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函数模块的输入端,第一函数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绝对值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函数模块的输入端,第三函数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双向限幅模块的输入端,双向限幅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乘法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第二函数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第四函数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乘法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乘法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模块的第三输入端,第二求和模块集成在控制器模块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直流炉的燃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模块、第一求和模块、第二求和模块、绝对值模块、双向限幅模块、乘法模块、超前滞后模块、第一函数模块、第二函数模块、第三函数模块和第四函数模块,第一求和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超前滞后模块的输入端和绝对值模块的输入端,超前滞后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函数模块的输入端,第一函数模块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兰,来长胜,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